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历史军事>重生崇祯,魏忠贤没死,挺急的>第448章 大丰收,朕要掌控京畿地区所有的耕地

自己的孩子当然要自己抱,这样才能培养出最好、最亲密的亲子关系。

“乖儿子,这段时间就留在宫里陪着义父吧。”

当众人目睹此景时,他们对这个名叫郑成功的小孩在圣上心中所占据的地位,又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在皇长子或皇长女尚未降生之前,这位名为成功的小少爷无疑成为了宫中备受宠爱的金枝玉叶。

不过有人心里却是暗暗叫苦,这宫里已经有了一个混不吝的曹变蛟,只是在前三殿闹腾,现在这个年龄更小的郑成功,可能会住在后宫,虽然看着老成,可毕竟是猫憎狗嫌的年纪,时间长了,在宫里住惯了。

依着崇祯皇帝放养孩子的性格,这成功很可能性情突变,到时候肯定又是一个混世魔王,那简直要搅得宫里安生不了一天。

“皇爷,王虎要过来禀告今年夏收的情况。”

王承恩恭敬地说道。“嗯,让他过来吧。”

崇祯皇帝微微颔首示意。

王虎从后方快步走来,来到崇祯皇帝跟前,脸上洋溢着欢喜之色。

他毫不犹豫地跪伏在地,砰砰砰地磕了三个响亮的头。

“五爷,大喜,大喜啊!”

王虎的声音中透露出抑制不住的兴奋和喜悦。

“哦,田地的收成统计出来了,是丰收了吗?”

崇祯皇帝眼神一亮,期待地问道。

他深知粮食收成对于国家稳定和百姓生计的重要性,虽然现在只有皇庄彻底归他所管,可是只要皇庄管好了,其他地方就是顺势而为的事情。

若真是丰收之年,那将是一件令人欣慰之事。

“正是如此啊,五爷。

今年可真是托您老人家的洪福齐天呐,光是这一季的麦子产量,就足够四号厂皇庄周围二十五个庄子的佃户们整整一年都能够填饱肚子啦。

而且呀,五爷您收取的租子仅仅只有五成而已,但却比以往那些年份高达八成甚至九成的租子还要多得多呢。

想当年呐,哪怕是再好的肥沃良田,一亩地最多也只能收获三百多斤粮食罢了。

然而现今不同往日啦,自从得到了五爷您颁布的这些好政策后,再加上新修建的那些水渠,以及农科院徐老和他众多学生们的悉心指导下,现如今一亩水浇田竟然已经能够达到五六百斤粮食的惊人收成啦!

咱们下午在白杨套收的麦子,每亩地都是八百斤左右,就算是晒干收入粮仓也有六百斤的干头。”

“好哇,好哇,非常好!

快快起身吧,你们几个,包括老郭头、陈老六在内,统统都是大功一件啊!”

崇祯皇帝此时此刻内心无比激动,正所谓民以食为天,尤其是在当下这个时代里,粮食才是最为重要且关键的硬通货资源。

只要拥有充足的粮食供应,那么大明这片江山自然而然就会变得坚如磐石、稳如泰山。有时候崇祯还会想念旧时空的美好。

旧时空哪个学校食堂,那些泔水桶里不是成堆的,只咬了一口的大白面馒头和堆成小山的肥肉片子。每当想到这个,崇祯总是想再穿越一回,弄个可以来回穿越时空的金手指,手里没钱就去收购泔水、过期食品,这要是能把这些餐余垃圾带到陕西,他还怕什么李自成和张献忠。

到时候朕的治下都是顺民,哪个不长眼的小卡拉米,比如李自成、张献忠想造反,不等崇祯派兵围剿,周围那些吃饱饭的农民就把他俩活活捅死了。

“不过嘛,五爷,小的还是有些担忧啊。

咱们皇庄经历了此次的大丰收之后,恐怕周围那些勋贵官绅地主之家就会更加焦虑不安了,毕竟他们手底下的佃户们估计都会纷纷跑路离开喽。”

“真是咎由自取啊!

明明已经给他们指明了方向,那可是一条光明坦途啊,但他们却偏要固执己见、死撑到底。”

“五爷啊,小的确实有点担忧……”

“担心他们会冒险行事,派出些不要命的家伙来纵火焚烧庄子吗?

这倒也是个问题,毕竟在朕这儿吃了瘪,总有些不知死活的老顽固心怀不轨,想要给朕制造麻烦。

毕竟这些人都是盘根错节,和皇家关系亲密的人。

一些文官们整天念叨着什么与百姓争夺利益,导致民不聊生之类的胡言乱语。这些勋贵也是有样学样。

以为这样就会让朕爱惜羽毛,爱惜声誉。

狗屁,朕只看实际的东西,那些虚头巴脑的玩意,朕不屑一顾。

要是再让朕听到这些荒唐之言,朕可不会再给他们好脸色看,就算顾及到一二百年的情分,也照样把他们一个个全部流放琼州 。

过几年就会把他们流放到吕宋岛。

既然朕都如此豁出去了,你们这些手下之人更要挺直腰板。

你们都是皇庄的佃户,也是皇家农业公司的员工,你们背后就是朕这个皇帝,难道还会惧怕那些功勋权贵和地主豪绅吗?

如此这般,尔等近日务必严守谷仓,若当真捉到那妄图纵火之人,定要好生款待一番,而后交由附近厂卫校尉,依大不敬之罪论处。

朕要使人知晓,偏远之地朕尚无暇顾及,但在此京畿之地,朕之所言绝无半点折扣余地。”

“遵命,陛下。”

此刻王虎回应之语,亦称崇祯为陛下矣。

既有崇祯之答允,王虎之心遂彻彻底底安稳下来。

“另有一事,今日丰收之况,对外宣传亩产量需统一定为七百斤。

尽数传播开来,令周遭众人观之,于皇庄劳作何其幸也。

朕要你们把声势闹大一点,明摆着告诉周围的官绅勋贵地主,朕的皇家农业公司有本事有能力代管他们的耕地,让他们不挨一点骂名,还要收到比以往还多的粮食。

王虎,你也应当鼓舞这些佃户们,于农闲之时,穿上新衣服,带上米面肉常往远方亲戚家往来。

自身过得甚好,不在亲戚面前显摆显摆,犹如锦衣夜行。

这酒足饭饱之后的时光,久而久之岂不 是没滋没味了?”

“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