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历史军事>重生崇祯,魏忠贤没死,挺急的>第427章 大明少年说

“动作快点!

哦,对了,把身上的甲胄脱掉,难道你们想热到中暑吗?

朕可不想为了几亩地,折损了两员大将。”

看着两个愁眉苦脸、哼哼唧唧的哼哈二将被赶下了地去干活儿,崇祯帝的脸上露出了一抹和煦的笑容,然后他转向方以智,轻声问道:“看你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刚才的话似乎还没说完呢。有什么其他想跟朕说的吗?”

方以智深吸一口气,鼓起勇气说道:“陛下,学生斗胆想问一问,如果学生能够学好这些格物知识,并得到院长以及诸位师长的认可,拿到陛下您所说的毕业证书后,是否会像那些通过正规科举考试成为两榜进士的人一样,受到陛下和朝廷的重用呢?

还是最终只会落下一个弄臣的骂名呢?

如果真是如此,学生宁可放弃学习这些新知识,选择退学,重新埋头苦读四书五经,钻研八股文,走科举这条正统之路。恳请陛下成全!”

他的声音中带着坚定与决绝,仿佛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崇祯帝微微皱起眉头,思索片刻后回答道:“方以智啊,你为何会有此担忧呢?

朕设立这科学院,正是为了培养更多有真才实学之人。

只要你用心学习,将来必能有所作为,又何必拘泥于科举之途呢?”

方以智听了皇帝的话,心中稍感宽慰,但仍有些疑虑未消,于是继续追问:“陛下圣明,学生自然明白陛下的良苦用心。

只是,如今朝中大臣多对这些格物之学持怀疑态度,甚至有人视其为奇技淫巧。

学生担心即便学有所成,也难以得到他们的认可与支持。

学生还是想留着有用之身,为陛下为朝廷报效的。”

崇祯帝笑了笑,拍了拍方以智的肩膀说:“不必担忧,朕自会为你们撑腰。

只要你们能够真正掌握这些知识并运用到实际中去,朕相信总有一天,他们会看到格物之学的价值所在。”

“可是陛下,这一天究竟是哪一天呢?”说到此处,方以智已然不顾一切地径直跪伏于地。

崇祯注视着眼前的方以智,又扫视了一圈周遭农科的众多学子们,这些学子们的脸上也都是迷茫和心有戚戚然。

崇祯心中明白这并非仅有方以智一人存有的疑惑,而是全体内书堂学生共同的迷茫所在。

崇祯深知,此时若大规模改动外面的科举制度,恐怕会引发诸多变数。

因此,他原本寄望通过内书堂这条途径,精心培育出符合自身期望的卓越人才。

然而此刻,难题却接踵而至。

崇祯固然充满自信,但这些学生们的信念却开始动摇。

与外界那些意气风发、备受瞩目的两榜进士以及天子门生来比较,他们又算得上什么呢?

至于未来的前程,倘若未能明确制定成法律条文,亦或未得到皇帝颁布的诏书确认,那么他们是否终将沦为如前朝天启帝身旁充任帮手的普通工匠罢了。

今日看来,必须得让这群学生们吃下一颗定心丸才行啊!

崇祯皇帝面带微笑地说道:“方以智啊,朕有几句话想要送给你,同时也是将朕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告诉于你。

你不妨去观察一下那些科举考试中的进士们,又有多少人能入得了朕的法眼呢?

今天的恩科春闱,朕对其关注的程度恐怕连武举的一半都比不上的。

等你想通了这些问题之后,再加上朕接下来要说的这几句话,

想必你就能明白朕对于你们这些在内书堂学习的年轻学子们,究竟抱有多么大的期望了。”

说到这里,崇祯停顿了一下,心中念叨了一句,得罪了,梁启超大师,借用您的几句话,想必您是不会怪罪的。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

河出伏流,一泻汪洋。

潜龙腾渊,鳞爪飞扬。

乳虎啸谷,百兽震惶。

鹰隼试翼,风尘翕张。

美哉我大明少年郎。”

无视于周围人惊讶的眼神,他们的目光仿佛在震惊:圣上竟然也有写散文杂记的能力?

崇祯自然不想多做文抄公 的事情,有这几句话已经足够了。

他接着说道:“你们这些学生,在朕心中有着极高的地位。

一旦学业有成,比起那些外界的科举进士更为有用。

时代已经改变,外面广阔的海洋世界才是我们应该关注的地方。

杨嗣昌!”

“微臣在!”杨嗣昌迅速掏出早已准备好的小本子,之前已经将崇祯刚才发表的那段犹如大明少年说般的言论记录下来。

他收笔、合本并回应的动作如行云流水般一气呵成。

“起草一份诏书,转交内阁副署。

从今往后,无论是内书堂还是科学院以及相关各类学府的毕业生,成绩优异者可直接进入吏部筛选,其待遇与二甲进士相当。

除了优等生之外的学生们,都拥有一项特权,那就是他们能够直接跳过县试和乡试这两个环节,去参加位于京城举办的会试。

不仅如此,这些学生还有机会被朕的大明皇家公司以及其他所有内廷附属机构优先录用。

好了,事情大概就是这个样子,先按照这个方案执行吧,如果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发现有什么不合适的地方,到时候再做修改调整也来得及。”

杨嗣昌遵照旨意起身告退,崇祯皇帝则将目光转向仍跪在地上的方以智,开口询问道。

“怎么样?

朕问你,现在你心里是否不再感到彷徨不安了呢?

你的家人们是否还担心你的前程会不正派、黯淡无光呢?”

方以智连忙叩头谢恩道:“学生承蒙陛下龙恩浩荡!”

崇祯皇帝摆了摆手,示意他起身,然后笑着说。

“起来吧,把力气留着,等会儿我们还要一起下地割麦子呢。”

少年人毕竟还是少年人啊!

他们说话往往不会有太多的顾虑。

此时,已然起身并放下心事的少年方以智展颜一笑,开口说道。

“陛下,学生我可绝不是跟您吹牛哦!

这些天来,学生一直跟随徐院长摆弄这些农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