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花园。

朱厚熜坐于半湖水榭中。

露曦向晚,帘幕风轻,一派闲适光景。

他穿了一身明黄色的常服,发髻梳起配着玉冠贵气天成。

朱厚熜拿着汝窑白瓷盏轻抿了一口茶水,静静地看着跃动的鱼儿。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朱厚熜满意地点了点头,也不枉他耗费力气亲自设计,一池碧波变得清澈见底。

他顺手从青花瓷碗中夹了几粒鱼食,再微微一抛鱼食就落入潭中。

锦鲤没有往日一般争先恐后,反而不紧不慢地扇动着尾鳍朝鱼群的方向而去。

不知是朱厚熜喂得太多,还是某只胖橘猫想要养肥食物。

御花园的锦鲤长得格外地肥硕。

残月将出未出,月光却已流出了大半,胖胖的锦鲤小嘴吞吐间就将鱼食吸入口中。

锦鲤顺势一划,浮光跃金。

“陛下,王尚书到了”麦福轻语道。

“好”

麦福见状转身去请王阳明,只是最后一缕目光扫过明黄的龙袍,他眼神中多出了几分无奈。

陛下还是太过节俭了,天子至贵又怎么能一年四季只穿几套衣服?

虽然他明白自家陛下非常人,不知道施展什么仙法这衣服就会焕然如新。

可他还是想多为朱厚熜准备几套衣物。

毕竟为在意的人买新衣服,是一件极欢喜的事情。

想到此处,麦福又忍不住长长一叹。

皇帝所用的物品无一不精,无一不巧,更不用说显示门面的衣物。

单单一件常服也造价不菲,用金线勾勒图样,再搭配万里挑一的桑蚕丝。

仅仅只是材料就奢华无比,更不用说耗费的人工成本。

龙袍身上精致的刺绣需要多个顶级的绣娘通力合作,最快也要绣满一整年。

无论怎样精贵的衣服,都免不了脏污。

皇帝的衣服穿旧了怎么办?

一部分丢了,一部分洗洗再穿。

朱厚熜登基之后带头提倡节俭,四季常服不过六套,一年才添置一件衣物。

这样做不是因为皇帝缺钱,而是因为没有必要。

麦福一边走着一边思索,眼神却突然狠利了几分。

他想到了刚刚查处的内宫贪腐之辈,小小的一个浣衣局少监竟然贪污了数千两白银。

看来还是陛下太过仁慈,让这些人产生了侥幸之心。

麦福神色淡淡,陛下不好做的事就让他来做。

行到御花园左侧的石亭,王阳明正悠然赏景。

麦福脸连带笑意迎了上去,“王尚书,咱家有礼了”

“陛下在半湖水榭,宣王尚书前去。”

“多谢黄公公,你我同往?”王阳明拱手笑着答道。

麦福察觉对方笑容显得自然,脸上的神情也更加真诚,“王尚书且去,咱家还要去午门接严郎中”

说完麦福径直朝东门而去。

王阳明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自语道“严嵩,严郎中?”

御花园一步一景,半湖水谢之处更是巧夺天工。

王阳明是第一次来这,即使以他的境界也难免为这瑰丽之景驻足。

水榭位于假山旁,用一条错落有致的青石板路连接。

王阳明走了过去,看到一明黄的身影负手而立。

他走到近处,沉声道:“陛下,臣王守仁拜见。”

朱厚熜缓缓转过身来,笑着应道:“先生无须多礼,今日你我师生相谈。”

朱厚熜指向近处的一个木凳,自己也顺势坐下。

王阳明一派坦然顺着朱厚熜的意思坐了下去。

“请先生前来,聊一聊财政一事”朱厚熜开门见山,“先生估计,大明的财政何日能走上正轨?”

王阳明沉吟不语,何谓走上正轨?

一扫弊病,百业俱兴,亦或者是大明的财政恢复到最兴盛的时候?

想不想,王阳明心中便有了成算,他答道:“若要复仁宣之景,四年时间足矣,若要北宋之繁华则再需六年。”

朱厚熜点点头,这样的速度已经算极快了。

他看了看王阳明对方一脸的笃定,就知道王阳明已经极有把握。

可这对朱厚熜来说,还是慢了!

“朕想三年之后,国库便有千万两白银!”

王阳明眉头微锁,语气依旧和缓,“倘若无其他开支,此事可成。”

言下之意,现在是做不到的。

大明这么大的疆域,什么地方不需要用钱?

让朝廷只收不发是不可能的事情。

朱厚熜似早有预料也不气恼,只是反问道:“若大明开海禁,此事可成否?”

王阳明大脑飞速运转,“此事不好估量,但据臣先前查阅的史料我大明有昔年郑和下西洋之能,白银何止千万两。”

王阳明顿了顿,目光定定看朱厚熜。

在他看来,朱厚熜绝对不是那种急不可耐之人。

后者的做法也印证了他的观点。

“哈哈哈”朱厚熜轻轻拍击桌案,“开海禁好哇,可惜现在不行。”

海禁牵扯利益广大,稍稍一动便是群起而攻。

尽管最重要的祖制已经被朱厚熜斩断,但朝廷有更重要的事情做腾不出手来。

按照朱厚熜的想法等一切布置妥当,开海禁也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情。

眼下最重要的,还是尽力把钱给搂出来。

税法现在不能轻动,查抄贪官财产也只是饮鸩止渴。

“先生,大明天宝铺满南直隶还需要多长时间?”

“三年!”

“布满大明?”

“十年!”

君臣一问一答,气氛却没有想象中的沉重,而带着一股不可查的轻快。

“哈哈,依朕看三年足矣!”朱厚熜起身,眼神中精光流转。

王阳明虽有疑惑,但也只是好奇地问道:“陛下有何法?”

“天下攘攘皆为利来,天下熙熙皆为利往。”朱厚熜轻语道:“不过捆绑二字。”

“官员俸禄只能用天宝发放,铁、盐只能用天宝购买,凡外出经商所需商引只能用天宝兑换!”

王阳明心中无比欣慰,神情却越发严肃,“若仅是如此,还远远不够!”

“百姓虽缺铁、盐但并非时时购买,商人需要商引但只需要买一次”

他语气微沉,“至于官员的俸禄,难道他们收到的天宝换不成白银?”

“先生所言与朕不谋而合,天宝不能只捆绑利”

朱厚熜目光深沉,仿若沧海幽深难测。

“还需要名与义与之捆绑,最终让天宝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文化的一部分。”

“陛下,可有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