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历史军事>三国大逃杀>第371章 父子夜谈

昏暗的油灯下,父子两个面对而坐。

黄亭看着这个面容大变,若是不仔细分辨,不听声音,不看感官,和那河边常年日晒风吹的打鱼人,已经没啥的大儿子,一时间都不知道到底说点什么好。

反倒是两世为人的黄亭更为乐观和豁达:“爹呀,男的嘛,稍微看起来老一点没事儿,你也用不着那么纠结吧?”

“哎我以前真没看出来,你还是个颜....哎不是,看把你紧张的,难道害怕你儿子找不到对象吗?”

黄权瞪了他一眼,就凭带回来那几种作物,早晚家门槛都能让人给踏破了。对喽,这破儿子从八九岁开始,就是这样没心没肺的样子,真的是熟悉的味道。

黄亭看着他老爹,摆了个投降的手势,这才继续笑嘻嘻道。

“爹啊,我大致知道你在想些啥,肯定是任务之后的事儿,我们没有人知道会怎样,不管能不能留下,都不影响咱们父子的感情不是么?”

这也是黄权最纠结的地方了,作为己方唯一一对,穿越者和老爹两人,同时身兼重任的组合,刘备当然将所有的一切都告诉了他。

所以黄权清楚,所有的穿越者们,身怀共同的任务。

“八王之乱”不会发生了,老刘家的皇帝,拿捏诸侯王的本事,都是刻在基因里的。

刘备儿子不多,没有这个隐患,就算以后刘禅儿子多,还有诸葛亮等人能看着,即使到再后边一代,还有姜维这等贤才等着呢。

据说诸葛亮家的儿子诸葛瞻,也是个早慧的苗子,有这么多资质好的在候着,两三代内的臣子们,都是不用担心的。

至于那剩下的“五胡乱华”,也不是问题。

就现在这将军能力,骑兵战力,新式军械,强弩火炮,黄权实在是想不到,得出什么样的昏君,把中原败坏成啥样,才能和原时空中那样,让关外异族,再度有机可图。

况且那天襄阳众人看到的场面,据说异常严重和可怕,一贯冷静的主公都差点当场掀了桌子。

平日里笑呵呵的糜竺简雍等人,都脸色黑黑的持续了好几天时间。

都说前车之鉴,现在大家都清楚的看到了,不把你鲜卑匈奴人打个半死,那是绝对不会停手的。

所以等到完成了任务,穿越者们会怎么样呢?不单是黄权,其他刘备军的高层们,心中同样有这个好奇。

黄权想了想:“陈都督也不知道?”

黄亭笑道:“爹呀,咱们所有人都是一样的,不过我有和陈慎私底下讨论过。”

“他比较倾向于完成任务后给自选,愿意留下的留下,不愿意的就回去。”

“所以不会发生诸如抹除记忆之类的事情的,这点你可以放心啦。”

这也是黄权最为担心的,既然你们是灵魂穿越而来,那完成了任务后,是不是灵魂再穿越走?

如果是这样的话,别人怎么样他黄权并不关心也没兴趣,自己家的儿子岂不是会变成个八九岁的成年版幼童?

毕竟当年黄亭就是在这个年纪穿越而来的,真要变成这个样子,那肯定是不能接受的。

黄亭继续说道:“所以老爹你不用担心这个,只要规则能让人留下来,我肯定会选择留下的。”

“所有在这边有家庭的,武大林正吴林等人,应该也是同样的选择,只有陈慎夫妻,郑桥夫妻,不知道他们究竟怎么想。”

“陈慎光棍一个,只剩下两个没血缘关系的外甥,而且这两外甥,据说陆逊请了最好的大儒和武师,对这两个孩子比对他自己儿子还上心,所以不需要担心。”

“黄悦姐姐黄月英,是军师的妻子,娘家是黄家,他们两个怎么想,我倒还真没问。”

“郑桥的家族不谈也罢,听说他当年为了寻找朱婉莹,四处漂泊开销巨大,家族又不给他帮助,全靠他自己。”

“他现在算是功成名就了,据说前不久他家族里派人来,又想再贴上来凑凑关系,呵,哪来那么容易的事儿?”

“朱婉莹同样女光棍,过。”

“他们四个人,又没有孩子,才是最有可能完成任务后会想着回去后世的,毕竟没有什么羁绊在这儿。”

黄权哼了一声:“陈都督他们早你那么多时间,也多辛苦那么些年,他们回去享享福,那才是正常的。”

“你们几个后来的,给他看好这世道,顺便好好帮助诸葛军师等人,辅佐好主公和世子,才是理所应当。”

黄亭一脑子黑线,爹你这胳膊肘外拐的有点厉害,他陈慎又不是你私生子,真没必要这样。

黄权吐槽了一番,这才心里好受些。

“后世真的比当世要舒服很多?”

黄亭的眼中露出了悠远的神色:“爹呀,只能说各有千秋吧,综合来说肯定是后世更好,前提是你要有个类似于世家的出身。”

黄权好奇道:“你以前有次说漏嘴,说世家会灭亡,我后来追问,也不了了之,现在能说了吧?”

黄亭想了想:“这事儿陈慎他们在主公登基前,到时候应该还有个会,详细说明此事。”

“后世普遍认为,世家大族的消亡,有一定的历史趋势,但也有人认为,只是单纯的运气差了,当时大部分的世家们,云集在长安最后遇到了黄巢和朱温两个,导致近乎被一锅端走。”

“但也有不少的世家改头换面继续存在了下来,比如孔家就是最典型的,关于世家的问题,具体的原因,我也说不太好,前世我不是学这个的。”

“至于爹你问过的舒服不舒服,那儿子只能说,不管什么年代,投胎都是技术活。”

“有的人出生在罗马,有的人出身就是牛马,真实无比…”

黄权微微皱眉:“罗马,我似乎有听说,是大秦国对吧?西域的?”

黄亭内心说了句卧槽,虽然很多人认为,大秦国,也就是罗马,当时正处于内乱期,应该和汉末这会没有什么交集。

但看来还是有西域的客商,不远万里顺着丝绸之路来到这中原的。

不得不说,在这个年代,靠着两条腿走完这段路,黄亭只能说实在是太强了,这其中的困难程度,简直难以想象。

(唐玄奘点了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