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历史军事>带着女神闯汉末>第332章 折将又失地

被围住那一刻,全琮便知道全完了。

他们这些步兵想突围最好就是神不知鬼不觉,隐藏行踪跑掉。

只要被发现了踪迹,步兵根本没法逃过大量骑兵的追杀。

一旦被包围,那就连再次突围的机会也没了,现在就是如此。

吴军将士们也知道这个情况,因此被包围第一天就有人投降了。

面对必死之局,很多人是知道权衡利弊的,毕竟谁不怕死啊。

投降这种事一旦有人带了头那就如同开闸的洪水一般,挡都挡不住。

先是几十人,然后上百人,最后数百人,甚至连全琮身边的副将都有人顶不住压力叛逃了。

短短五天,全琮身边只剩下不足两千人,而且他们从昨日晚上起便断粮了。

“杀马给将士们充饥。”

身边的副将和亲卫连忙阻拦

“都督不可啊,没了战马您怎么突围?”

全琮看了一眼身边的将士,不禁潸然泪下,叹了一口气

“我们是没希望突围了,都给我杀马,吃饱了随我杀敌,若是有人怕死可以投降,我不怪罪。”

“吾等誓死追随将军。”

十几匹战马被杀,吴军上下每人分了一斤多马肉,吃饱了肚子好上路。

吃完最后一口马肉,全琮站起身看向众人,大声道

“诸君,谁愿随本将死战!”

“吾等愿意!”

静静地看着吴军杀马吃肉,看着他们鼓舞士气,集结,关羽感叹一声

“真是一员良将,可惜了,明珠暗投。”

随后关羽看向众人

“全军列阵,随本帅杀敌!”

“杀!杀!!杀!!!”

吴军开始对唐军发动了最后的冲锋,关羽为了表示对全琮的尊重,亲自率领背嵬军冲向了吴军。

两军交战,士气固然重要,硬实力更加重要。

吴军是死战,士气高昂,唐军也不差,他们连战连胜,不知道失败是什么滋味,也是士气正盛。

全琮的搏命冲锋很悲壮,也仅仅只剩下悲壮了,即使他麾下的士兵很勇猛,装备也不差。

如果他们面对的是战斗力差的蜀军,或许真的能杀出一条血路也未可知。

可惜他们面前的是唐军,而且是唐军中精锐中的精锐的背嵬军重骑,一切就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带着铁覆面的背嵬军如同毫无感情的死神一般撞入了吴军之中,紧随而来的就是连绵不绝地惨叫声、哀嚎声。

一个冲锋,全琮身边就只剩下百余人了,并且人人带伤。

全琮的全力一击只给背嵬军带来了数十人的伤亡,阵亡的更是只有个位数。

调转马头,关羽对着全琮做最后的劝降

“全琮,本帅念你也是一员猛将,何不弃暗投明辅佐唐王。”

“忠臣不事二主,我全琮宁死不降。”

“冥顽不灵,那就拿命来吧,架!”

催动战马,关羽一马当先再次杀向全琮,背嵬军随后再次发动冲锋。

双方再次交错而过,吴军士兵已经全部阵亡,全琮的战马也死于交战之中。

现在的全琮浑身是血,一条手臂无力地下垂,只剩左手颤抖着拿着兵器站在那里。

“还不降吗?”

“不降,再问十次百次我还是这句。”

关羽眯起眼睛,一抬手

“尔等停下,看本帅亲自斩他。”

全琮即使全盛时期也不是关羽的对手,更何况现在身受重伤。

只两个回合,关羽便手起刀落将全琮斩杀当场。

出于对对手的尊重,也是对忠臣的敬佩,关羽下令将全琮和他麾下的将士合葬于当地。

至此,荆南之战彻底结束,吴国荆北都督吕蒙昏迷不醒被救回豫章,荆南都督全琮战死。

吴国在荆南的三万六千大军除了少部分退回豫章,其他全军覆没。

这个消息传回建邺把所有人都惊呆了。

两员主将一死一昏迷,军队折损殆尽,吴国西面防线可以说彻底崩溃了。

来不及追究责任,孙权只能连夜请朱桓出山领兵驻守豫章,避免唐军渡江东进。

为了请朱桓出山,孙权不得不咬着牙让出了大量利益,更是拜朱桓为副都督,交出了部分兵权。

至此,孙权基本上失去了对军队的掌控,江东世家的实力再上一个台阶。

丹阳郡方向,陈军和吴军在牛渚对峙已有数月,两国水军几次交战互有胜败。

吴军虽然水军实力占优,但是陈军弓弩更强,箭矢储备也更多,因此吴军没有占到什么便宜。

不过此时,变化突然发生了,十月初,之前曹操用来迷惑孙权的水寨之中突然开出了一支船队。

这支船队规模不大,只有十几艘楼船,船上除了水手,剩下的兵马明显不适应水战一个个吐得天昏地暗。

不过没有吴军阻碍,他们很快被送到了江东的土地。

这支兵马才是曹操真正的杀手锏。

五千虎豹骑,十几艘楼船跑了几十个来回才终于全部送到了南岸。

缓过劲来,曹纯和曹休翻身上马

“目标丹徒,全军出击,杀!”

五千虎豹骑嘶吼着奔腾而去。

丹徒的守军哪里会想到陈军的骑兵会突然出现,以至于当虎豹骑冲入城中的时候,很多守军还一脸懵逼。

陈军可以说兵不血刃就拿下了吴郡重镇丹徒城,在江南建立了一个稳固的落脚点。

靠着投降的二五仔带路,曹纯和曹休三天之后拿下了曲阿。

十日后,虎豹骑再次出动,兵分两路突袭了句容和江乘两县。

就这样,在吴军反应过来之前,陈军在江东已经占领了四县之地,招降了五千多吴军,算是彻底站稳了脚跟。

有了根据地,曹纯和曹休便没有继续进攻,而是收集船只前去江陵接应更多兵马过江。

就在吴军还在牛渚和陈军对峙的时候,一个噩耗传到了朱然的帅帐之中:

曹纯和曹休偷袭了四县之地,夏侯渊率领五千精锐从广陵渡过长江,已经在江东站稳了脚跟。

现在不仅仅是陈军在江东站稳脚跟的问题了,而是吴国首都建邺也已经在陈军突袭的范围之内。

得知消息的孙权第一时间调集了所有能调集的兵马交给陆逊,让他领兵抵挡来势汹汹的夏侯渊大军。

这一下吴国真的到了生死存亡之时了。

然而越是在这种时候,二五仔越是多,短短十几天,夏侯渊就接到了二十多个家族投诚的书信。

这让夏侯渊都不禁无语

“有这些世家掌权,这东吴焉能不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