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耽美小说>阵起洪荒>第109章

  “连国师也做不到?”

  当日保住弘儿的性命,给他健康的体魄,这一切都是假托了陈祎的名义。

  李治那时显然并未全盘相信,多少也在猜测其中的神异与当初助她入宫的那股力量之间是否有什么联系。

  后宫之中最惧巫蛊之术。不过那时他们正是最亲密的合作伙伴,受益的又是他们最疼爱的孩子,一切不合理之处自然会有李治亲自出面扫尾,避免传出些什么不好的言论来。

  只是如今需要这样的神异的成了他自己,李治当然会对此掘地三尺,要探究出其中的隐秘。

  不过子夫人存在的痕迹早已被她自己抹去。她与那位夫人唯一的联系渠道,也不过是手中仅剩的两根狐毛。

  而除了她以外,明确知晓子夫人存在的,便只有眼前这位国师。

  武则天端坐于上,沉声问道,像是个真切关心皇帝安危,希望替他找出治疗办法的皇后。

  “臣只是一介凡人,自然做不到。”

  “听闻国师当年西天取经,曾亲至灵山,拜谒佛祖,一路上更有神佛妖仙相护,他们中也无人能够做到?”

  “大唐境内,臣所知的唯一可以治愈一切疾病的灵药已经在四年前为陛下和娘娘所得。至于神佛妖仙……娘娘,圣人有言:‘六合之外,存而不论’。”

  陈祎低垂眉眼,下意识地双手合十。

  “臣昔年不愿尽断尘缘,今生便不能再复见灵山。”

  武则天无声地注视了陈祎许久,这份压力足以令经年老臣汗湿夹背,却未能使得陈祎的眉眼起半分波澜。

  “如此,便罢了。”武则天摆了摆手,“国师且回去吧。”

  并不曾说一句谎言,却也绝对隐瞒了不少信息。不过……武则天淡淡地想,这本就是她所期望的,不是吗?

  虽然陈祎绝对不可能为她所用,但至少,他也不曾像有些人一样,非要同她作对。

  “……国师可曾后悔?”

  待陈祎已经退到了殿门口,殿内却突然传来武后威严的声音。

  后悔选择了红尘,而放弃了成佛吗?

  陈祎背对着光,看向被一片阴影笼罩的皇后,大唐如今最为尊贵的女子。

  “臣不曾后悔。”

  他悠悠长叹一声,手撷一缕日光,仿佛昔年佛祖拈花而笑。

  “还望娘娘日后,也不会觉得后悔。”

  “彼既为天后,汝亦可为龙君。”妲己一边梳理着羊毛,一边似是不经意地开口。“阿媖,你当真想好了?”

  云媖看着不远处一回到她暂居的陋室内,便仗着敖济设下的结界变作人形,和羊群滚作一团的敖丙,轻抿了抿唇,笑道:“我想好了。”

  她并不在意明面上的名声和地位,否则也不会任由敖济“作践”,一条龙在此地放牧多年。

  只要能够得到她想要的、真正意义上的自由,她就不介意找一个凡人来掩护自己。

  比起让天庭册封她为洞庭龙君,显然找一个凡人作为挡箭牌会让龙族付出的代价更少。

  更何况……

  “你就宠着这小龙吧。”

  妲己看着敖丙不做正事时,半点都像是没有长大的模样,装模作样地叹了口气,但眼角眉梢却俱都是笑意。

  “三太子以真心待我,我自然要回报于他。”

  比起由她自己以牺牲龙族利益为代价谋得洞庭龙君之位,她更愿意将此事留到日后敖丙成为龙族帝君之时。

  由他来施恩,由他来替五湖四海的姐妹们解开身上束缚多年的枷锁。如此,新生的龙族帝君便能得到许多全新的、只属于他一龙的势力。

  当然,此事并非只有益处,敖丙需要承担的风险和压力也绝对不小。

  但……便当是她送予兄长的一份礼物吧。而她也相信,敖丙绝对能够做到她所期望的一切。

  “既然如此,你且选一人吧。”

  妲己自怀中抽出一叠纸来,那是紫府灵官们帮云媖一道收集的、合适的人族的信息。

  溟洲宝肆固然也能给云媖带来类似的信息,但是到底比不上紫府灵官的势力之大。

  更何况,只是留意一些青年才俊而已,甚至不用紫府灵官们多费什么功夫。

  云媖看着手上的人选,颇有一种人间皇帝选妃的苦恼。

  不过即便人类在水中不似龙族这般有主场优势,但她未来“夫君”的人选也不是随便就能定下来的。

  她要一个性情温和,最好醉心于书画或是其他什么文雅之事而不愿打理俗务,多少懂得些人情世故,圆润而不圆滑,能够修行,但资质却算不上好的凡人作为明面上的挡箭牌,才不至于后院起火,给自己或者龙族惹来什么麻烦。

  “这几个再看一看吧。”

  云媖揉了揉额角。

  “‘仪凤’这个年号我还是蛮喜欢的,希望在人间的皇帝换年号之前,我能够找到合适的。”

  众所周知,这一任的唐皇是个颇为喜欢更换年号的皇帝。所以……

  “你是恨嫁了吗?”

  妲己打趣道。

  “不,我只是再也不能忍受敖济这个傻——”

  云媖面无表情地给自己消了音,不过从她疲惫的神色看,无论是应付敖济还是“选妃”看来都已经让她厌烦了。

  而此时,正在长安科举的考房中奋笔疾书的柳毅并不知道,在他今次落第回乡的路途上,会有怎样神奇的经历在等待着他。

  “人间帝王本该自称天子,如今,倒是敢妄称‘天皇’、‘天后’了。”

  王母娘娘一摔奏折,冷哼一声,微眯着眼看向恭敬地立于下方的司法天神。

  “杨戬,此事你为何不上报天庭?若非天奴来报,本宫倒还不知道人间竟有这样的事发生。”

  这些年来,瑶池多次试探杨戬,唯恐他面服心不服。更是几次煽风点火,令昊天惩治下界,命杨戬执行,使得他原本的师门兄弟、故友同僚都渐渐与他疏远。

  毕竟她要杨戬上天,是想让他做自己手中的一把利刃,做她的孤臣,而不是让他在天上如鱼得水、结党营私。

  当年那只无法无天的猴子这么做也就算了,杨戬若是在天上也是这样的做派,那这把刀便还是折了为好。

  不过,几次试探下来,杨戬都一丝不苟地执行了天庭的判罚。这倒让瑶池渐渐放下心来,也不由得为曾经真的以为杨戬是那种心怀苍生、大公无私之辈的自己感到可笑。

  所以此次得天奴来报,瑶池并没有第一时间去找昊天吹枕边风,而是选择了给自己目前用的还算顺手的得力下属一次辩解的机会。

  “娘娘,小臣并非想要瞒着您此事,而是不欲让陛下知晓。”

  面对瑶池的质问,杨戬回答得坦坦荡荡,直接承认了是他在其中做了手脚。

  毕竟,昊天怠于处理政务,天庭所有的事务如今都已经汇总到真君神殿进行梳理分类,再由杨戬择出其中重要的报于玉帝、王母决断。他想要瞒下什么消息,实在是不需要花上太多心思。

  只要提防着不被玉帝、王母身边的天奴戳穿,便不怕有神察觉到端倪。

  当然,这种事不可常做,毕竟发生的多了难免会有神仙意识到自己的奏报并未上达天听。所以他也只会挑出一些过于不好处理的消息隐瞒,或者将之替换成相近却略有不同的奏章来瞒天过海。

  而王母所提到的这件事,自然是他故意瞒下的。毕竟往日里一个普通凡人骂天犯逆,昊天都能随手批下十日暴雨、数月干旱的判罚,累及无数百姓。那么一国之主如此不敬天庭,即便顾虑着那位圣人的存在,又有各地龙族得他使令,却也极有可能给凡间带来大祸。

  只是此事显然不可能瞒上太久,而他现在要做的,就是说动瑶池不计较此事,甚至在昊天面前为此转圜。

  毕竟很多时候若是没有瑶池在一旁煽风点火,昊天并不会执意就要降下什么处罚来。

  “哦?”

  瑶池挑眉,倒是越发好奇杨戬能够说出怎样的理由来。

  “人间一向有‘牝鸡司晨’的说法,天上神仙固然嘴上不提,心中却未必不是这样想的。”

  不过杨戬却没有急于解释,而是先挑起了一个正好戳中瑶池雷点的话题。

  “荒唐。”

  瑶池一甩袖,将桌案上的金玉茶盏尽数扫落。

  不过两神皆心知肚明,她的怒气只浮于表面,越是喜怒形于色,就越是在等待杨戬接着说下去,给出一个她所期待的答案。

  “‘天皇’之称因‘天后’而来,而‘天后’……不过是希望能与皇帝并尊而已。娘娘,您应当……理解吧。”

  杨戬本不该将话说的那样透,但是为了杜绝风险,他还是选择了点明其中的关窍。

  “如今人间有天后摄政,政无大小皆得以闻。天下大权,悉归中宫,天子拱手而已。娘娘觉得此事如何呢?”

  瑶池闻言,面上骤有欣然色。

  “好——”

  不过她看了杨戬一眼,旋即收声。片刻之后,摆了摆手,温声道。

  “此事本宫知道了,在陛下面前也会替你周旋。”

  而后突然转为肃厉,“不过欺上瞒下之事,日后不可再有。”

  “是,小臣定不再将任何事瞒于娘娘。”

  杨戬拱了拱手,然后退了出去。

  瑶池微阖双目感受着杨戬的离去,对他知趣的行为表示满意。至于他在话语中只提她而不言昊天……那又何妨?或者说,如此才显得杨戬愈发地识趣。

  毕竟一把锋利的刀,一条忠诚的狗,便应该只要一个主人就够了。他越是对昊天怀有小心思,就有越多的把柄落在她的手中,能够为她所用。

  瑶池想了想,觉得自己今天直接把人叫过来兴师问罪的行为多少有些冲动了。于是点了刚给她打小报告的天奴,命他去真君神殿传旨,赏赐二郎显圣真君金花百朵、御酒百坛。

  至于杨戬会不会对这个天奴怎么样……

  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天奴而已,若他计较……

  《资治通鉴·唐纪十七》:“自是上每视事,则后垂帘于后,政无大小皆与闻之。天下大权,悉归中宫,黜陟、生杀,决于其口,天子拱手而已,中外谓之二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