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耽美小说>阵起洪荒>第99章

  孙悟空坐在水源旁的树上,不得不承认,自己在发现此处熟悉的法力波动时,自天庭归来那日起就一直隐隐悬着的心终于悄无声息地放下了。

  他从怀中摸出被他好好珍藏着的猴儿酒,打开葫芦盖子,破天荒地喝了一大口。

  砸吧着嘴,品味着这醇厚悠远的酒香,想要再喝上一口吧……对着光透过葫芦口仔细瞅了瞅,打量着即将见底的酒液,还是心疼地将盖子塞好,重新放回了怀里。

  然后他用尾巴将自己倒挂在树上,晃荡着身子想,原来,自己也没有表现得那么不在乎啊。

  不是那种觉得杨戬弃善从恶、走了歪路的在乎,而是……怎么说呢?他了解杨戬,了解这个他所认定的唯一对手兼知己。他知道他会选择放下横亘在天庭与他之间的血海深仇,上天去做这劳什子的司法天神,必然有他自己的计划和想法。

  而孙悟空所在乎的,也不是这个。

  他只是怕杨戬被玉帝、王母盯得太紧,抽不开身或是找不到空子去做一些欺上瞒下,或许在旁人看来非常可笑的“小事”。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但杨戬不是那种能够为了自己的目的而牺牲无辜的人,更不是那种高居九重天上,就看不到脚下碌碌凡人的神仙。

  刚上天的这段时间无疑会是他最为艰难的时候。至于日后……等到杨戬真正以司法天神的身份在天庭立足了,以他的手段,孙悟空反倒不会再太过担心。

  保护唐僧往西天取经无疑是一个好用的借口,西行路上遇到的事,看不过眼的那些,他都有理由也有办法替杨戬分担。

  然而,神州大地如此辽阔的地界,却并不只有西牛贺洲这么一点凡人。

  更何况,西行之路,也不过只剩下千里了而已。

  所以此时孙悟空证实了杨戬身在天庭二圣的眼皮子底下,却还有“欺上瞒下”的余力后,自然不可避免地稍稍放下了心来。

  天庭之上再如何艰难,也不过是周旋谋划、忍辱负重。然而要让杨戬在身居高位之时眼睁睁地看着祸及苍生的政令自他手中传至三界,那哪怕有朝一日他如愿以偿,怕是也不会遗忘这些,轻易放过自己,去感受得偿所愿的快然。

  孙悟空心知肚明,以杨戬之坚毅,忍辱负重的日子并不难熬。有梦则刚,待他日功成得偿所愿,回顾这些时日,也不过是洒脱一笑罢了。但怕只怕,“问心有愧”这四个字。

  孙悟空就这般倒悬在树上,以这样的视角去看天际层叠的白云,还有云层之上的瑶台仙阙。

  西行一路,天庭想要得到的到底是什么呢?如来又为什么一定要拉他入局,来做转世佛子的开路先锋、降妖除魔的一把利刃?路途中遇到的那些本会死于他的金箍棒之下的妖怪尽数被人插手,搅乱了命数,灵山本欲挽回,又为何在折进去三个菩萨后就再也无动于衷?

  往日里总是一副嬉皮笑脸模样的猴王难得敛去了面上所有的情绪,金乌将日光洒在他泛着金色的毛发上,恍惚间,竟似有凛然神威。

  ——在西行之路即将走到尽头的时候,从来只凭直觉行事的齐天大圣终于开始思考起了这场宏大布局背后隐藏的东西。

  然而,没有人知道孙悟空那日独自在郊外想出了些什么。等到他回到凤仙郡中他们师徒几人暂时落脚的地方时,已经表现得与平日里没有什么区别。他仍是对师父贴心有加,也仍是要找着机会便捉弄猪八戒这个二师弟。

  待得甘霖普济寺落成,唐僧师徒也终于可以辞别凤仙郡侯,再度踏上西行之路。

  他们路过了玉华县。有三个小王子见识到了孙悟空他们的神通,生出了拜师之心。

  孙悟空心中念着天庭诸事,本就欲拖慢西行路程,自然爽快地答应了下来,与师父、师弟们一道在玉华县盘桓些时日,教授徒弟。

  虽然收徒是为了在此地停留,但第一次教人武艺的猴王倒也不曾敷衍。不过不比沙僧的一板一眼和猪八戒的虽然有几分玩闹,但还带着昔年训练天河水军时总结出来的章法的教导,孙悟空教起徒弟来,简直让人怀疑他到底是在教人武艺还是在把可怜的小王子当作自己的玩具耍玩。

  但曾经在花果山被一众猴子猴孙们拥戴为美猴王的孙悟空表示,他当年训练花果山的猴子的时候,就是这么教的。虽然一群是猴子,一个是人,但在他看来,并没有什么区别,绝对做到了有教无类,一碗水端平。

  至于成果——

  花果山的猴子猴孙们能够和天兵天将打个来回,应该也足以说明他的教学水平了吧。

  被折腾得七晕八素,时而上树、时而飞天的小王子并不知道自家新鲜出炉的师父到底在想些什么。不过,饶是有种自己被当玩具耍了的感觉,在发现经过师父几日教导后,自己竟然能够抡得动师父那重逾一万三千五百斤的如意金箍棒,小王子还是果断决定要把自己心底对师父不敬的猜测当成自己的错觉。

  教了徒弟几分本领,自家徒儿想要仿照师父手中神兵的款式打造兵器,孙悟空他们自然也没有不答应的。或者说,正是知晓神兵离了身后会有霞光瑞气冲天罩地,绝对能引得方圆百里有心人或妖的注意,孙悟空才毫不犹豫地应下了此事。

  西方给唐僧安排的劫难,被人破坏后,七拼八凑得颇为不易。

  他们的随身之宝交予凡人之手,岂不是正好给了灵山安排新一轮劫难的机会?

  玉华县中城主乃天竺皇室宗亲,那三位小王子惯常使用的兵器又恰好与他们一一对应。若说这是巧合,那这西行一路遇上的“巧合”便也太多了。

  夜幕星垂,孙悟空闭上了眼睛,假装没有留意到城中冲天的宝光消失于深夜。

  紫府,东华宫。

  唐僧师徒的动向本就是紫府灵官们关注的重中之重,他们一行的讯报自然也会第一时间被递到东华的案上。

  东华看完最新送过来的消息,微微一笑,将之递给了通天。

  “那猴子倒是与清源投缘。”

  虽然不便于将耳目放到天庭,但在凡间孙悟空的动向却瞒不过紫府灵官。他在凤仙郡暗中寻找凤仙郡百姓这三年所用之水的来源一事自然会落在紫府灵官眼中。而东华一看,也就猜到了他此举究竟是为了什么。

  “清源一向招小动物、小孩子喜欢。”

  通天看完,倒是并不觉得惊讶。小动物、小孩子可比一些想太多的神仙要来的敏锐,清源那样的性格,招他们喜欢并不奇怪。

  他反倒更关心另一个问题。

  “以金蝉子他们的脚程,最多不过一年,便能抵达灵山。你觉得接引和准提还会有其他暗手吗?”

  原本如来计划好的九九八十一难被他们尽数破坏,本该折在这些劫难里的妖怪们大多都逃得了性命。天庭和灵山想要推动西游形成大劫,但填在其中的血肉不够,准提和接引当真会一直袖手到最后,眼睁睁地看着这一计划被他们破坏吗?

  东华放下手中的讯报,透过窗棱,看着天际,就好像在看那无形无相却始终高悬于众生之上的天道。

  “或许不会。”

  “嗯?”

  “从文殊和普贤消失一事上,他们应该也看出了天道对‘大劫’的定义。”

  竟然要100章了,争取明天在第一百回写完西游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