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历史军事>悟性逆天:风流小状元震惊大唐>第18章 天香酒肆开张大吉,生意红火

平康坊到光德坊旁边的西市,道路平直,很快就到了。

三人下车步行。

坊门口已经聚集了不少人,等着开市。

“卖花,卖花,新鲜的杏花,山茶花,月季花,二月兰。”

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姑娘提着一个竹花篮,在西市门口叫卖。

“去去去,不要挡着坊门,一会儿要开市了。”

有监市模样的人过来催她离开,态度粗野。

小姑娘胆怯地往旁边躲闪,一不留神,差点撞到走过来的李千安三人。

花篮掉在地上,散落出好几朵花。

“对,对不起,公子。”

她赶紧道歉。

“没事,小妹妹。”

李千安帮她捡起花篮。

小姑娘见他没有生气,心想这是撞到好人了。

道谢过后,又问,

“小郎君,你买花吗?才新鲜采摘的,带着露珠儿呢。”

声音怯怯的。

“不要。”

秦怀安与程二摆手拒绝。

买花嘛,是夫人小娘子爱好的事情,大男人谁会掏钱买花。

他们的国公府里,野花最多,最不值钱。

小姑娘很失望,一大早上了,一朵花都没卖出去。

就要离开。

“等等,花怎么卖?”

李千安问道。

“大朵的一文钱,整枝的二文。”

小姑娘见他问价,瞬间开心起来,眼含期待。

“鲜花我都要了。再打个商量,连花篮一起卖给我吧。”

小姑娘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帅气的小郎君要连花篮都一起买,相比于花,竹编的篮子送人都不要。

“你买花就可以,篮子不值钱,送你。”

她开心得眼睛笑成月牙,颇豪气地送篮子。

“一共十九文。你……可以多给一文凑二十整吗?”

她算了两遍,都只有十九文。

是了,有一朵花被监市人员催促时弄掉了,凑不满二十文了。

小姑娘有些懊恼,为难地开口。

“呵,为什么一定要二十文?”

“阿秀说西市里有美味的豆腐,我想买块豆腐去给阿婆尝尝,她的牙掉光了,吃不下东西。”

好心善的小女孩啊。

“呵呵。给,这里是五十文钱。”

李千安找秦怀安给钱。

他身上倒是有几片金叶子,但给金叶子买下一篮子花,太不合适。

“谢谢小郎君,你真是大好人,阿花感激不尽。”

小女孩收了钱,给他鞠躬感谢。

“阿花小妹妹,你知道去哪里买豆腐吗?”

见小女孩可爱,李千安多问了一句。

“不知道,阿秀说好像在胡人街口,我一会去找。”

“今天豆腐换地方卖了,你要是放心,跟我们走吧,包你买到豆腐。”

李千安好人做到底。

“好呢。那我帮小郎君拿花。”

阿花当真信了,欢笑着主动提起花篮。

秦怀安与程二对视,眼中不解:

千安在搞什么啊,高价买无用的花,还带着人走,这是要拐骗小女孩吗?

西市门开了。

四人进了市场。

他们本就进的东门,直行了三个十字路口右拐,便到了天香酒肆。

阿花见他们去的不是西面的胡人街口,心里有点犯嘀咕,但还是大胆跟着。

她相信好心的小郎君不会骗她。

孙二娘与吕杏儿,荷儿等人早就在忙碌了。

见他们进来,便都欢喜。

“千安,公子,少爷。快坐。”

三个女人笑着招呼。

“咦,怎么还有位拎花篮的小妹妹?”

“二娘,阿花是卖花的,想买豆腐,我怕她找不到地方,便直接领她过来了。”

李千安简单讲了一下。

“我想送两块豆腐给阿花和她阿婆。”

“李少当真好心。”

吕杏儿听了,直接开口夸道,把阿花领去拿豆腐。

“这花儿倒新鲜。送我们的吗?”

孙二娘与荷儿都是爱花之人,见了新鲜的花儿,欢喜的很。

“嘿,这些献花啊先不送你们。二娘,布置布置,把花篮放在大门口。咱们今天开张嘛,装饰下门面。”

“另外,拿纸笔来,我写对联贴在门口,招揽下客人。”

孙二娘一听便明白了,他这是想搞喜庆一点。

这主意倒是新鲜。

彼时新店开业,还不兴剪彩什么的,也不弄什么鲜花在门口,对联更是少见。

千安这都是怎么想到的啊。

荷儿拿来红纸,笔墨。

李千安饱蘸浓墨,一挥而就:

东西盛宴,美酒奇香飘四海;

南北珍馐,佳肴美味达三江。

横批:天下客来

“大哥就是牛。”

秦二与程二竖起大拇指。

两人干不了其他活,跑去贴对联。

忙乎了一会儿,天香酒肆门口,立起了大红花篮,贴上了大红对联。

还有“豆腐”“豆腐脑”“热豆浆”等菜品牌子。

当然,“男人吃了雄赳赳,女人吃了滑嫩嫩”之类的句子还在。

醒目的大字:“优惠三天,一律九折”。

煞是显眼。

立马就有很多闲散的客商过来看热闹了。

鲜花竹篮,大红门联夺人眼球。

“让一让,让一让。”

“各位,买豆腐,吃豆腐的,往店里请。以后,豆腐西施在天香酒肆独家售卖。”

老牛头领着一大堆人,蜂拥而至。

他在胡人街口老煎饼摊那立了个牌字,

“若问豆腐何处有,市东天香酒肆头。”

吆喝了一大批豆腐迷过来。

秦怀安与程二帮忙招呼客人进店,维持秩序。

“那不是国公府的公子爷嘛,居然当起了酒肆小二招呼客人?”

“天啊,豆腐西施来头那么大,国公府的人?”

“快进去吧,一会儿抢不到豆腐了。”

“这下方便了,小摊旁吃豆腐喝不了酒。在酒肆里,我要吃饱喝够。”

食客们纷纷攘攘,进店不绝。

孙二娘,吕杏儿,荷儿,老牛头等人齐上阵,卖豆腐,煎豆腐,烤肉,打酒。

除了厨房里做菜煮饭的厨师,其他都忙得不亦乐乎。

连阿花小姑娘都临时帮起了忙,帮着荷儿端菜送酒什么的。

最畅销的当然还是孙二娘的豆腐处。

食客排起了长龙。

“别挤啊,再挤豆浆要漏出来了。”

“大哥,你往前一点,压着奴家豆腐了。”

“掌柜的,我要吃嫩豆腐。”

李千安听到这些,暗笑。

还好,此时的大唐人好纯洁。

相信过不了多久,豆腐二字定会多出其它美好的含义。

嘿嘿。

不差钱的食客,则留在了店里。

除了即食豆腐,还点了煎饼,烤肉,汤菜。

高端的食客,还要了几壶酒,恣意吃喝。

所以,打酒的荷儿也很忙。

酒肆里的酒,大都是浑浊的米酒。

清酒与葡萄酒则要贵一些。

看来,得把高度白酒抽时间弄出来。

趁现在是独家生意,最是好赚钱、利润高的时候。

大家忙碌了好一阵,客人才渐渐少下来,得以喘口气。

每个人虽然累,但脸上都是开心的笑。

吕杏儿更是笑出了一朵花。

她开酒肆这么多年,从未出现过这种盛况。

没想到孙二娘与李千安来一接手,就生意火爆。

虽然现在酒肆不是她的了,但她也可以算二把手。

一双美目时不时偷瞄向那个俊朗的少年,当他对她点头一笑时,她就觉得有使不完的劲。

“千安,给。”

孙二娘偷空过来,塞给他一杯豆浆。

“二娘,你歇一歇吧,别那么累。钱一天又赚不完。”

“我不累啊,这可是我做梦都想的场景。开家小店赚钱,现在大店赚大钱。”

孙二娘的笑容就没停过。

“一会我下厨,炖只老母鸡给你补一补。

我听荷儿说,你昨晚跟二少去了平康坊。”

“噗”

李千安一口豆浆差点喷了出来。

这话,拐弯有点急。

荷儿这丫头,嘴巴不严啊,这事都跟孙二娘讲了。

“二娘,不是你想的那样,我不用补的。”

言不由衷,老脸居然红了。

“姐过来人,瞧你,有啥瞒我的。”

“你长大了,姐又不是不知道。”

李千安:……

“哟,李少,你们大白天说这么多悄悄话,留着晚上说吧。”

“阿花小姑娘要回去了,想跟你说声,又不敢过来。”

吕杏儿过来笑着打断二人。

“嘿,聊正事呢,倒是忘记这一茬了。把阿花都当临时工啦。”

李千安赶紧叫阿花过来。

“小妹妹,我算点工钱给你。”

阿花哪里肯要,都送给她两大块豆腐了,卖花钱也给的多。

“李少,店里缺人,阿花手脚勤快,不如把她留下。二娘掌柜,你们看如何?”

李千安正有此意。

吕杏儿这点眼力见还真不错,他赞许地看了她一眼。

“我没意见,听千安的。店里是还缺人,回头我们多物色几个实靠的。”

孙二娘也觉得这个主意好。

她与阿花闲聊过,知道她家里穷,父母双亡,跟阿婆相依为命生活,小小年纪就要赚钱养家。勤快机灵,讨人喜欢。

照今天这种势头,生意会愈来愈好,增加人是必须的。

“呵呵,那留下吧。阿花你愿意吗?”

“愿意,愿意。谢谢郎君,谢谢娘子。”

阿花早激动得要哭了。

她心里觉得酒肆里的几人,小郎君,小娘子们都是活菩萨。

陆续客来客往。

下午饭点时,又是一大波汹涌的客人。

有好多还是上午的回头客。

大家各司其职,又是一番忙碌。

孙二娘笑得合不拢嘴,收钱收的手抽筋。

很快,日落打烊。

“千安,你晚上回去住吗?还是要跟二少他们去读书?还是……?”

孙二娘问。

“回小院。”

“啊?好!那我去装鸡汤,顺便打点酒回去。”

孙二娘一愣,忍不住高兴起来,满心欢喜。

她还以为他还要去平康坊呢。

毕竟那些事食髓知味,千安现在又不差钱。

大唐多金少年,最爱流连青楼。

难得千安还想跟她回去。

阿花取了豆腐,高高兴兴回去照顾她阿婆去了。

秦怀安与程二打包了酒菜,带着荷儿回府。

吕杏儿留守酒肆。

开张头一天,天香酒肆开张大吉,开门红火。

这日子,有盼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