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的统一, 云丞淮是早有预料的,在小说里面,沈流年身体都那样了,还能统一西北, 现在这种情况更不在话下。

  没有了南秦北齐的妨碍, 沈流年统一西北的速度更快了, 才两个月, 她的母亲沈安自立为西北王。

  一时间, 沈家风云起,本来沈安没有乾元,只有沈流年两姊娣, 沈家日后的继承人必须要选好了。

  沈家的那些族老也一直在让她过继嗣女,只是沈流年足够优秀, 还带领着沈家一统西北, 这件事被两人一力镇压了下来。

  小说里面,沈流年为了镇压那些族老, 付出了不少的时间精力,后面还联合北齐太女李昭贤背叛沈家, 沈流年的母亲就是死于这场背叛。

  沈流年是坤泽,这个世界的坤泽是没有继承权的, 没有乾元的家族, 都会选择嗣女。

  这是一种歧视, 但是没办法, 这个世界的规则如此,想要打破规则, 就要敢为人先。

  沈流年就是这个打破规则的人,当然了, 她们所处的世界是小说世界,沈流年是女主光环加身,这个世界的天命之人,哪怕是这样,她的坤泽皇帝之路,走的依旧艰难。

  执行了千年的规则,打破起来是很不容易的,沈流年能做到这点,付出了太多的代价。

  沈家的很多人都知道她是沈银面,知道她百战百胜,是沈家的战神。

  沈家的十万军,都是很服她的,她的命令有的时候比沈家家主沈安的话都有用。

  她在沈家的威望,靠的是自己,也正是因为从十几岁开始,就领兵打仗,哪怕知道她是坤泽,沈家军依然服气。

  军营相比于外面的世界要直率的多,谁能带领她们打仗,谁能不让她们丢了性命,谁能让她们吃饱饭,谁能让她们没有后顾之忧,她们就跟着谁。

  沈家的待遇为什么那么好,大部分都是沈流年争取来的,为了她们家的老人有人养,为了孩子可以念书,战场上的沈家军,都像西北狼一样凶狠。

  沈家的观念是很先进的,当年沈家坐拥矿山,手里有钱,经常被打劫,坐拥矿山不知道该怎么用,直到沈家开始改变思路经商。

  沈流年的太奶奶,是一个有魄力有能力的人,做主沈家的转型之路,沈家的资产每年翻倍的增长,有钱了就开始招兵买马,加上沈家本来的底蕴,很快把西北那些小国甩在身后。

  可沈家太有钱了,风头太盛,惹的南秦北齐相继威胁上供,后来沈家才把很多产业做成了暗线,这才好点儿。

  但沈家有钱是事实,要不是沈家有底蕴,手里有军队,还真护不住这些钱。

  怎么说沈家的实力,从一开始就是西北之首,手握重兵,不是别的部族能比的,随着沈流年太奶的发展,沈家的实力无限增长着。

  云丞淮看着纸上自己写写画画出来的东西,心里对沈家有了一个了解。

  这些不仅是她从小说里面了解到的,还有影卫调查来的。

  沈家在西北叫银夏族,大夏时期沈家家主城被封国公,赐姓沈,这才是沈家跟西北势力的姓为何不一样的原因。

  大夏灭国后,沈家不依附任何国家,但大家已不知道两百年前的银夏族,只知道西北沈家。

  相比起别的部族,自立为国,沈家尽管有那个实力,但是很低调,也是地理问题,限制了沈家的发展。

  沈流年抓住了这次的机会,仅仅两个月的时间就统一了西北,西北自立为王,沈安现在是西北王。

  对于沈安称王的事情,南秦北齐都发出了警告,可两国正在对峙,根本腾不出手来,只能看着沈家一统西北,然后稳定西北。

  因此,沈流年短时间内肯定回不来,这个时候她已经七个月了吧?按照九个月的周期算,孩子都快落地了。

  想起这个事情,云丞淮就不想说话,谁家老婆带球跑啊。

  不过,沈流年在西北大杀四方,她坐拥湘州之地,也不能差了。

  她的能力有限,不像沈流年那么历害,可她是学法的,历史并不差,她对于古代历史的各个变法都有一些了解,尽管没有那么深刻。

  但她是王上,只要提出问题,就有很多人来帮她完善她的想法。

  她写了老王变法,张先生的一条鞭法,整顿吏治的考成法等,这些变法都能让国家富裕起来,百姓富裕起来,而乡绅要缴纳更多的钱,她甚至把现代的税法写了下来。

  背法条她是专业的,什么个人所得税,土地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等。

  云丞淮可不止写了这些,她把自己的现代所学,能记得的都准备写下来,然后装订成册,人的记忆力是会消退的,她在古代,又不能时刻的去查资料看书,她只能把自己的所学记录下来,想到什么都记下来什么,最后再分类整理。

  她为此特意向鲁家定制了机关箱,把写的东西都放在里面,总有能用的上的。

  很多先进的思想,她都没有拿出来,对于历史上的变法,她了解的又只有表面。

  所以她写的并不详细,只能算是一个想法,想要真正的实施下去,需要更多人的努力。

  这就要靠赵哲,还有政务堂的人了。

  只是路要一步一步的走,湘州目前要做的,还是要职责细分,整顿吏治,丈量田亩,建立自己的亲军等等,为以后的变法做准备。

  温水煮青蛙嘛,一步一步慢慢来,等那些人退习惯了,就会觉得再退一步没什么。

  当然了,她们要是硬刚,正好杀一些人。

  云丞淮不是要跟湘州所有人为敌,拉拢一批打一批,湘州肯定支持她的多。

  那都是太女姐姐跟外祖的功劳,相比于历史上的那些变法,她这只是在地方上,兵权政权财权都在手里,起点很高。

  云丞淮对历史上的变法,只是走马观花的看过,背过考点,能写出来大概已经不错了。

  赵哲把她写的东西誊抄一份后,开始写自己的建议,那一份东西又厚了不少。

  而且政务堂的初步人已经拟定了,为首的自然是她,有一票否决权,然后就是赵哲,许拓,然后由这两人对湘州官员进行考核,有能力的可以破格提拔。

  今年的科考彻底凉凉,她要举行湘州州考,出题要以实事出发,选取官员。

  湘州要落实的东西多,部门的划分,职责细分,需要的人多了。

  古代还有官吏的区别,官是正经科举上来的,吏是由官任命的。

  她决定,官吏都得考试,官是大考,吏是小考,按照单位的需求,进行考试。

  但古代认知的少,想要选那么多人不容易,可以开一个特长录取通道,如特长生,特长官吏。

  以湘州的情况,只要有人有钱,变法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实行下去。

  这就是大权在握,再加上只有湘州一州之地,放在全国范围,顶多算是试点。

  云丞淮觉得,自己这是出了新手村,开始基建了,基建成功后,再开始实行扩张,刷副本。

  ......

  今天是政务堂中心人物开会的日子,好吧,就云丞淮,赵哲,许拓三人。

  许拓是督察使,官位仅在云丞淮之下,表面看是皇帝的眼线,实则跟她一条线。

  三人一早就聚在一起了,赵哲把自己修改完善的变法策略给云丞淮看。

  比起她的那份,赵哲的这份,会以巩固中心政权为主,也就是她的王权,同时整治吏治,发展地方经济。

  赵哲是君之谋臣,看重的是君王的利益,这无可厚非。

  而许拓第一次看到云丞淮对湘州变法的打算,她越看眼睛越亮,“臣以为殿下的文章较好。”

  “臣的姑母曾说过,国以民为重,君亦以民为重,臣年少曾游学过,见过人间疾苦,很多百姓都失去了土地,却要交税,还要面对征丁等,过的太苦了。”

  “非是赵长史的这份策略不好,而是君不与民争利......”

  许拓跟云丞淮一样,同样是理想主义者。

  三人第一次开会,变法还没开始,小团体就出现了不同的意见。

  云丞淮作为主君自然要出面,“二位,本王的权力,比不上百姓的安稳。”

  身处这个时代,不管做什么,兵权必须要握在手里,那么政权就可以随时收回。

  所以她并不在意政权分布下去,她只要牢牢的握住兵权就好。

  赵哲跟许拓对视了一眼,经历当今皇帝一朝,深知皇帝对权力的看重。

  专权的皇帝,一旦胡来一次,就有可能灭国。

  正如这次国战,不想着收回失地,反倒是要和谈,很多人都支持和谈赔款换取和平。

  云丞淮在南秦的身上,看到了南宋的影子,永远的选择求和,不管有多耻辱。

  还有上都城的那些官员,失去了脊梁骨。

  怪不得北齐宁愿封老镇国公为异姓王,也要挖走老镇国公,如今失去了老镇国公的南秦,就像是失去了自己的脊梁骨,居然想着在谈判桌上收回失地。

  对此,云丞淮一点儿办法都没有,守好湘州,发展湘州,是她在这个时代唯一立足的本钱。

  三人小团体在政务堂聊了许久,赵哲跟许拓推荐了几个人,都是她们认为有能力的,但也要通过考核才能上任。

  聊到最后,赵哲道:“殿下,湘州钱庄的开设,臣已经准备好了,随时可以开业。”

  钱庄——银行,只在湘州境内实施,方便本地商人。

  银票在大夏时就开始实行了,尽管有不少漏洞,但有了基础。

  湘州钱庄的改善,在于银票的安全性,能确保商人能兑换到银子,还有钱庄的利益。

  这件事是私人钱庄做不到的,商人逐利,也最有眼色,知道湘州钱庄的成立,是楚湘王殿下亲启,立马往里面存钱。

  多多少少的,就算最后能拿出来的少,也不能得罪了楚湘王府,等于拿钱买命了。

  但随着本土商人的行商,发现除去手续费后,她们的银子一分不少,就更信任湘州钱庄了。

  地方官府的公信力,是需要慢慢建立的,非是一件事两件事能完成。

  而且钱庄还推出了一项服务,那就是不超过多少银子,可以获取利率,尽管非常少,仅针对普通百姓,这项服务,也仅限于本地取钱,跨县就要收取手续费了,但对百姓来说足够了。

  然后湘州财政司,拿到这笔银子开始赚钱,沈家的很多人在经商上面都很有天赋。

  财政司里有一半人都是沈家的,一跃拥有了官身,以官府名义经商,让她们在商场上更是如鱼得水。

  这大概就是湘州的官方企业吧,放到现代应该叫什么?州企?

  云丞淮真的把自己能想到的事情都写下来了,然后选出一些当下能用到的方案,再交给赵哲完善。

  其实也不止有赵哲,等到她们小团体通过了,湘州的中心官员还会讨论。

  她再一次感叹身份的好处,只要她的一句话,下面有很多人可以帮她解决,她只要把控方向就好。

  君主不需要多有能力,但要会识人用人。

  会议结束时候,她们定下了当下要做的事情,散会的时候,赵哲都走到门口了,许拓半天没有离开。

  云丞淮挑眉问道:“子玉有事?”

  “是。”许拓扭头看了一眼,见周围没有人才道:“殿下,臣想知道,王妃是不是在西北。”

  许拓不是傻子,她在就藩队伍中,清楚沈流年的消失。

  原以为沈流年是跟随云丞淮一起来湘州了,可一连两个月,王妃都没有露面,对外说王妃身体不适。

  这个理由,当初赈灾的时候,云丞淮是用过的,这伴侣两个,用同一个理由多正常。

  况且沈流年长时间不露面,外面已经有很多话说了。

  “嗯。”对许拓,云丞淮没有要隐瞒的意思。

  许拓蹙眉,“沈家统一西北,虽然没有自立为国,却自立为王了,如果南秦有人知道王妃回西北了,殿下可知,您跟她会面对着什么吗?”

  自然知道,朝野会认为是她支持沈家自立为王,然后会带来很多的麻烦,本来西北自立为王的事情,南秦一定会追责,首先追究的就是嫁入南秦皇室的沈流年,要是上都城的人知道沈流年在西北,那皇帝甚至可以趁机收回封地。

  要是云丞淮不给,就只能造反,正妻嫡出,造反就是乱臣贼子,这样的落差,从名正言顺,变的名不正言不顺。

  这个时代的人,被各种思想束缚着,以云丞淮的情况,造反是最差的选择。

  云丞淮笑了笑,“本王会让人传出,王妃孕相不好,需要卧床休息,直到生下孩子。”

  生下孩子,最多再拖一个月,王上的孩子是要办满月酒的。

  她可以不跟沈流年谈恋爱,总不能连带着损害两人的事业吧。

  许拓行了一礼,“殿下,王妃得尽快回来才行,上都城前来问责的人,很快就会出发。”

  皇帝跟满朝官员就会窝里横,对待北齐大军,妄想和谈,明明有实力,因为皇帝的多疑,不愿意将大军交到一人之手,因为满朝官员的软弱,在安庆的节节败退下,认为北齐军不可战胜。

  其实是楚无忧跟楚无虑的出战,让她们想到了老镇国公在时,她们只能唯唯诺诺的,哪有现在自由,楚家人再次的崛起,她们还会有好日子过吗?

  老镇国公正直为民,对待官员严厉,没有人愿意再出现一个老镇国公管着,哪怕割地赔款,反正不是她们的地,钱也不用她们出。

  对外唯唯诺诺,对内重拳出击,上都城就西北自立为王这件事,朝堂上破口大骂,却不敢出兵西北,担心北齐趁机直入上都城,前怕狼后怕虎,结果出现了现在这样的局面。

  云丞淮的眸子冷了冷,“上都城的人敢来,本王就敢杀。”

  单看上都城来的人知不知趣了,只是来走一下过场那便算了,要是真的拿着鸡毛当令箭,就别怪她不客气。

  ......

  送走了许拓,云丞淮叫来影问西北的消息。

  得知西北王正在对沈家族老大开杀戒,在趁机整治那些人。

  云丞淮这才想起,自己跟沈流年说了,她回到西北后,遭遇了沈家族老的刁难。

  沈流年惩治沈家人,在小说中费了一些笔墨,云丞淮自然有印象,她不太记得沈家那些人的名字,只大概记得一些信息。

  但沈流年通过那些信息,迅速锁定了会背叛自己的人,不仅是已经锁定的人,还有没有查出来的,这一次都要清洗一遍。

  沈流年肯定会回湘州的,可西北是她的大本营,必须要无后顾之忧。

  沈安对待沈流年两姊娣很好,可禁锢千年的思想,不是一时能打破的。

  但西北是沈流年打下来的,沈安开始想,或许坤泽也能承继王位?可这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心里还没有最后下定决心。

  小说里面,沈流年是凭借着战功,还有杀了够多的人,才做上西北王的位置。

  云丞淮对过这个世界的大地图,西北的位置相当于西域,有着巨大的军事意义,得西北者能养精骑兵几十万,是极具战略意义的位置。

  进可取雍州,益州,然后直入北齐腹地,退可进攻西凉,完成西边的整个大统一,然后南秦也跑不掉。

  这样一个地方,要么得到,要么毁掉,这多年,西北部族林立,就是毁掉的结果。

  如今的统一,尽管暂时不会出什么问题,一旦沈家完成对西北的控制,可就没那么简单了。

  问题在于,北齐跟南秦对持,正好给了沈家机会,反正没人管,不趁机彻底掌控西北,还等什么时候。

  因此,沈流年目前肯定会继续留在西北,需要的时间,恐怕两个月都不止。

  云丞淮想到再次见到沈流年时,对方可能就直接抱个娃见她了,就忍不住生气。

  老婆带球跑后,回来球就出来了,都什么事啊。

  不过,沈流年在忙碌,她也绝不能落下了,不就是搞事业嘛,她倒要看看,两人谁的事业搞的好。

  云丞淮起了较量的心思,更加的努力了,就是深夜的时候,想想还是很委屈。

  她现在就跟打了鸡血一样,非要让沈流年看看自己的优秀不可,她自己也能把一切做的很好。

  ......

  远在西北的沈流年,占据了西北最坚固豪华的城池,她坐在王位上,看着下面的那些人,眸子异常的冷漠。

  “我听说,你们暗中联系李昭贤,还告诉她,我就是沈银面?”

  西北距离北齐更近,这些人想要联合,第一个找的就是李昭贤。

  要不是云丞淮说,沈流年都不敢相信,沈家会出现这么多叛徒,这也是为什么她在小说里面付出了极大的代价,才征服沈家众人的原因。

  这一次,她不会再犯那些错,早早的把这些人给抓了出来。

  “少主饶命,冤枉啊。”

  “是啊,冤枉啊。”

  沈流年冷眼看着下面喊冤的人,抬了抬手,“送到矿笼里。”

  矿笼是沈家的刑罚之一,就是在与世隔绝的山内做矿工,一直到累死,才会把尸体带出矿笼。

  她们是沈家人,自然知道矿笼的恐怖,一旦进去,根本逃不出来。

  一时间求饶喊冤的声音更多了,沈流年却统统不理会。

  直到沈安从后面走出来道:“流年,这个惩罚是不是太狠了。”

  “特殊时期,特殊对待。”这是云丞淮经常说的话。

  想到对方说这个话的语气,沈流年不由得弯了弯唇,“母亲觉得,我管的事情太多了?”

  “你是西北少主,但你不是西北嗣女。”沈安的话很直接。

  沈流年冷笑了一声,“我若不能成为西北王,那整个西北便是我的嫁妆。”

  云丞淮说了,她会付出极大的代价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坤泽帝王,她确实有野心,所以西北必须是她的。

  “罢了罢了,我不管你,你要怎么做都好,但是你来西北这么久,楚湘王就没有说什么?”

  说来也奇怪,沈流年回来西北,南秦并没有传出什么风言风语来,楚湘王还很镇定,难道是暴风雨来之前的宁静?

  沈安很疑惑,“徐嬷嬷的来信不是说,你跟楚湘王的感情很好吗?你这次来,她为何毫无动静?”

  沈流年的眸子软了软,“她啊......”这个笨蛋肯定是为了护着自己啊。

  沈安看着她的表情,“?”老二对她娘亲都没有露出这样温柔宠溺的表情过,真是过于肉麻了。

  “你要是想她,就快些回去吧,西北有你母亲我在,放心吧。”

  沈流年冷冰冰的看了沈安一眼,“我会回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