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科幻末世>登陆格利泽2>第146章 大舰队

这是一个疯狂的世界,疯狂到就像要在水下256米的空洞穿到另片土地。

这个深度是半潜船无法达到的,“小黄鱼”号仅能载一人过去,奇迹过后就是没有奇迹,找到入口如何进去成了不可逾越的障碍。

望着屏幕上黑森森的巨洞,所有人都陷入了沉思。

按理说这会儿应该是景元武率先发难,说着不着调的话,然而他没有,此时他表现得比所有人还要认真,反倒让李素素成了疑。

“你想到过去的办法了?”许久过后,聂钧才试着问,他的样子有点可怜,从表情上已经完全看不出当初以天下为己任的部长形象,反而像一个询问家事的老人。

景元武摇摇头,把食指放在嘴唇上做了个“嘘”声,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两位少年也屏起呼吸专注地看着这位眼下被公认的最聪明的人,生怕打扰到他的思维,然而下一句话却让紧绷的气氛集体破防。

“既然刚才出现了奇迹,那没有理由奇迹到了这里就停下了,也许我们一会儿就能看见一艘大潜艇从洞里开出来。”

“……”

没人敢笑,可那被揉碎的心脏拧巴着怎么也不是个滋味儿,如果不是碍着他那颗“绝顶聪明”的大脑,少年们直想跳起来大叫。

奇怪的是李素素却十分认真地听着,想了想后却摇摇头,自语道:“也许是别的什么方法?”

连最冲动的李烨烁都忍不住想吐槽,奇迹这种东西怎么可能一而再再而三呢?当然先前已经有过一次了,不过把所有希望全放在奇迹上……

李烨烁和文玉潇面面相觑,连他们都觉得有点扯。不不不,只要脑筋正常的都不会信他。

疯子!

“你们看,那是不是船……”聂钧透过舷窗,呆呆地指着远处的海平线喃喃道。

顺着他手指的方向,几个人的目光同时集中在一点。幽深的蓝紫色海平线上,模模糊糊地出现了几道黝黑的身影,那是这颗星球上绝不可能出现的情景——大舰队。

大舰队几乎以目力可及的速度逐渐变大,从海平面的另一边出现,一艘接着一艘,人的眼睛跟不上它们出现的速度,仿佛那一边根本不是海,而是一条超级巨大的流水线,不知道会有多少艘船。起初只是震撼,后面就可以用麻木来形容了,仿佛有再多的船也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这种恐怖的生产力“郑和”号没有,“世昌”号也不可能具备,这样的场面只在一个地方听见过,那个耳熟能详却在以宇宙距离计算的行星上,只有他们能制造出如此恐怖的战争机器……

“难道有第三艘船登陆了?”这不是疑问句,这根本就是在自问,聂钧知道自己该保持镇静,但他无论如何也镇静不下来,他揉了揉眼睛,希望像看见洪荒城市时那样,这样的场景也可以转瞬即逝,然而再睁开眼时,大舰队的轮廓似乎更清晰了些。

“这不是幻觉……”一直以来都能保持镇静的李素素此时目瞪口呆。

“这当然不是幻觉,这是奇迹,奇迹之后的结果。”景元武高叫着,“奇迹不可能只是一道光,不管是好是坏该来的总会来的。”

“你的意思是指这是同位计划的一环?”聂钧总算是知道得多一点。

景元武不置可否地说:“不管是什么,接下来的事都不需要我们去动脑筋了。”

李烨烁吞了吞口水,紧张地说:“如果……如果他们是冲着我们来的怎么办?”

“怎么办?”景元武撇撇嘴,一副放下一切的模样说道,“如果我是你就好好地睡上一大觉,一觉醒来它们也就开到你面前了,说不定更快,哈哈哈……”

景元武大笑着,转身打开驾驶室的舱门,径直向休息舱走去,远远地能听到他开关门的声音,他似乎是真的不在意了。

李素素脸上露出疲倦之色,低下头喃喃道:“难道我们……我们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无用功?”

聂钧叹了一口气,又看了一眼海平线那一边,一副长者关爱后辈的模样说道:“也许正是因为你的努力才有今天的结果。”

聂钧也走了,两个少年完全没了主意,耳畔里传来景平度不断的催促,没有主意的两人看着李素素。

李素素轻叹着气,无奈地摇摇头说:“返航吧。”

大舰队的移动速度并不慢,但他们似乎不着急,明明目力可及的距离,半潜船上的各种探测器就是无法探测到那些巨物的存在。

“怕不是有上千艘。”李烨烁说。

回收“小黄鱼”号后,李素素也把自己关进了舱门,三个成年人似乎都想把自己关起来静待后面的结果,三个少年坐在驾驶室的了望位满心疑云地望着远方。天色永远不会变,但随着大舰队的移动,那些巨大的身影越来越触目惊心。

“就像被切割整齐的房子。”景平度喃喃道。

“那是隐身设计,在地球上二百年前就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玩意了。”文玉潇喜欢武器,如同很多男孩子一样,但他更喜欢看资料上那些来自地球的资讯,他也想不明白在一个近乎没有争端的星球武器以有什么用处?但当他看到真正的武器平台时,平时的喜欢在现在只有畏惧,尽管那些漂亮的舰载武器平台看上去美感更多一些。

“武器是用来杀人的。”李烨烁满眼忧虑。

“他们会来杀我们吗?”文玉潇似乎无心地问了一句。

“杀我们用这么多船吗?”

“那他们是……”

“你说过,只有地球拥有这么巨大的武器量,你觉得他们来自哪里?”李烨烁警觉地问。

“当然是来自地球。”

“我是问怎么运过来的?”李烨烁不解,两个小伙伴儿又岂能解答?“郑和”号和“世昌”号都是老老实实开了198年才抵达这里,你问这些大船队是怎么来的?

“恐怕只有老船长能给出解释了。”

“还有一个人。”李烨烁坚定地说。

“谁?”

“妙妙。”

我们有太多的疑问要问,哪怕隔了亿万年,我们也要找到最原初的答案——为什么启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