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历史军事>幽默化三国演义>第140章 黄忠夺天荡山

郭淮捻着胡须,眉飞色舞地说:

“张合那是逼上梁山的豪杰,一不留神就得投奔西蜀去啦。咱们得赶紧派个大将过去,像保姆一样看着他,别让他心里生什么幺蛾子。”

曹洪闻言一拍大腿,乐呵呵地采纳了这个建议,于是派出了夏侯惇的侄子夏侯尚和韩玄的弟弟韩浩,这俩带着五千兵马,像是去参加派对似的,兴冲冲地前去助阵。

这两位将领风风火火地出发,一路欢歌笑语,不久便来到了张合的大营。

他们一脸好奇地问起战事如何,张合摇了摇头,说:

“那黄忠老当益壮,威风凛凛,再加上严颜那家伙辅佐,咱们可不能掉以轻心。”

韩浩一听,眼睛一亮,嘴角勾起一抹狡黠的笑:

“我在长沙的时候,就听说这老头儿不简单。他和魏延一起把城池拱手相让,还害我哥哥丢了性命。今天碰上他,我得好好出这口恶气。”

说罢,他和夏侯尚带着新来的部队,气势汹汹地离开了营地。

原来,黄忠这几天一直在四处打探,对地形了如指掌。

严颜凑过来,低声道:“前面有座山,名叫天荡山,那儿是曹操藏粮食的秘密基地。要是咱们能端了他那个仓库,断了他的粮草,汉中不就是咱们的囊中之物了吗?”

黄忠一拍大腿,笑道:“你这话说得我心里直痒痒,咱俩就这么办!”

严颜点头一笑,领着一队人马就悄悄溜走了。

却说黄忠听闻夏侯尚、韩浩来袭,便带着他的部队欢快地出营迎战。

韩浩在阵前大肆咆哮,对黄忠喊道:

“你这个不讲武德的老家伙!”

随即策马挥枪,冲向黄忠。

夏侯尚也不甘示弱,加入战团。

黄忠与这俩货色斗了十几个回合,装作败走。

这俩逗比追了二十几里,得意洋洋地占领了黄忠的寨子。

黄忠只好临时搭了个新营地。

第二天,夏侯尚、韩浩又来凑热闹,黄忠再次出战,又演了几场戏后败走。

这俩活宝又追了二十几里,再次抢走了黄忠的营地,还叫张合守后寨。

张合跑到前面来劝道:“黄忠连续两天退兵,肯定有什么猫腻。”

夏侯尚却对张合吼道:“你这胆小鬼,就知道怕输。别再废话,看我和韩浩立功!”

张合羞愧地退下了。

第三天,两将再次出击,黄忠又是一败涂地,退了二十里,两人得意洋洋地追赶。

第四天,两人出兵,黄忠见风使舵,连败几场,一直退到关口。

两人攻关扎营,黄忠坚守不出。

孟达偷偷发信给刘备,说:“黄忠连输几场,现在退守关口。”

刘备急忙问诸葛亮。

诸葛亮笑着说:“这是老将的骄兵之计。”

赵云等人表示怀疑。

刘备派刘封去关口支援黄忠。黄忠见到刘封,问他:

“小将军来帮忙是什么意思?”

刘封说:“父亲知道你输了几场,所以派我来。”

黄忠笑道:“这正是老夫的骄兵之计。今晚一战,就能夺回所有营地,抢回粮食马匹。其实是故意让他们占着营地放辎重。今晚霍峻守关,孟达跟我一起去搬粮草夺马匹,小将军就看我如何破敌吧。”

在那个月黑风高的夜晚,黄忠带领五千勇士,悄无声息地打开了关门,如同饿狼扑食般直冲而下。

原来,夏侯尚和韩浩两位将军,因为连日来见关门紧闭,不见敌军踪影,便心生大意,放松了警惕。

结果,被黄忠的突袭打得措手不及,士兵们连盔甲都来不及穿,马匹也未能备鞍,两位将军只得各自狼狈逃窜,而军马在混乱中相互踩踏,死伤无数。

待到天边泛起鱼肚白,黄忠已经势如破竹,连夺三座敌寨。

寨内留下的军器、鞍马等战利品无数,全都成了孟达的搬运大礼包,一一送入关内。

黄忠催促着军队紧随其后,刘封建议道:

“士兵们已经筋疲力尽,不妨稍作休息。”

黄忠却豪气干云地回答:“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说罢,策马领先,士兵们也被这股气势所鼓舞,纷纷振作精神,奋力向前。

张合的部队,原本准备迎战,却被自己溃败的士兵冲击,阵脚大乱,无法稳住阵线,只得望风而逃,

一路上丢弃了许多寨栅,慌不择路地直奔汉水边,那情景可谓是滑稽至极,让人忍俊不禁。

张合寻见夏侯尚、韩浩,笑谈道:

“这天荡山可是咱们的米袋子,连着米仓山,也是存粮的好地方,是汉中兄弟们的饭碗所在。要是出了岔子,汉中可就玩儿完了。得想个办法保住它。”

夏侯尚笑道:“米仓山有我叔夏侯渊带着队伍守着,那边还挨着定军山,咱俩就别操那份心了。天荡山有我哥夏侯德坐镇,咱俩就去跟他打个招呼,确保万无一失。”

于是张合和两位将军连夜赶往天荡山,找到夏侯德,把情况一说。

夏侯德大手一挥,“这儿我屯了十万大军,你们先回去,把原来的寨子再夺回来。”

张合连忙摇头,“咱们还是老实点,别乱动。”

突然,山前锣鼓震天响,有人报告说黄忠带兵杀过来了。

夏侯德哈哈大笑,“这老家伙不懂兵法,就知道拼命。”

张合却不同意,“黄忠那老头子可不只是勇猛。”

夏侯德摆摆手,“川兵跑这么远的路过来,早就累趴下了,再加上深入敌境,这明显没带脑壳啊。”

张合还是坚持,“不能小看敌人,得坚守阵地。”

韩浩跳出来,“给我三千精兵,我直接把他打回去,保证没问题。”

夏侯德一听,二话不说分兵让韩浩带兵迎敌。

黄忠整装待发,刘封劝道:“太阳都要下山了,兄弟们都累坏了,不如先歇会儿。”

黄忠却笑了,“别这么说。这是天赐良机,不抓住就是跟天作对。”

说完,战鼓雷动,大军压上。韩浩领兵迎战。

黄忠举刀直取韩浩,一回合还没完,韩浩就栽下马来。

蜀军士气大振,喊着冲上山去。张合和夏侯尚急忙带兵迎战。

突然山后也是一片喊杀声,火光冲天,整个山谷都红了。

夏侯德赶紧带兵去救火,结果正撞上老将严颜,一刀下去,夏侯德也倒地了。

原来黄忠早就安排严颜带兵在山里藏着,等他的部队一到,就开始放火,山上的柴草堆全点燃了,火势熊熊,照亮了整座山。

严颜砍了夏侯德之后,从山后杀出。张合和夏侯尚两头为难,只能放弃天荡山,往定军山找夏侯渊去了。

黄忠和严颜占稳了天荡山,好消息飞速传回成都。

刘备听了,召集众将庆祝。法正趁机提议:

“当年曹操降伏张鲁,平定汉中,却没趁机攻取巴蜀,反而留下夏侯渊和张合驻守,自己带大部队回去了,真是失误。现在张合刚吃了败仗,天荡山又丢了,主公您要是趁这个机会亲自带兵过去,汉中就能到手。

有了汉中,咱们再好好练兵积粮,瞅准时机,进可攻退可守。这是天赐良机,绝对不能错过。”

玄德和孔明对此深以为然,于是下令让赵云、张飞担任先锋。

玄德和孔明亲自率领十万大军,选择吉日出发,目标是汉中;同时向各地发送檄文,要求严阵以待。

时间定在建安二十三年秋天的七月吉日。

玄德的大军从葭萌关出发,安营扎寨,召见黄忠、严颜到营中,给予丰厚的赏赐。

玄德说:“人们都说将军年事已高,但只有军师深知将军的本领,如今果然立下了奇功。但现在汉中的定军山,是南郑的屏障,也是粮草的集散地。如果能占领定军山,那么阳平一线就不足为虑了。将军还敢去攻打定军山吗?”

黄忠豪气冲天地答应了,就要领兵前往。

孔明急忙阻止他说:“老将军虽然英勇,但夏侯渊可不是张合那种水平。渊精通兵法,善于用兵,曹操把他当作西凉的屏障,曾在长安驻兵,抵挡马超,现在又驻兵汉中。

曹操之所以不托付别人而只托付给渊,是因为渊有将才。现在将军虽然战胜了张合,但能否战胜夏侯渊还未可知。我想派人去荆州,换回关羽来,才能与之匹敌。”

黄忠激动地回答:“当年廉颇八十岁,还能吃斗米、肉十斤,诸侯因他的勇猛,不敢侵犯赵国边界,何况我黄忠还没到七十呢?

军师说我老了,我现在不用副将,只带我的本部兵马三千人去,立刻斩下夏侯渊的首级,献给军师。”

孔明再三劝阻,黄忠却执意要去。孔明说:

“既然将军执意要去,我就派一个人作为监军陪同前往,如何?”

正所谓:

请将激将法,少年不如老年英雄啊!

却说孔明一脸严肃地对黄忠说:“老黄啊,既然你执意要去,那我就让法正跟你一起去,记得多商量着点。我会在后面安排援兵的。”

黄忠点点头,带着法正和他的小分队就出发了。

孔明转身对玄德说:“这老头儿如果不激他一下,他是不会有动力的。现在他走了,我们也得准备支援。”

于是,他招来赵云,半开玩笑地说:

“你带一队人马,走小路去给黄忠一个惊喜。如果黄忠赢了,你就在一边看着热闹;要是他有点悬,你就冲上去帮忙。”

接着,他又派刘封和孟达:“你们两个,带上三千兵马,找个山头插满旗帜,搞得声势浩大一些,吓唬吓唬对方,让他们摸不着头脑。”

三人各自领命而去。

孔明还派人去给马超送了个锦囊妙计,让他按计划行事。

最后,他又派严颜去巴西阆中守着要道,好让张飞和魏延能腾出手来一起攻打汉中。

却说张合与夏侯尚,一脸慌张地跑来见夏侯渊,上气不接下气地说:

“天荡山已经玩完了,夏侯德和韩浩都栽了。现在听说刘备亲自带队来搞汉中,得赶紧告诉魏王,让他快点派些猛男壮丁,过来支援啊。”

夏侯渊闻言,连忙派人去通知曹洪。

曹洪连夜赶到许昌,向曹操报告。

曹操一听,吓得魂飞魄散,急忙召集文武百官开会,商量出兵救汉中的事。

长史刘晔站出来说:“汉中要是丢了,中原就危险了,大王您就别懒了,亲自出马吧。”

曹操懊悔地说:“唉,当初没听你的话,才弄成这样。”

于是,他立刻下令,集结四十万大军,亲自出征。那可是建安二十三年秋七月的时候啊。

曹操的军队分成三路前进:前锋是夏侯惇,曹操自己带着中军,曹休负责押后。

三军陆续出发。

曹操骑着白马,金鞍玉带,锦衣华服,武士们举着大红罗销金伞盖,左右金瓜银钺、镫棒戈矛,高举日月龙凤旌旗。

护驾的龙虎官军有二万五千人,分成五队,每队五千人,按青、黄、赤、白、黑五色排列,旗幡甲马,都是相应的颜色,光彩夺目,气势如虹,简直是壮观至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