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历史军事>悟性逆天:风流小状元震惊大唐>第26章 写诗作赋一刻钟交卷,又快又短,这能行吗?

第三天的考试内容是“杂文”,相当于命题作文,主要考察诗赋写作水平。

需要作诗一首,作赋一篇。

这是重头戏啊。

唐人以诗词为重,看其文学才华,诗词歌赋上佳者,出将入相皆有可能。

一首律诗,一般为五言,六韵,十二句。

一首律赋,可给定题目或自拟,按韵作赋。

对考生而言,这很难。

尤其是进士科的诗赋,更难。

好多人考到五十岁都考不过。

五十岁能考上,算年轻的。

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可见进士科之艰难也。

但对李千安而言,什么题目都不算难。

简单得刚刚写出题目,内容就能在脑海中搜索出来了。

诗题:“湘灵鼓瑟”。

这是从《楚辞·远游》“使湘灵鼓瑟兮,令海若舞冯夷”一句中得来的。

这个神话故事讲的是,舜帝死后葬于苍梧山,其妃子投湘江自尽,变成湘水女神,日夜鼓瑟,以表达哀思。

题目出的不错,不偏、不怪,九成以上的人应该都会写。

但要想写的好,那就得拿出真本事了。

李千安提笔。

“省试湘灵鼓瑟

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

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

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

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

流水传湘浦,悲风过洞庭。

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整诗一气呵成。

这首诗其实他背得最后两句。

人不见,数青峰。

前世孤独深沉的时候经常说的句子。

很忧伤凄美。

小菜一碟,诗搞定先。

他吃了几块蜜饯,甜甜嘴,换了下心情,才开始作赋。

这次题目自拟。

并不严格要求按给韵写律赋。

那就更简单了。

脑海中一堆诗赋名篇。

《阿房宫赋》《牡丹赋》《梅花赋》《观日赋》《赤壁赋》等等。

都篇幅过长,晦涩难懂,选哪篇好呢?

主打一个抄字,那就抄简单的吧。

打定主意。

对不住啦,诗人们,他还告罪了一句。

谁叫有名的大诗人在后面出生呢,反正都要流传下去的,提早帮着传播了。

“爱莲赋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唐以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短短一百多字,呼吸之间轻松搞定。

欣赏了一下两篇大作,自语道,

“嘿嘿,字越写越好了,完美。”

“老师,我要交卷。”

杨监考刚巡视一圈过来,闻言一个踉跄。

不是吧,今天考的是最难的诗赋。

众多考生都还在审题,思考,冥思苦想,下笔艰难。

这才刚过一刻钟,他就做好了?

这怎么可能!

他拿起答卷,诗、赋都作答了的。

卷面依旧整洁,一手楷书无比漂亮,看上去赏心悦目。

“李…小学士啊,交卷是没问题,但你这速度实在是太快,太夸张了。”

“诗没问题,但赋有些短,字数也太少了吧,要不你再坐坐,趁时间充裕,多写几个字?”

“又快又短,这能行吗?”

咳咳。

这话可不能乱说。

指哪方面?

“意尽矣。多写字便画蛇添足了。文章冗长无力,是为大忌。”

李千安笑道,坚持交卷。

杨监考只得收了答卷。

连续三天,三场都提前交卷,前无古人。

而且这次用时,只有短短一刻钟。

他已经震惊得麻木了。

看李千安就像看一个怪物。

“出去吧,老规矩,自由活动。”

他已经不想再看见这个怪物了。

想当初,他考诗赋时,搜肠刮肚熬到最后一刻才勉强写完,被监考官催促不已,最后勉强中了最后一名。

人比人,气死人啊。

“不过,别乱跑啊,听说今天圣上会亲临贡院巡考。”

他好心提醒了一下。

“学生省得,绝不会给老师添乱。”

李千安应了一声,出了考棚。

先上个厕所放水去。

……

考棚外广场中,主考官办公堂。

堂中坐着一个三十岁不到的青年男子。

身长八尺,天庭饱满,阔脸宽额,双眼有神,胡须卷长浓密。

身着圆领黄袍衫,头戴黑幞头,腰束金腰带。

雄姿英发,眉宇间若含山海,不怒自威。

端的是个美男子。

正是大唐皇帝李世民。

主考官卢承庆正毕恭毕敬站着,给他汇报考场情况。

李世民边听边点头,不时露出微笑。

“卢员外郎辛苦了。朕登基初考,便有上千学子应试,朕心甚慰。务必公正严明,为大唐选贤纳才啊。”

“臣之职责所在,岂敢叫苦。圣上仁心仁德,广开科考,为天下学子大开龙门,为寒门读书郎指出明路,定能选到江山社稷之才。”

卢承庆一脸正气地拍着马屁,李世民甚是受用。

“呵呵。你与那魏大郎都太过严肃,考生见了容易畏惧。多笑笑嘛,师者当亲和待人。”

“圣上说的是,臣尽量。”

卢承庆挤出笑来。

“你还是板着脸吧,笑得怪怪的。”

李世民哈哈一乐。

“走,陪我去转转,朕要看看,可有提前交卷者。”

且说李千安,放水出来,便直奔厨房老地方,美美地吃了一顿。

好心想拿一个芝麻饼给杨监考带过去。

监考老师陪着熬了三天,吃不好睡不好,很辛苦的。

刚出厨房门,迎面便撞见了卢主考和黄袍青年。

黄袍人他不认得,但卢主考昨日见过一面,熟人啊,他张嘴就要打招呼。

“卢主考——”

话音未落,卢承庆便给他使眼色,

“你在此做什么?还不快回去。”

卢承庆急啊,李千安不好好考试,定是中途上厕所,饿了来厨房偷懒。

这要被圣上抓个现行,事情就大了。

“哦,我这就去。”

李千安也觉得不对,

见卢主考对黄袍人毕恭毕敬的,只怕是贡院里比主考更大的官。

先闪为妙。

他忽略过黄袍人,就要小跑回去。

“站住。”

“卢员外郎,还没到饭点吧,厨房这是要开始送饭了吗?”

“还只拿一个饼,这是单独给谁送吃的吗?”

李世民见李千安就是个小少年,以为是厨房送饭的。

“额,这个…他不是…”

卢承庆汗都下来了,不知如何回答才好。

“呵呵,这位考官有礼了,我不是送饭的。我是考生,已经考完交卷了。”

李千安接话道,还笑着跟黄袍人行了一礼。

“什么?你是考生?考完交卷了?”

李世民及卢承庆皆吃了一惊。

“胡说!你年龄不大,吹牛的本事不小!”

“在贡院厨房送个饭,就把自己当考生了?”

“实话说来,本…考官可不追究你责任!”

李世民见他就是个孩子样,刚要说朕便改了口,怕吓着他。

这少年怎么看都不像是考生。

李千安听了,懵!

这黄袍人谁啊?

卢主考都不说话,他叭叭的就喝问他,还要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