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历史军事>带着女神闯汉末>第366章 益州之战五

这个冬天,李骏过得很舒爽,马上目标就要达成了,虽然没有完成自己五十岁前一统天下的目标,但还是很爽的。

而内阁之中,甚至整个洛阳都已经在盛传李骏要改朝换代,登基称帝了。

相比于袁蜜水在原时空的众叛亲离,对于李骏踏出那一步,所有人都很期待。

这也是李骏这么多年抵抗异族,开疆拓土,牧守黎民,让所有人吃饱穿暖的功绩换来的尊重。

现在一切的一切,还剩最后一项,也是最重要的一项——拿下益州,一统天下。

对于汉人民族来说,这个成就远超其他,可以说是改朝换代的基础。

因此,李骏准备做足工作,不给司马懿这个苟王任何机会。

否则一旦他躲进南中的山林之中就麻烦了,被这种毒蛇盯着,李骏估计自己会失眠。

对于李骏继续增兵的计划,于谦等人是不太赞同的。

户部尚书房玄龄第一个站了出来,开始给李骏算账

“主公,正如您诗中所说,蜀道难,粮草转运难度太大了,军粮送到蜀地十不存三,再增兵恐怕……”

李骏不在意的摆摆手

“蜀地本身就产粮,我们可以就近取粮,况且速战速决反而可以节约粮食。”

兵部尚书戏忠也提出了反对意见

“主公,临近各州已经抽调过一次兵马了,总不能从凉州、并州、辽州、幽州调兵吧,太远了,不划算啊。”

李骏也早有准备,直接提出了方案

“我们可以递进式调兵,比如从司州调兵进蜀地,然后从凉州调兵去司州,从豫州、徐州调兵补充进扬州,这样不就行了。”

众人最终还是被李骏说得哑口无言,无奈只能同意了李骏的增兵计划。

第二天,几队信使就携带着调兵命令从洛阳发出前往各地。

这一次李骏再次调集了两万兵马,由岳飞为主将,岳云、李承为副将,大军在荆州南阳集合,随后进入益州。

转眼间,冬去春来,天气转暖,万物复苏,工部的工匠们三月开始便押送着俘虏开始修建蜀道。

除了拓宽、修缮金牛道,还有就是沿着三峡从荆州入蜀的道路。

只要把路修通了,以后天府之国的粮食就能顺利出川,各地的产品也能顺利入川,经济也自然而然会好起来。

就在道路开始修建的同时,唐军十五万余大军也在成都平原集结完毕。

司马懿带着蜀汉最后的十万大军开出成都迎了上来。

不是司马懿不想打守城之战,实在是粮草不够,如果死守成都,唐军只要四面围住,估计不用三个月就不战自溃了。

要想赢,只能背城一战,和唐军在野外决战取胜。

虽然这个可能性很低,但是必须搏一搏,否则就只能坐以待毙。

十万蜀军,大部分都是临时征集的青壮,世家子弟、仆役。

不过经过这一个冬天的训练,此时倒也是像模像样了,不再是乌合之众、散兵游勇了。

不算辅兵、民夫,双方二十多万人的决战场面也是十分壮观的。

这片广阔的平原让什么计谋都没了用武之地,只有硬实力的比拼。

这也让本就实力占据绝对优势的唐军完全占据了上风。

初夏的风吹过,吹动旗帜,扬起沙尘,蜀汉皇帝刘禅站在城头,在太后杨氏和一众文官的簇拥下观看决战。

虽然什么都看不清,但是他们想通过这种手段为大家增加一丝胜算。

听到唐军号角声长鸣,还有越来越急促的鼓点,年轻的刘禅也不由地紧张起来,身体前倾双手抓紧了城墙。

“母后,我们会胜的,对吗?”

杨氏用颤抖的声音安慰儿子道

“对,一定会胜的,我们是大汉正统,一定能战胜李骏这个乱臣贼子。”

杨太后声音刚落,一众文官也开始拍彩虹屁起来

“陛下乃是大汉正统,一定可以战胜李骏二兴大汉。”

“好,一定可以的,朕和爱卿们君臣一心,一定可以完成父皇遗愿。”

一阵吹捧结束,这边大战已经开始了。

蜀军二十几架投石机抛出十几斤的石块砸入唐军阵中,前排的刀盾兵纷纷开始避让,只有几个人被砸中受伤,马上就被医护兵拖走了,后续的人立刻补了上来。

唐军的投石机也开始反击,他们的目标直接瞄准了蜀军的投石机,三十多斤的石块携带着巨大的势能飞了过来。

十几轮之后,蜀军的投石机基本上全都报销了,实在是差距太大了。

面对只能被动挨打的局面,司马懿决定不等了,直接开始推进

“郭淮、王平,命你为左翼,张翼、张嶷你二人为右翼,廖化、邓芝你二人为前军开始推进。”

“诺。”

六员大将率领八万兵马开始推进。

蜀军主动出击,岳飞的目的也就达到了,平原野战步兵主动出击,骑兵占优一方基本就赢了大半。

“应祥、恶来,你二人率领背嵬军和虎贲骑在中,全力凿穿敌阵;

子龙、伯约,你二人率领骁果军紧随背嵬军两侧迎击敌军两翼;

汉升、士载,你二人率领烈阳军配合骁果军杀伤敌军两翼;

嗣业、幼平,你二人率领陌刀军紧随背嵬军身后出击,不可让敌军重新结阵。”

众人起身接过令旗,拱手行礼应诺

“谨遵将令!”

“希望诸位同心协力,完成一统。”

“一统!”

众人接令,立即上马奔向本阵,开始指挥军队开始行动。

很快,唐军阵中的投石机开始停止攻击,辅兵推着沉重的投石机开始后退。

重弩兵推着上百架八牛弩上前,开始用远程火力杀伤敌军。

上百架八牛弩,一次发射近五百支箭矢,一次就能带走近千人的性命。

这让司马懿心急如焚,不断下令催促大军迅速拉近距离,避免被动挨打。

这个时候,司马懿无比怀念当年长安武库中的大黄弩,可惜都没来得及带走。

片刻之后,八牛弩停火,被马匹拉着开始向侧后方撤退,中间让开了一条宽阔的道路,露出身后的背嵬军。

号角声响起,背嵬军开始缓缓加速,沉重的马蹄踏在地上发出隆隆的响声,整个大地都开始随之震颤。

他们身后和两侧是骁果军和烈阳军,数万骑兵冲击起来那气势如同排山倒海一般。

很多第一次上战场的蜀军士兵都开始面露恐惧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