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初雪,下了两天才停了下来,褚徎带着家里的人也玩了两天牌。

  雪停过后,村子里都开始打扫屋顶的雪,以免雪太重压塌了屋子。

  褚橙家的砖瓦房倒是不用,但他家的院子要扫雪,因此一大早吃过饭,几个下人都开始在院子里扫起了雪。

  褚徎和李铁在厨房刚准备要吃早餐,就听到院子外面吵闹的声音,仔细一听发现是李铁的二叔二婶来了。

  这时李明文过来禀报:“东家,徎爷,外面的人说是您们的二叔二婶,要放他们进来吗?”

  他们来了这么些天,从来没见过东家的二叔二婶来过,不知道现在是个什么情况,所以不敢放人。

  李铁一听这话,就寒着脸说道:“把他们赶出去。”

  褚徎怕李铁直接这么做,村子里又传出什么不好听的话,刚攒了点名声,不能就这样再破坏了。

  于是就安抚了他一下,然后对李明文说道:“先让他们进来吧,看看他们要干什么。”

  “是,徎爷。”李明文说完就转身出去了。

  没一会,李二叔和李翠花就进来了。

  俩人一进来,就觉得餐厅里格外暖和,在看到摆在桌子上的吃食,眼神里都闪过一抹贪婪。

  一碟蒸的腊肉腊肠,一盘炒青菜,几根煮玉米,几个茶叶蛋,白面馒头和包子,另外再加一份红薯粟米粥。

  一个早餐就吃的那么好,不知道午餐得丰富成什么样,李二叔俩人内心都忍不住想。

  褚徎搅了搅碗里的粥,让它变得更凉一些,然后就对李二叔他们说道:“二叔二婶,今日来是有什么事吗?”

  李二叔搓了搓手,自己找了个椅子坐上,然后讨好的笑着说道:“侄媳妇,是这样的啊.....。”

  东拉西扯的一顿言语,褚徎也听明白了他们的意思,就是下雪了房子塌了,家里也没有柴火,天气又冷,想寻求自家侄子的帮助。

  房子塌了能怪谁?李二叔自己好吃懒做,整天不干正事,唯一的爱好就是喝酒,就是家里的柴火都不会去山上捡一根。

  那个读书的儿子也一样,家里啥也不干,只知道伸手要钱,为人还清高的很,很是看不起村里人。

  以前李铁在的时候,承包了大部分活,自从李铁独立出来后,就刘翠花带着自家哥儿和女儿里里外外的操持。

  但女子哥儿毕竟力量有限,哪里能供得起一家人的用度。这不刚下雪,家里烧炕的柴就用完了,这么冷的天,也不可能上山去捡柴,就是捡回来也不能烧火。

  所以就来李铁家里来贪便宜来了,当然了,房子也塌了,若是能住进李铁家,那是最好不过了。

  褚徎对他们心里的小九九再清楚不过了,于是就说道:“二叔,家里房子塌了,没关系,可以出点钱,让村子里的人帮忙盖起来就行了。

  没柴了也没事,也可以拿钱跟村里人买嘛,若是钱不够,阿铁可以借给你们,但前提是必须要写欠条。谁家都会有困难,但办法总比困难多,您说是不是。”

  “这.....”李二叔没想到是这么个答案,他以为他把自己说的那么惨,李铁他们就是出于同情也会帮一下忙,这样他就有机会住进大房子了。

  李二叔抬头看看李铁,发现他正面无表情的吃着饭,压根没看他们一眼。

  于是他就指责着说道:“李铁侄子,好歹我也是你二叔,是你爹的亲兄弟,你就看着你亲叔叔这样落魄,一点都不管?”

  李铁抬起眼,只淡淡瞥了他一眼,说道:“这个家我夫郎做主。”

  褚徎听了这话就笑着说道:“二叔,你找我家阿铁也没用啊,方法不是都给你了嘛?你照做不就好了,哪里还用得着阿铁出手。”

  说完还夹了一个包子给李铁放到了碗里让他吃掉,他发现了,自家汉子不爱吃素菜类的吃食,这怎么能行,营养均衡才是正道。

  李铁看着碗里的菜包,脸上闪过一抹菜色,最终抵不过夫郎威胁的眼神,还是吃下去了。还好这是用异能催生的蔬菜,所以吃着也不算太难以入口。

  李二叔李二婶听了这话后显然还是很不甘心,坐在那里没吭声但也没走。

  褚徎和李铁也没管他们,就自己吃自己的饭。

  等他们吃完了早饭,那俩人还在那里坐着,褚徎感觉特别无语,真的是没皮没脸到别人家了。

  李铁准备把餐具拿下楼,看到他们还不走,就冷着脸说道:“是想让我请你们吗?”说完还直接把手里的一个餐具给捏碎了。

  俩人见他要来真的,也只好灰溜溜的跑走了。

  俩人走后,褚徎就把下人叫来,交代了一声,以后这个二叔要来,不用让他们进门,还有褚家那一家人,也不用让他们进门。

  最后也不知道李二叔他们家是怎么处理的,反正与他们无关。

  日子又过了几天,就到了腊八节。

  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这也就意味着过年即将拉开序幕。

  村里的习俗是腊八节要煮腊八粥,泡腊八蒜。煮的腊八粥要送一些给村里关系比较好的人,谁家收到的腊八粥越多,寓意收到的祝福越多,来年家里就越兴旺。

  腊八这天褚徎除了让赵婶和严夫郎做了许多的腊八蒜外,还熬了两大锅腊八粥,粥里面能放的材料全都给放上了,有些材料还是他用异能直接催生的,味道比普通的食材要好吃。

  褚徎让下人直接在家门口支了一口锅,把腊八粥放在里面,只要是有过来送粥的,都给打一大盆,还让人直接给村里的孤寡老人一家送去了一盆。

  褚徎家里的粥用的材料多,连糖都放了不少,赵婶又很会做饭,所以味道吃起来绝对没得说。

  所以村里的人基本上每家都过来换了一份,一份一家人可以吃一天。

  这里的一天不是一天三顿,是指一天两顿,因为古代日子过的都很穷,只有富贵人家才是一天三顿,农家一般都是一天两顿。

  于是,腊八节这一天,褚徎家里就成了村里收到腊八粥最多的一户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