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英最近找工作找的很烦,不是嫌工资达不到预期,就是不满意一天打四次卡的规定,再不然就是非销售岗位也捆绑销售业绩。她就想找一个老板事情少,工作时间自由,薪资待遇起码达到普遍水平线的工作,怎么就那么难啊。

  再找不到工作,只怕就要被妈妈扫地出门了。

  小英一边叹气,一边在网页上寻找招聘信息。

  忽然,她的邮箱收到一封邮件,小英点开看,发现是面试邀请。

  但这家公司的名字叫香梨影视,她没有听说过,在企业查上搜了一下,也只知道是个小公司,主营业务是影视传媒相关。

  可能是她一键投简历的时候,不小心投出去的。小英记下面试时间和地点,准备到时候去看看。

  ……

  婆媳综艺停录后,星见娱乐的何总和不惟联系过两次,说有一个情感类节目想邀请他做飞行嘉宾。

  不惟秉着有钱不赚是傻瓜的原则,在了解了节目的风格,和嘉宾的作用后,就同意了。何总给他发来合同,他看过没问题便签了字。

  这档情感类节目叫《帮帮我》,已经播出四季了,每一季都很有热度。主持人和常驻嘉宾都是老熟人,不惟作为飞行嘉宾,到现场后,只要吃瓜看戏,然后适时点评几句就可以,任务不难。

  六月二号录制当天,天气较为炎热,不惟起了个大早。

  彼时婆媳综艺停录差不多两周,仍然没有重新开录的消息。不惟决定不再想这档节目,把精力都放到《帮帮我》这档新综艺上面。

  节目组昨天发来了台本,里面有流程,嘉宾信息,和求助人的大致介绍。按照流程安排,不惟必须在上午十点到达录制现场,化妆后,彩排一遍流程,到下午两点正式开录。大约需要录制六个小时,到时候剪出来两个小时的内容。

  因节目录制大厅离不惟家比较远,按计划就要提前两个小时出发,以免路上有意外耽搁行程。

  昨天晚上厉渺听说后,本想要送他去录制现场,不过不惟知道他最近和上官忙着谈合作,每天都早出晚归的,便不想麻烦他,说自己打车去。

  厉渺叹了一口气,觉得他实在没有做艺人的自觉。上次让他出门像姜姚那样配备人手,显然短期内不现实。不过他有给不惟码人,目前虽然只有一个,但也正是用她的时候。

  他想到这里,出去打了个电话,过了一会儿告诉不惟,他安排好了明天有人来接。

  录制这天早上七点半,果然有人敲门,不惟猜测是来接他的,打开门后,发现是个不认识的女生。

  这个女生倒是笑盈盈地,对着不惟介绍自己:“不惟老师,我叫小英,是厉总安排给您的助理,今天正式上岗了,一会儿我送您去节目现场。”

  “我知道你,我听厉总说过了,你不用叫我老师,就叫我名字吧。”不惟笑道。

  小英想了想,说:“那我叫你不惟哥吧,你比我大一点,又是老板夫人,叫你哥是应该的。”她说着,又有点不好意思,“我其实是你的粉丝,不过你放心,我现在的身份是工作人员,而且我和厉总签了保密协议,绝对不会把你的事情告诉任何人。”

  不惟被她一句老板夫人噎住了,悄无声息地转移话题,“你吃过早饭没有,一起来吃一点吧,吃完我们就出发。”

  小英忙道:“我刚在路上吃过了。”

  不惟便道:“那我去换衣服,你稍等我一会儿。”

  小英是第一次当艺人助理,不惟其实也是第一次正儿八经录节目。上次婆媳综艺的先导片只能算是开胃小菜,和今天比起来差得远了。

  从粉丝提前一个小时进场开始,节目组的气氛就紧张起来,每个人绷着弦,随时准备处理突发情况。不惟紧张地一直翻台本,小英在旁边给他递水,不惟也不敢喝太多,因为待会儿要一口气录制两个小时才能休息。

  小英忽然拽了拽不惟的胳膊,说:“不惟哥,元老师来了。”

  元老师就是常驻嘉宾之一,在三位常驻嘉宾之中,她是唯一的女性,从来都是理智端庄,有礼有节。

  不惟忙站起来,“元老师。”

  元老师笑道:“不惟呀,你这么用功,还在看台本呢。”

  不惟不好意思起来,“我是第一次参与录制,总害怕出错。”

  元老师安慰他说:“没事儿的,只是录制,又不是直播,你直播都能搞定,还怕录播吗?尽管放心好了。”

  小英在旁边提醒不惟:“不惟哥,元老师也是从星见娱乐出来的,说起来算是你的前辈。”

  不惟恍然大悟,忙对元老师鞠了一躬,笑着说:“原来是这样,难怪元老师特意过来帮我缓解情绪。等会儿节目开录后,求元老师也多照顾我这个后辈一点。”

  元老师把他拉到旁边坐下,同样笑道:“星见娱乐的何总给我打过招呼了,我肯定要多照顾咱们自己人啊,你放心好了,咱几个嘉宾都是老熟人,节目上一向都是互相照顾的。”

  有了靠山,不惟果然放心不少,一直到节目开录,他都是一副轻松的状态,直到求助人上台。

  今天登场的第一位求助人,是一位妈妈,姓董。她说自己女儿是个恋爱脑,希望嘉宾把她骂醒。

  董妈妈是哭着讲述自己的经历的,她说自己和丈夫只有这一个女儿,从小爱如珍宝。

  女儿小时候家里经济状况不好,她和孩子爸爸进大城市创业,把女儿留在老家做了几年留守儿童。

  可能因为这个经历,女儿和他们一直不怎么亲近。后来女儿考大学,执意要去远一点的地方,她和丈夫拗不过,只好同意。结果还没毕业,女儿带回来一个男朋友,说想毕业就结婚。

  董妈妈仔细了解过男生的家庭状况后,自然不肯。

  她和丈夫打拼这么多年,就是为了孩子从小地方走出来,结果女儿现在还要嫁到比出身还不如的偏僻山村。男生家里兄弟姐妹五个,这个男生是最小的,倾全家之力供出来的大学生。别说买车买房结婚,就是现在读书的钱,都还是助学贷款,一毕业就背着五万的债。

  何况还没毕业,他的四个姐姐就等着沾他的光。

  这样的条件,别人遇上了跑还来不及,自己女儿偏偏上赶着要嫁。

  这位妈妈越说越绝望,在台上直接哭出来,旁边的工作人员上来递纸巾。

  主持人听完董妈妈的讲述,开始提问:“董妈妈,您先平复一下心情。我们都非常能理解你的感受,但我也有几个问题想问一问您。”

  董妈妈擦着眼泪,低声说:“你问吧。”

  主持人便说:“您说您的女儿执意要嫁,那她是看中这个男生什么地方?恕我冒昧啊,在您的口中,这个男生似乎一无是处。”

  董妈妈说:“她就说她相中这个人,说他踏实肯干。”

  主持人:“那你觉得呢?”

  董妈妈:“我只见过一次,我不知道他是不是踏实肯干。我只知道他们马上就毕业了,这个男生的工作还没确定下来。”

  主持人又问:“您主要是因为这个男生的家境,不想女儿嫁过去吃苦,对吧?”

  董妈妈说:“主持人老师,家境只是一方面的问题。若是个好的,家里父母开明懂礼没孩子也愿意留在大城市发展,我们帮衬一点,也能把日子过好。关键更大的问题是他有四个姐姐,你明白吧?不是我有偏见,生了四个女儿还要生儿子的父母,我真的不敢做亲家。再说四个姐姐都对他有恩情,他若是有良心的,将来一个人就要供养包括父母在内六个家庭,等于是背着六个家庭在奋斗。若是没良心,不孝顺父母,回报自己的姐姐,那我怎么敢赌他会对我女儿有良心。”

  主持人笑了,“你这个问题比鸡生蛋还是蛋生鸡只简单一点。几位嘉宾老师有什么看法?”

  元老师在四个嘉宾里面年龄最大,她第一个开口,并不下结论,只说:“我也是一个有女儿的妈妈,说实话,换做是我我也不愿意女儿嫁到这样的家庭里。但是女儿大学毕业,早已成年,某些时候,我们应该相信她有作为成人的判断力,一会儿女儿上来了,我们听听女儿怎么说,再继续讨论吧。”

  其他两位男嘉宾也和元老师的意思一样,就没有多说。

  主持人知道不惟是第一次录制节目,又cue他,让他也说两句。

  不惟拿着话筒,因为略微紧张,声音都比平常飘忽。他说:“董妈妈的诉求我听明白了,是觉得女儿是恋爱脑,想让我们嘉宾把她骂醒。我记着呢,等会儿女儿上来,我就替您骂醒她。”

  董妈妈被逗笑了,现场的粉丝也鼓起了掌。

  在所有嘉宾保持中立的时候,不惟站在了求助人这边,这是很少见的,毕竟求助人的片面之词,不一定就是全部真相,也有可能她为了自己的立场,刻意抹黑别人。

  元老师见状,等掌声平复下来后,给不惟找补:“我们不惟是个实在人,非常能感同身受啊,体会到做妈妈的不容易,这是很难得的品质。”

  主持人见好就收,接着说:“那就有请董妈妈的女儿上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