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历史军事>大唐:别闹我只想发财>第318章 寒门的福音

“天下士子要是知道这个消息,不知道该有多高兴。”

李世民感慨万分,原本就很好的心情,这会直接到达顶峰,仅次于他登上帝位的那一瞬间。

活字印刷术出来以后,便打破了世家对书本的垄断。

再加上王剪革新的造纸术,书籍的印刷成本大大降低,普通的百姓也有机会买上书本学习。

李世民为了削弱世家门阀的力量,大力支持科举,让进士和门阀抗衡。

只是当前书本昂贵,能够读书的都是世家门阀子弟,寒门占的比例极小。

因此,科举选拔出来的进士,与李世民内心深处的想法,背道而驰。

现在王剪把书籍的价格弄的比较低,李世民在科举上,就可以大展拳脚了。

“陛下,臣觉得等书籍正式印刷的时候,再提封赏会比较好。”

“现在刚弄出一个版,群臣们也看不到活字印刷术的效果。”

王剪出声打断笑的合不拢嘴的李世民。

听到王剪的话,李世民也从大笑中回过神来,他思索了一番便点头说道。

“王爱卿考虑周到,朕就等你的好消息。”

看看,这才是朕的好臣子。

视功名利禄于粪土,一心只想为他分忧,为大唐社稷谋福祉。

要是王剪知道李世民脑补的内容,肯定会笑出声来。

他之所以提出延后封赏,主要原因是今日刚提拔为御史大夫,明日再封赏也高不到那里去。

不如等个几天,说不定封赏会高一些。

其次,现在的活字印刷术还未弄好,确实真想不出它的效果出来。

到时候长孙无忌等人跳出来阻拦,又要浪费口舌扯皮。

李世民在研究院里转了一圈,皱着眉头对王剪说道。

“等活字印刷术技术成型,还是要建一个大的印刷坊,到时候还是由你全权负责。”

“以后朝廷所有的图书,都交给印刷坊来完成。”

“王爱卿,你肩上的担子很重啊!”

说到最后,李世民拍着王剪的肩膀,眼里满是野望。

这处研究院太小了,做研究还行,大批量制造完全不够地方。

“陛下放心,臣定会全力以赴!”王剪朝李世民拱手说道。

李世民在研究院待了一小会,夸赞王剪几句就走了。

他要处理的事情很多,不可能在这边待太久。

王剪把李世民送走后,回到研究院跟马周叮嘱道。

“马兄,这几天辛苦点,让师傅们多制作一些活字,过几天就要开始印刷了。”

“跟师傅们说,忙完这几天,我会给大家申请丰厚的奖金。”

贞观研究院,李世民和李承乾都十分看重。

除了朝廷拨款,东宫这边也有款项支持,因此流动的资金非常充沛。

“行,王兄我现在去忙了。”马周点了点头,随后一头扎进研究院里。

今日升职,加上活字印刷术有了突破,王剪的心情也大好。

“今天是个好日子,明天是个好日子...”

王剪背负双手,哼着歌曲,摇头晃脑地去办公的地方。

“王兄,心情这么好,是不是有好消息?”

“方才陛下满脸笑容离开研究院,难不成你又立功了?”

于志宁看到王剪一副春风得意的神情,忍不住询问道。

“小功,不值一提。”王剪摆了摆手,笑着说道。

“哎,你这三天立一小功,十天立一大功,让我们这帮人可怎么活啊!”于志宁把手中的毛笔放下,瞬间没有干活的心思。

他站起身,拖着疲惫的身子走到茶台,朝王剪招手说道。

“王兄,过来喝茶,你给老哥我指点一下迷津,看看我如何才能往上动一动。”

于志宁不是秦王府原始班底,而且玄武门之变也没有帮助李世民。

可以说,那群具有从龙之功的三品大臣,只要不是病死,于志宁就只能止步中书侍郎这个四品官。

至于太子詹事一职,虽然是正三品,可管辖的只有东宫这个小朝廷,和朝廷其他三品的大员完全没可比性。

而且太子李承乾才12岁,猴年马月才能登基。

在此期间,他这个詹事肯定会有变动,不会让他一直担任。

于志宁自己看的很清楚,他知道没有外部的力量支持,10年内都不会有变动。

现在看到王剪这个逆天大才,于志宁也看到了机会。

“行,现在刚好有点闲空,我们哥俩喝杯茶。”王剪笑着说道,随即走到茶台旁坐下。

王剪还是太子司直的时候,于志宁就对他释放好感,并没有嫌弃他品阶低。

而且于志宁又是李承乾的拥护者,能身居高位对他这方有利。

两人一边喝茶,一边敞开心扉聊天。

“王兄,我在去年升任中书侍郎,今年年初兼任太子詹事。”

“官路看似四平八稳,可我也看到头了,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恐怕不会往上动。”

“老哥今年已经42岁,想在47岁之前再进一步,不知王兄能否指点迷津?”

于志宁给王剪倒了一杯热茶后,一脸期待地看着王剪。

他深知短时间不会升迁,所以想在5年内官职有所变动。

“于兄,三品以上的官职,户部尚书戴胄今年58岁,中书令温彦博56岁,其余大臣都较为年轻。”

“不过户部尚书和中书令,都是正三品的职位,除非你能立下大功,不然机会渺茫。”

“毕竟在你之上的,还有秘书监、九寺五监的主官,这帮人可都是从三品的官职。”

于志宁虽然在东宫挂着正三品的詹事一职,可他在朝中毕竟只是四品的中书侍郎,跟其他从三品的人比,他的优势并不明显。

王剪喝了一大口茶,看到于志宁脸上带着沮丧的神色,于是宽慰道。

“于兄,你也别泄气,王珪担任黄门侍郎的时候,可是被陛下提拔为代理侍中,一年后转正。”

“朝廷人手不足时,陛下可越级提拔。”

“有了这个先例,我相信凭借你的能力,肯定没问题的。”

王剪发现,在大唐的升官中,有时候并不是一级级升上去的。

只要有关系,被李世民看重,越级提拔也不是个例。

“王兄,你还漏了一个人,而且这个人的优势比谁都高。”于志宁摇着头,表情无奈说道。

“何人?”王剪抬起头,满脸好奇。

“就是你啊!”于志宁指着王剪,随后哭笑不得地说道“如果朝中缺少三品的官职,你这个从三品的御史大夫,不就是陛下的首选目标么。”

“咳咳...”王剪干咳两声,露出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

两人聊了一阵官职,随后把话题放到朝中秘事上。

闲聊中,王剪从于志宁口中得到一个重要消息。

御史台的人,现在依附长孙无忌,并以他马首是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