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历史军事>跨时空直播后,我成了时代导师>第211章 朱祁钰的无奈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萧盼盼神色悲伤的念出了这首诗。“这是于谦的诗,名叫《石灰吟》,这首诗也是对于谦这一生最贴切的总结。”

古人们纷纷通过这首诗,真切的认识到了于谦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而于谦的结局也让很多依然怀揣着理想的文人们感到了无比的痛心。

朱棣沉默着,此时他的心绪无比的复杂,有愤怒,有遗憾,有痛心,但也有一丝释然。因为他不是文人,他是皇帝。

“从土木堡之变开始到北京保卫战结束,于谦所展现出的决心,勇气和智慧都是当时其他人无可比拟的。他身上的光芒毫无争议的盖过了所有人,包括在背后支持他的朱祁钰。”

“北京保卫战的胜利和后续对瓦剌反击的成功,展现了大明朝自身依旧存在着足够强大的纠错能力和执行能力,这也侧面助推了也先的盛极而衰。”

“而这场胜利的最大政治意义在于,它将差点走上南宋剧本的大明朝拉了回来,同时也为正在逐渐衰落的大明朝廷完成了一次续命。在这个过程中,于谦功不可没。”

萧盼盼停顿了片刻后,继续说道:“在北京保卫战之后,于谦自然的成为了当时大明真正意义上的首相,在他和景泰帝朱祁钰的合作下,动荡的大明朝开始恢复平稳。”

“但他得到的结局,给了大明朝的文官们树立起了又一个伟大的榜样。那就是跟着老朱家的皇帝做事,别太尽力。大家以后人鬼殊途,你当你的皇帝,我当我的大官,大家各自安好便可。”

“这样的观念一直传承着,直到张居正的结局为大明皇权的“至尊无上”,写下了一封“完美”的总结信。”

朱棣听得出萧盼盼话语里的讽刺。但他是皇帝,他和文人的感受不同。

事实上,此时各时空的皇帝们对于于谦的结局的态度都是复杂的。有良心的皇帝多少会感到难受,没有良心的皇帝更多感到的是一种合理。

对于皇帝这种政治动物来说,于谦的死从他扶立新君的那一天开始就注定了。

他们并不会对于谦的经历产生多少的共情。也是在这一刻,他们深深的认识到了萧盼盼之前对于谦评价的正确。

只要是皇帝,大体都是不会喜欢于谦这样的人的,哪怕他立了大功,哪怕他能力出众,甚至完美无缺。

景泰朝的天空下,朱祁钰看着于谦的眼神里也是复杂的。

“看来我们两都没有得到什么好下场,我生不出儿子,你最后也被杀了。”

于谦沉默着,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而永乐朝时空下的朱棣却意识到了另一个问题,既然于谦已经是实权首相了,为什么会允许夺门之变的发生。

萧盼盼看到朱棣的提问后,给出了她自己的回答,“因为于谦看似权臣,实际上却从来都没有以权臣自居。”

“权臣想要造反是需要班底的,这个班底于谦有没有,有,但不够多。因为朱祁钰在重用的人当中存在着大量反感于谦的人。”

“其二,权臣想要造反必须要学会拉拢周边的人,将自己树立成一个众望所归的形象。但于谦没有,他刚正廉洁,遇见不公正的事会直言拒绝,这样的性格注定了他的身边无法聚集起愿意帮他造反的人。”

“人以群分,君子的身边是聚集不了小人的,而真正的君子遵循着自己心中的道。说白了,于谦在表面上看上去权力很大,但其实上上下下反对他的人非常的多。因为跟着这样的人干活实在不轻松。”

“在这一点上,后来的张居正也是一样的版本,他的一个考成法直接弄得官不聊生。你们古代的武将和大臣不是总是喜欢用什么贪污腐败来自污,保命吗。但实际上,真正的“自污”是在政治上将自己站到了堕落群体的对立面。”

“万历后来为什么能那么快速的清算张居正,真的是因为他有本事吗?不是,是因为张居正得罪了太多人,这些人巴不得万历对张居正进行清算,结果就是万历自己砍掉了自己的权力基础。”

张居正听到着,依然无言的在梳理着自己的新法,至于身边那个小胖子到底能不能听懂光幕里的话,此时他已经不太在乎了。

“最后就是于谦始终忠诚于整个大明,始终将大明朝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所以当他知道夺门之变后,依旧和平常一样去上朝,没有去将这件小范围的宫变扩大成一场可能的内战。”

说完这些后,萧盼盼不由的一叹,“就夺门之变这件事能爆发的本质,根子还是朝局失衡上。也是这样的朝局失衡,引起了后世对土木堡之变是一场阴谋的判断。”

朱元璋和朱棣对此都格外在意。

“朱祁镇一仗报销了大明三分之二的顶级官僚,特别是大量的武勋力量,直接结果就是明朝朝廷内部的平衡被完全打破。”

“在朱祁镇之前,你们朱家的皇权核心是以武勋加外戚,加内廷为主的“帝党”,这一属于皇权的核心权力是可以和帝党外的士大夫群体达成一个政治平衡的。”

“土木堡之后,整个“帝党”报销,大明朝廷几乎是靠着“士大夫”在支撑。”

萧盼盼摊手,“当朱祁钰接手这个局面时,他就注定了要成为一个彻底的孤家寡人。整个景泰七年,朱祁钰在用人策略上都带着无奈的和稀泥,本质上他也在追求朝局平衡的恢复。”

“但问题在于,他没有人可以用,原本属于皇权核心圈里的人,不是太老了,就是太小了。更重要的是,朱祁钰自身也是先天不足的,就算有人可以用,他也不敢用。因为所有能成为“帝党”的人都跟朱祁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而作为皇帝,朱祁钰虽然倚仗于谦,但却不完全信任于谦。所以他在石亨和于谦之间的矛盾中选择了和稀泥。这直接导致石亨对于谦,还有对他这个皇帝的憎恨都在积累。”

“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曾经的“帝党”,还有仇恨于谦的人全都站到了石亨的旗下。所以在朱祁钰病重之后,这些人支持朱祁镇发动了夺门之变。以从龙之功,将自己放回到了“帝党”应有的位置上去。”

萧盼盼摊手,“但这里还有一个问题,这个手搓出来的从龙之功质量非常差,这也导致朱祁镇的第二任期依旧被困在权力斗争的漩涡中,当然这也是他最擅长的。”

各时空的皇帝们瞬间就明白了朱祁钰这个皇帝的无奈。

“顺带一提,最终将朝局带回平衡状态的是朱见深。”萧盼盼补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