菲戈小说网>耽美小说>[三国]嘉许无衣>第18章 相似

  程昱看着郭嘉,半响之后叹了一口气:“罢了,奉孝你知昱说不过你……”

  “那是因为嘉从来只说实话!”郭嘉有些不耐烦的挥了挥手,打断了程昱接下来想说的话,“此番你特地绕远路来阳霍,仅是提前来安抚嘉的话,这情嘉领了。只是相识了这么久,你知晓嘉这人,有什么话,但说无妨!嘉今日本打算启程回学院呢,现在天色也不早了,哪怕是启程也赶不及了,便陪你在这里耗吧!”

  郭嘉有些破罐子破摔了的干脆,倒是程昱被郭嘉突如其来的直白噎了一下,过了好半响才找回了自己的思路:“去游学吧!”

  “游学?”郭嘉的语气有些讽刺,仿佛是听到了什么天大的笑话,“仲德,你莫不是糊涂了!眼下这天下是一副什么样子你还不清楚?嘉身无旁物又无侍卫,如此贸然出行,岂不是羊入虎口有去无还!”

  “奉孝,以你的智慧,还摆脱不了这些人么!”程昱也能够看出来对方对自己蛮强的抵抗,只是话都已经挑明了,知难而退不是他的习惯,“只要往北走,越靠近都城遭受波及的程度越小,奉孝你往北走吧!”看着眼前这个几乎是自己看大的小鬼头,程昱叹了一口气,“而昱,要调往新的地方了。”

  “又是调令?”郭嘉的语气有些讽刺,“又是谁买了你的官职,才让你不得不高抬贵腿,重新转移到一个贫瘠的地县了?”似乎对这件事情已经见怪不怪了,郭嘉的语气就仿佛他早就对此有所预料了。

  “奉孝,昱既已答应你的父亲,那便不会再后悔!”程昱叹了口气,忽然觉得他今天似乎将这么久都没有发愁的心思,都集中在一起了,“昱已经替你写好了文书,一路上只要你出示昱给你的……”

  “不需要!”郭嘉冷冷的打断了对方的话。

  “但是郭家的人已经对你起了杀心了!”程昱真心是有些恼火对方三番四次的拒绝自己的好意了,有些很铁不成钢的样子,“奉孝,你‘小太公’之名,就已经让很多人视你如眼中钉肉中刺了!若是你能够生在太平盛世还好,尚且还能作为国之栋梁安然无恙。只是你我都能看出时值乱世,莫要说‘小太公’了,哪怕是中兴之主也容不得啊!”

  小太公!

  白曦抬眼看着郭嘉的背影,姜子牙么,难怪郭家对于郭嘉这么的忌讳。若是太平盛世还好,无论如何郭嘉都不会对郭氏一族怎么样,郭氏一族反而还能因为郭嘉而兴起。只是时值乱世,郭氏一族没有那么多的人才,也做不到和大家族一样将鸡蛋分放与不同的篮子中以存留生机。如此,若郭嘉和他们站在一边还好,若不是……

  姜子牙助周文王倾商,助周武王克纣!堪称是整个周朝建立的首席谋主、最高军事统帅与开国元勋。同时他还是一位影响久远的杰出的韬略家、军事家与政治家。历代典籍都公认他的历史地位,儒、法、兵、纵横诸家皆追他为本家人物,被尊为“百家宗师”。

  后来更有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兴汉四百年之张子房!

  汉朝这个年代过度的神话了张良,一方面是因为张良助汉高祖成就了汉家天下,另外一方面则是因为功成名就之后张良全身而退不知所踪。开国功臣能够落得一个好下场的不多,为了美化汉高祖的形象,汉朝和儒家有意把两个人之间的交情深交神化,有助于忠君的儒家思想,甚至是对那些求取功名利禄人的诱惑。

  到底是谁这般评价的郭嘉?这番评价于郭嘉来说或许是一件好事,但是那也仅限于太平盛世。对于乱世年间,一个灭商兴周的人物,得不到便要毁去,无论如何都不能够落到其他人的手里。如此这般,除非郭嘉找到了一个足够强的主公,恐怕他不会安生。

  郭嘉有些不屑的挑了挑嘴角,似乎对于程昱这么形容自己有些不满:“姜子牙?”语气里带着轻蔑。白曦能够感觉到对方心里面的轻蔑却不是冲着姜子牙这个伟人去的,而是那些过高抬举了姜子牙成就的人:“莫不是还能怕了他不成?嘉就在这里,这些年了也未见得他把嘉怎么样了啊!”

  话一出口,郭嘉忽然后悔了。他在其他人面亲怎么狂妄都行,但是眼前的这个人,毕竟是这么些年帮了自己诸多事宜的长辈,此番前来也纯是好意。顿了一下,郭嘉叹了口气略微服了软:“程叔莫要担心了,这么些年已经没有多少人记得这个名号了!更何况,嘉并非是第二个姜子牙!只是郭嘉罢了!”

  白曦愣了一下,有些不确定是不是自己理解错了。郭嘉的意思到底是他没有姜子牙那么伟大,不过平凡人而已。还是他心底隐隐期盼的意思?他郭嘉不是第二个姜子牙,因为他会成就如同姜子牙一般的成就!

  那种,敢为天下人先的狂妄!

  这种带着年少独有的轻狂,白曦忽然从眼前这个人身上,看见了自己弟弟小时候不羁的样子。他弟弟小的时候,也是这般瞪着自己,义正言辞的说出了将他气得半死的话语。言语之间那般的理直气壮,就仿佛自己才是那个做了违心事需要让步的人。只是每一次,看着这样的弟弟,他的心里面却会松一口气。

  为什么会松了一口气啊,大概是因为心里还是有在暗自的庆幸,自己的弟弟没有生活在自己的阴影之下反而走出了另外一条路吧!小的时候弟弟还曾经天真的对自己说长大之后想成为一个和哥哥一样的人,后来这句话却不曾再见过了。

  不是姜子牙,只是郭奉孝!

  哥哥,我不是你,我只是我自己!

  记忆中弟弟赌气摔门而去的背影和眼前的青年重叠在了一起,白曦心里面忽然揪了一下然后有什么自从他来到这个世界,就一直不曾放下的东西,忽然沉沉的落在了地上。白曦忽然感觉身上一轻,整个世界豁然开朗。

  鬼使神差的,一句话从白曦嘴里脱口而出:“如此,不如大乱之后大治天下。”

  是的,就像是姜子牙所做的那般,倾商扶周!

  若你就此倾汉,助你一臂之力!

  只是话一出口,白曦就意识到事情要遭了。且不说他一个小书童在主人和客人说话的时候插了嘴,他插入的内容也太过于惊世骇俗了。在这个以君王为天下之主,是上天的孩子,是可直达天听,是神的代言人的年代,他的这句话,已经是大不敬了。

  更何况眼前的这两个人受儒家忠君的思想腐蚀太久,如果两个人都是大汉的忠实拥护者,那么他的这句话是不是戳到了对方的底线,他还不自知呢。

  更何况,他所表达出来的还不仅仅是希望天下大乱,以此他们好推翻汉朝四百年统治的想法。他所表现出来的,还有一种作为后世年轻人骨子里独有的,对于独裁专政的蔑视和不屑,以及那种隐隐希望郭嘉成为天下之主的想法。

  是的,白曦骨子里并不想帮助曹魏、蜀汉、东吴,亦或者是他们所谓的正统刘皇汉室。于他来说,无论是曹魏、蜀汉、东吴还是汉室,都是氏族世家的天下,寒门学子不得出路,才华之辈不得重用。反而是那些身世家境好的人,凭借一个区区的举孝廉,无论是否有才华,都能够登上朝堂。

  孝廉是汉代察举制的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最初是取自了孔子:“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的忠孝廉洁。实际上多为氏族大家所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才有了“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的童谣。

  以儒家思想治国治国的汉朝,自然是去用了儒家的方法选举人才。孔孟之道认为天下稳定的关键在于仁,是有仁政一说。只是本意是好,却误入了歧途,直到后来隋朝发明了科举制,才给了天下寒门学子一个能够出头的机会,虽然最后也被曲解了。

  只是即便是这个样子,这个世界里却依旧是重农轻商,穷困读书人的待遇也远在富家商人之上,这倒是让白曦颇为不解。他家前世就是经商的,所以商业对于一个社会运作的重要性,他还是清楚的。只是古代人的想法,他实在是理解无能。

  至于做个大军阀称霸天下这种事情,他也谢晋不敏!做一把手有什么好的,没瞧见雍正累死累活的斗完了他们兄弟,千辛万苦九龙夺嫡成功之后,天天累死累活的,身边两个能说话的人也没有,生生累死在了那张椅子上。你倒是为你的后代攒下了积蓄,但是如果让他知道乾隆那么一个败家法儿,不活活气死!

  程昱像是发现了什么新大陆一般,从新抬眼上下打量了一下站在郭嘉身后此时尴尬无比的白曦,嘴角上露出了一丝了然的笑意:“难怪明明之前还暗示说想要换个小童的奉孝,没有来找昱要人而是悄无声息的想留下你!”

  程昱本身也是出身世家,还是主族,自幼览书无数胸中颇有墨水。郭嘉天资聪颖,虽然年幼狂妄但是也是饱读诗书之辈。两个人听闻那句“大乱之后大治天下”再结合自己记忆里天下纷争的史实,又怎么不知道这一句话里面到底总结了多少的东西。但是更令他们惊奇的,还是身后那个已经默默站了很久的书童,说这句话时惊波不澜的语气。

  白曦自己可能没有意识到,他大多说话的时候语气都是带着一种冰冰凉的嘲讽,再怎么好听或者是雄心壮志的话语,在他的嘴里都会变为嘲讽。

  在司马家的那些日子里,虽然他再怎么不想承认,但是他也确实变得逐渐冷血。白曦还没有意识到的问题,程昱和郭嘉却是已经意识到了。但是在这两个人的眼里,程昱对白曦的身世不自知,只是以为对方是什么惨遭巨变大家族的公子哥,几经辗转才沦落至此。但是清楚白曦来历的郭嘉,心里却提起了几分戒备。

  程昱的笑容让白曦有些毛骨悚然,只是郭嘉并没有回头看,而是低着头似乎是在看手中的茶杯,似乎对茶杯起了莫大的兴趣,就这么坐在那里事不关己的任由程昱自己说了下去:“只是算算时间,奉孝更换书童的时间也就不过四个月!这四个月里哪怕你天资再聪颖,也不可能有此见识吧!更何况以奉孝的……”

  “乒!”郭嘉似乎是失手将茶杯的盖子和茶杯碰撞到了一起,转眼看向郭嘉的成程昱笑了笑没有再继续说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