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历史军事>三国大逃杀>第369章 劝降

郭淮邓艾两人,忙着收拢残军,场面正混乱着呢,赵云张飞已经带着骑兵大军赶到。

在这样的情况下,张飞和赵云,当然不会客气和有丝毫的心慈手软。

只见两人就如虎入羊群一般,二马当先,冲入敌阵,双枪并举,所过之处,曹兵纷纷倒地。

赵云张飞身后的汉军骑士们,同样士气大振,跟着他俩便一起冲杀而来,一阵冲突,把失去了主将的曹军,杀得丢盔卸甲,狼狈逃窜。

张飞眼见靠的近了,手持蛇矛,再次挑飞一个曹军士卒,高声开口,声若如雷。

“对面的将军何在?此时不降,更待何时?”

郭淮邓艾对视一眼,到了这个节点,还有的选吗?

郭淮上前拱手道:“张将军,麻烦让手下停手吧,另外还请协助收降。”

邓艾也拱手道:“两位将军,此地的士兵,大多都是河北籍,前不久刚强制新募而来,还请不要奴役他们去攻打邺城。”

曹操这边强征士卒是个什么情况,在场众人心中都有数,再加上是现在这个背景之下的强征,就更不用说了。

张飞没有计较邓艾的无礼,反而在内心有点看好这个敢在这个节点上,还帮士卒说话的年轻将军,他点头道。

“有火炮在,攻城不需要用人命去填了。”

“你们两人这边收拢溃军之后,自去后军处,徐晃于禁都在那边,记得管好你们的士卒,不得生事,否则军法处置。”

“等平定了邺城,自放他们各自归家。”

郭淮和邓艾皆拱手:“那就多谢张将军了。”

赵云道:“曹真那边还剩下多少兵马,距此多少路程?”

郭淮指着身后:“总共五万人,其中有一半是新招募之兵,我们带出来一万八千,剩余还有三万多一点。”

“这个方向大约六七十里的样子,便是曹真的中军大帐。”

赵云看着张飞:“翼德,这可是最后的虎豹骑精锐了,刀对刀枪对枪,干他一场如何?”

张飞笑道:“好,一言为定。”

邓艾略有好奇:“两位将军,我看你们此处的骑兵,也就五六千人,冲三万多的军营,是否不妥?营内还有四千多虎豹骑主力在的。”

赵云指着后边驽马驮着的负载:“长安城外的重骑兵你可见过?这是再次升级装备后的版本。”

“陈都督说了,这是加强版本的精甲铁浮屠。”

此等战马连环冲击之下,当世无人能挡。

长安外的那场大战,赵云的重骑兵给人的印象可太深了,从没有人想过,连环甲马冲起来的实际效果会如此炸裂。

邓艾记得,当初那会似乎只有区区几百骑,而再看向此刻赵云身后的数量……他只能在内心默默的给曹真上了一炷香。

此时,后方陆逊也带人前来,既然曹军有人收拢降兵,那他便自告奋勇,随着张赵二人,前往破敌。

张飞赵云两人带着本部骑兵来到曹真大营外二里地,扎营下寨。

陆逊看着对面的营盘,斟酌了一番还是开口道:“两位将军,我知道你们杀敌心切,但还是听我一言。”

“不妨先让人去劝降看看,对面毕竟也是三万汉儿,等到明天赵将军这边具甲上马,栓起铁链,全军冲锋,一波就会死上几千人,这些人家中,也都是有父母孩子的。”

“前几年和曹操势力胶着的时候如此,就是对自家士卒的不负责,但现在已经稳操胜券了,咱们还是能给主公多留下点劳动力,便多留下点人来吧。”

赵云点点头:“伯言说的对,我等战将还是冲动了,且去问问也好,不过此人既然是曹军宗亲,未必愿意投降。”

张飞沉默片刻,点头道:“好,沐道常说你智勇双全,今日果然如此,不知你愿不愿意亲自为使,说服他曹真来降?”

陆逊点头:“我愿意一试。”

此时曹真正坐在营内,一言不发。

曹休当场身亡,郭淮和邓艾都投降了,时局烂到这个境地,还有的打吗?

虽然身边还有三万人,但有一半是新兵蛋子,剩下的也并没什么战意。

当兵是为了吃一口粮食,而不是为了送死的,面对打不赢的对手,几乎是送死的局面,无论将军说什么,用什么做奖励,都提不起士气来。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这需要在勇夫能活着回来的情况下,面对冒着蓝光的马克沁,赏赐什么都没人愿意去。

此时亲卫来报:“将军,对面派人来劝降,是参军陆逊。”

曹真苦笑一声,他这时候才发现,要是搁一两年前遇到这种情况,他必然会勃然大怒。

而此刻的他,竟然并没有多愤怒,他知道,这大概就是哀莫大于心死,默默的叹了口气。

“让他回去,罢了,让他进来吧。”

陆逊走进大营,打量了曹真一眼,便拱了拱手,开口道。

“曹将军,大家都是聪明人,你知道我来为何,你可以开条件。”

“我先说说我们这边的意思,大家彼此间都是汉儿,在没分出胜负的情况下,打生打死都说得过去,但到了眼下这个局面,还是给河北的诸多父老乡亲们,留下他们的家人吧。”

“若是将军愿降,我家将军一力承诺,除了曹丕以外,其余曹家夏侯家的子嗣后代,全部可以得到该有的礼遇。”

曹真沉默半晌,张飞愿意给出这个条件,属实是很有诚意了。

就眼下的情况,打起来必输,有火炮的存在,邺城也不可能守得住。

思索再三,曹真才抬起头,盯着陆逊:“你家将军说话可作数?”

陆逊道:“张将军作为主公的义兄弟,还是未来的车骑将军,自然是说话算数的。”

曹真起身道:“你且回去,我亲自邺城诉说此事,子恒他信任我,我就要对他负责,这是很简单的道理。”

“你们不愿意放过他,有你们的原因,但自从先王到他曹丕,他们父子两个,没有亏欠我半分,我身为曹家人,还请理解。”

陆逊点头拱手:“理解,那便静候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