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历史军事>三路>第71章 远望

大雪封山,浪费时间。

苏示羊终于是走出来了,风雪没有阻挡他前进的步伐。

Yakutsk,即雅库茨克。其是啰萨帝国向亚洲东北部、向南及向太平洋沿岸扩张的重要据点。该地是公路运输中心,有一定的基础设施建设。1844年的这个世界,其有人口145K人,Gdp达66.2K金,是啰萨帝国远东地区十分重要的据点之一。

“被世人称为寒都的地方不少,但世界最寒冷的城市却是雅库茨克。”这里的人们如是说。

苏示羊团队是在4月份底到达的,这个时候温度已经开始回升,差不多有0c以上了。四五月份是一个节点,这个时候温度已经超过0c,少的可怜降雨也开始升高。这是雅库茨克短暂而温暖的夏季。

这个时期的雅库茨克市以建筑材料加工业、木材采集加工业、皮革制造业、食品加工业、煤炭开采业、水利能源开发、渔业加工业、狩猎业为主,此外还有养马业和养兽业。作为建于永久冻土层上的“冰城”,西伯利亚的森林和勒拿河的水流是他们为数不多可以利用的资源。

别说什么旅游业,这个时期没几个人吃得饱饭,更不要说用什么闲钱去旅游。而且旅游大多数人也不会到这里,这里实在过于艰苦,外出还有冻死的风险。

苏示羊到达这里,就是为了发展这里。

“交通之事,为国之首。”苏示羊指出,一个大的中央集权国家必需一个发达的通讯系统,这个系统则是依附在交通之上。交通之事,为国家首。否则,何以谓之为国?

苏示羊第一开发的,便是水利工程。雅库茨克靠近勒拿河,而勒拿河在西伯利亚大河中为开发程度最差的河流。

勒拿河其流域内森林、煤、天然气、铁、金、金刚石、岩盐等资源丰富。干、支流上则广泛使用浮运木筏,卡丘格(一个地区)以下均可通航,航期为120~160天,是东西伯利亚河运交通命脉,使东西伯利亚很多主要城市相通。而且其下游渔业发达,是当地主要产业之一,为经济做出极大的贡献。

勒拿河是世界第十长河,河水径流补给以冰雪融水为主,雨水次之。流量较大,水力资源较为丰富,如果建设水电站,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实际上,到如今的俄罗斯,勒拿河的开发也是最低的,其中水电站仅仅在支流建设了两个水电站)当然,这是后话了,现在连电的本质是什么都不知道呢。

苏示羊要解决交通问题,首先就是开发勒拿河,而要利用好一个河流,首先就是解决水患问题。勒拿河主要有两个灾害时间,第一个是春汛,第二个是伏汛,而其中春汛最为严重,春汛期的流冰常阻塞河床 ,使河流水位上升,造成灾害。

春汛的产生原因很简单,勒拿河由低纬向高纬流,春季低纬度地区气温首先回升,河流冰凌融化,当低纬度融化后的水流向高纬度地区就去的时候,遇到高纬度地区还未解冻的冰凌后受阻,导致水流不畅,河流水位上升,以至于成灾。同时,河流流经的平原地区有很厚的积雪,并且这些地区春季暖气团活动频繁,暖气团过境时水汽遇到积雪表面便降温发生凝结现象。凝结放热,1克暖气体可以融化约8克雪。因此,平原地区有些地方尽管积雪很深,却能在几天里就被暖气团消融得干干净净,融化的雪水流入大量河道,这也是造成春汛泛滥的原因之一。

春汛对于农业来说,是一个很好的灌溉资源。世界上着名的古国多是从大河中走出来的,比如古埃及就有利用尼罗河的汛期以开垦。但是雅库茨克不是农业性城市,而是林业,渔业和矿业的,怎么看春汛都是一个灾害,是弊大于利的。

苏示羊必须解决这个问题,至少要缓解这个水患。啰萨帝国解决水患问题的方法其实不多,经验其实比较少。苏示羊要解决水患,首先是要求师。

“水,离不开,又难管。蓄泄管理只有中国认真的在做。太难了。”苏示羊指出,啰萨帝国虽大,但是真正治水的经验很少,而其邻居中国上下治水之频繁,经验之丰富绝对不是他一个人可以了解的。

苏示羊提出“治水开发两手抓”的战略,治水是为了开发,开发也利于治水。

苏示羊秘书刘琳问:“真的要去求教东方人么?”

苏示羊说:“当然,他们狂妄自大,并不是我。”

“可是你如此行事会落人口舌。”

“你觉得如果被吐一口口水就能让帝国受一份利,我会如何做?”

苏示羊派遣了更多的人去南方求教,一方面是参考学习东方水利工程,另一方面则是记录他们水文资料以供后世等等。

不过,现在的苏示羊团队还是需要靠自己来解决水患问题。

“走吧,在图纸上画出花儿来也解决不了问题。”

雄心壮志的苏示羊向着这个难以驯服的猛兽前进,然而真的这么简单么?

5月底,水患问题经过一个月的考察,商量和评价,最后还是被搁置了。苏示羊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放弃了自己的想法。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收益不匹配。

治理水患需要大量的投入,而回报周期长,收益小,难以回本。资本是热衷于增殖的,如果没有国家的介入,那么东西伯利亚是永远都不会被开发的。

“条件不允许啊!”苏示羊没有办法,如今啰萨帝国之远东国力,难以完成此事。啰萨帝国不是做不成这件事,只是上位不注重这个地方,资源什么的都没有保障,最后这件事只能不了了之。

于是,利国利民的政策就被搁置了。水患依旧在,交通依旧是一个问题。

看着水文图,苏示羊叹息道:“罢了罢了,我继续开发吧。”苏示羊不得不放弃河流周边,而转入对山林深处的开发。虽说交通依旧困扰着东西伯利亚的发展,但是还是有一些地方是可以开发的。虽说只是一些小路可以走,但至少是可以走的。

1844年6月13日,在苏示羊主导的探查活动下,发现了金矿。

金子,作为很不活泼的金属,在人类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如今的啰萨帝国还在开战,财政入不敷出,如果能够开矿,那确实是很好的解决方法。

苏壴水不是要军改么?有钱什么都不是问题。19世纪的社会,只要你有钱,就算是枪炮,军火,技术啥的都可以给你送过去的。要知道,自由竞争下的资本家只看钱来不看人。

苏示羊团队在西伯利亚之地考察,本来是为了搞清水文资料,但是沿河走的时候,发现了一些细碎细碎的金子。

这tm不去找那真是暴殄天物!

苏示羊团队原本对于水文毫无斗志的情绪立刻被金子点燃,是利益,是利益!寒冷束缚不了陟遐的步伐,困难无法禁锢野望的灵魂。管你这里是多么艰辛,资本只要有了利益,就是上帝也会被无情绞刑!

他们贪婪的追寻着黄金的足迹,狂热的崇拜着“闪耀的黎明”。

近了,近了,近了!

1万米,1千米,1百米……

近了,近了,近了!

苏示羊带着自己的下属浑浑噩噩的走着走着,他的心里实在是难以置信!但是金子真真切切的出现在他的眼前!

他终于看到了!心脏砰砰砰的跳着,突然,胃里难受的一阵恶心。

“唔,额,呕……”

有的人直接呕吐出来了,有的人跪在地上,有的人放声大哭,有的人开怀大笑……

苏示羊的午饭彻底是白吃了,他跪坐下来哭着,“虔诚”的感谢着上帝。

按照当时国际一贯认为的准则,这个金矿即将成为苏示羊以及他下属的了。他们将会获得一定时间的开发权,就像加利福尼亚,也就是旧金山一样。

他们欢呼雀跃,他们喜极而泣。

经过探查,这个矿藏的储量其实不算很大,也就是约有10几吨。阿拉斯加的金矿就多的多了,储存量也是达到了3451吨以上(1988年才探查完毕)。当然,当时的矿藏还是没有被探明那么多的,不然也不至于卖给阿美利卡。

10多吨,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已经很多了,更何况是对于个人来说。

要知道,1836年啰萨帝国的黄金储量也就是300吨左右。对于家族来说,即便是富可敌国的苏家也不能随随便便拿出10多吨黄金出来。当然,你要是非要抬杠说和珅的资产,这个家伙最多时候的钱,光白银就比10多吨黄金多,那作者也没有办法。(按照现在的兑换率来换算,他的白银都相当于120多吨黄金,没想到吧。)

一切皆有可能嘛。但是现在我们把眼光回到苏示羊他们身上。

虽说等他们开发金矿到一定程度,等到设备,人员等等什么的都搞好了,会被国家收走,但是这些时间所得的利益绝对不会少。

这,这,这……

天大的好事!

一些不太重要的下属当场就要辞职,毕竟老子现在有金山的开采权了,谁特么还受这个鸟气?辞职,直接tm去挖金子!

巨大的金钱直接摧毁了一些人的价值观和金钱观,他们被资本迷惑了,已经开始不顾一切的陷入了疯狂。

苏示羊看着这些悲哀的人,没有挽留。散发了些钱财,就让他们走了。

苏示羊之后会投资来开发这里,不过现在嘛,还是继续完成自己的任务吧。

“继续走吧。”苏示羊看着远方,又向前迈出了一步。

走人咯。

晚上,苏示羊他们回到城市里。苏示羊在灯下写着信,给远在故乡的她。他还是很欢喜的,与她分享这些天以来的事。

“可怜我到这里的时候是夏天,不然就能见到极光了。”

苏示羊分享着自己的喜悦,遗憾,爱意以及焦虑。

“如果我能够长出翅膀,那我一定会刻不容缓的飞跃山河来看你。这些个事终于结束了。明天我们就会启程返航,爱人啊!”

摇曳灯下,苏示羊写着信。

与此同时,王梦颖跳着舞。

这要从半年前说起,那是1843年的尾声,也是1844年的新生。

圣诞节这个作为基督世界极为重要的节日,自然是欢乐的氛围,王家也不例外。

王梦颖是没有去找男人的,但难免男人不会找你。

美丽的鲜花即便没有动人的芳香也会吸引着疲倦的旅人,更何况是魅力四射的她?

当圣诞开始,外加大雪封山,苏示羊的信很多都没能送到自己爱人的手上,结果就是美人落寞,恋人相思。

在这个感情最为薄弱的时候,小伙子们可不会放弃这个极好的机会。

他们拥有的就是时间。

频繁的示爱和高强度的挑逗,终究是获得了美人的欢笑和欢心。

可怜人,可悲事,可哀情。

苏示羊前功尽弃,就像是一块被遗忘的石头。虽然这个石头是黄金,但是表面的沙砾早已掩盖了他的光芒。

是的,苏示羊的恋情终究是遇到了一场危机。

苏示羊的团队开始返航。

苏示羊看着远方的景色,倒是有些恍惚和失声。

“我们来了多久了?”苏示羊问。

“大约是1843年2月从莫斯科开始,到了现在已经有差不多18个月了。”刘琳答。

“一年半么?”苏示羊看着周围的下属,他们有些人已经离开了,有些新面孔。当然,也有很多是一开始就追随着他。

“倒是有些久了,呵呵。”苏示羊看着远方的天,似乎看到了家乡,看到了她。“总有一天,我们的祖国会解决好这里的交通问题。”

……

黄昏,乌拉尔山以东不算远也不算近的一个地方。

西伯利亚,流放地。又回到了这里,苏示羊突然想去拜访一下之前见过的十二月党人。

黄昏,忙了一天的农民们回到村里,在村口的大树下聊聊天来解闷。

“他怎么样?生活好些没有?”苏示羊走到村庄路口,一只手指着山上的那个小屋,小屋里住着的是流放过来的十二月党人。

“他?早埋了。去年冬天冻死啦。”当地的居民们听苏示羊说的话,说道。

“……”

仔细看过苏示羊的脸之后,一位居民接着说道:“你是哪个谁来着?嗨呀!你不知道哇?他死之前还提到过你嘞。什么教育兴国,教育兴国的,那个样子可吓人了。”

说到这,居民们倒是聊起来了:“是呀是呀,那堆骨头看起来就要散架了一样,结果还是说出那么多话,有那么激动的情绪,真是奇怪的嘞。”

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聊着,死亡在他们面前不是什么晦气的事,相反,还是不可多得的谈资。

苏示羊就在旁边听着。

“那个人哟,听说是要杀皇帝老爷的头才被放逐得嘞。可真是奇怪嘞,一个小小的少爷为什么要冒着杀头的险去打皇帝嘞?”

“我看呀,他就是得了失心疯,搞不好脑子瓦特了的哄。”

“是呀是呀,他真不是个东西的嘞,那么好的生活。是我的话儿的嘞,就每天一壶酒,一餐要吃两个大面包,用金锄头来锄地的嘞!”

“哈哈哈。”

苏示羊听着这些话,有些迷茫。革命者为谁流血?革命者为推翻封建制度而死,到头来没有感谢,没有尊敬,只有谈资。群众们只是把他们当做了普普通通的傻瓜少爷,他们的死变成了简简单单的饭后谈资。

苏示羊心里想着:十二月党人几乎没有尝试去动员大众以获得他们的支持,只是在军队中还有一些军官同情他们的革命事业。十二月党人的牺牲在“一般群众”(此处指广大普遍的人民群众,不包括受到教育的先进分子。)间没有得到应有的同情,根本不知道十二月党人究竟是为了什么。那共和的意义在哪里?底层群众们根本对共和没有概念和了解,觉得就像是一个挂在天上的月亮一样遥不可及。

“教育兴国。”

这个声音突然的出现在苏示羊的脑海里了。这个声音是他,那位十二月党人的音色。

苏示羊被吓到了,他不相信鬼神的,但是他确确实实听到了这句话。

“教育兴国。”

思念难作假。苏示羊确确实实听到了。原来共和早已留在了心底。

还以为无影踪,记忆里又翻涌。

“可以问一下他的墓在哪里吗?”苏示羊向着一个居民问着。

“喽,那儿。”村民指着远方的一个小土包。

苏示羊拿了几朵花,编了一个简简单单的花圈,要放在土丘旁。

刘琳阻止了,对苏示羊提醒说:“先生,你这样的话会落人口舌,会影响到前途的。”

“愿偿少年泪。”苏示羊对她说道:“贵族如果要搞我,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不把花环给他,我不死何为?”

完成这些事时已经是晚上了,头上的天还是黑的。

苏示羊是平视着进入村口,低着头走到墓园,昂着首踏出坟地。

革命派的十二月党人和罗杰错了吗?没有。改革派的苏示羊他们错了吗?没有。改变世界的有拳头,但也不能忽视舌头。

相信共和的心有多少荒凉?也许没人知道。慷慨赴死的英雄肯定也有悲伤。

十二月党人在战斗背后,他们有多少失望?还有多少被遗忘?作为英雄,他们不过是一种遗憾,不会有任何意外的遗憾。

苏示羊相信,十二月党人他们是英雄,不可能没有意义。但是他们只看重拳头,放弃了舌头。他们重视枪杆子,却忽视了笔杆子。

结果不出意外就是失败。

枪杆子和笔杆子要一手抓。这是苏示羊的第一感觉。

“刘琳,今晚就在这里休息吧。明天我们去看看那些附设的矿务学堂。”苏示羊说道。

“遵命。”

……

为期一年半的考察终究是要结束了。

天上的云懒懒的,地上的人悠悠的,远方的家空空的,双方的情淡淡的。

众里寻“她”干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究竟是她还是它呢?管他呢。走过去才知道结果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