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历史军事>三国大逃杀>第349章 演技

听闻刘协居然有点心动,曹操嘴角露出一丝笑容,他想了想,开口道。

“加大力度,再给他加一把火上去!仲德,再让华歆去,他刘协心里,不是一直记挂着汉室的江山吗?”

“让华歆告诉他,刘备的嫡长子刘禅,蠢笨无比,完全不似人君,经学根本学不会,斗蛐蛐的本事一日千里。”

“此等人物,岂能为君?刘备老头子一个,没多少好活了,百年之后还政于他刘协,才是对汉室最好的结果。”

“记得,用大义,用汉统,他刘协最看中这个,也最在意这个。”

程昱点头去了,临走之时,留下一本新刊印的《三国演义》。

“魏王若是精神尚可,可以看看这本东西,或许你能得到点不一样的答案。”

邺城,行宫内。

确保谈话不会被有心之人听到,曹皇后这才问起对面的皇帝。

“陛下,前几日那华歆前来试探你是否还有雄心壮志,你装出一副犹豫的样子,可是真的?”

刘协笑道:“当然是假的,雄心壮志有用的话,朕现在就不是这个境地了。”

“听闻整个黄河以南,都入了皇叔的手中。”

“他曹贼到了这个地步,已然山穷水尽,除了把朕送给皇叔,给他造成点麻烦,还能做什么呢?”

“所以朕更要作出担忧汉室传承的样子,如此一来,说不得过上几日,他又要派那华歆前来。”

“到了那个时候,再装模作样的纠结一番,你我二人,说不定就能脱离此樊笼也。”

“至于到了许昌,我定要求皇叔,让我去海上看看,听闻海天一色无边无际,实在是太羡慕了。”

曹皇后好奇道:“若是皇叔真的愿意还政于陛下,陛下可有信心吗?”

刘协摇了摇头:“皇叔何等人?那是三兴大汉的最大功臣,我只求能安稳的渡过余生就可,其余的不做他想。”

“即便皇叔真有此心,我也会劝他放弃了,九五之尊就该有才有德者为之。”

两日后,华歆再次登门,见到依旧“犹豫不决”的皇帝,他再三劝说。

“陛下哟,你可是光武皇帝的嫡系血脉,若是让那刘备传了帝位下去,来日去见了先帝,可无法交代呢。”

“况且他刘备确实算是能人,但他儿子可不是啊。”

眼见刘协有“动心的”迹象,华歆决定,再上一把大的。

他凑近道:“陛下,他刘备的儿子,望着不似人君之像,但陛下的儿子,那可是人中龙凤,如此一比,岂不是驽马比麒麟?寒鸦配鸾凤?”

“还请陛下为了汉统,为了孩子,三思呐!”

刘协眼神一亮,连连点头。

内心想着的却是,朕的儿子人中龙凤?找大儒学经文你们都派人在一边看的死死的,就怕教了点不该教的东西,这算哪门子的人中龙凤?

经过华歆的再三劝说,刘协这才“勉强”答应。

“既然如此,爱卿去安排就是,需要带上的印鉴等物,需得一个不落,你明白吧?”

华歆大喜过望:“陛下放心就是。”

......

东海近海,某座不知名的荒岛上,看着徐晃再次用船头炮对准远处的小山,微微调整之后点火击炮一气呵成。

火光炸裂之中,一枚炮弹迅速飞出,将远处的山石打的四处碎裂,船上的士卒们顿时高声叫好。

太史慈面色复杂,你这刚上船才多久啊,克服了晕船不说,还有这一手如此精准的炮术,是认真的吗?

还是说用斧子的武将,天生就炮术好?这是哪门子的道理,他不明白。

太史慈原来以为,擅长用弓的将军,在操炮上来说,多少能有点优势,结果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

徐晃哈哈大笑:“子义呐,我和你说,这个东西,可是靠天赋的。”

一边的张合也是面露羡慕之色,相比起徐晃,他的炮术就不怎么样,和太史慈在伯仲之间,运气好会擦边,运气不好就是描边。

太史慈也不多计较这个:“年后就要开拔了,到时候可是对战于禁的青州海师,你们确定要随船吗?不会觉得尴尬?”

徐晃并不在意:“我对魏王,自问问心无愧,该做的能做的都做的够多了,火药这东西在那会出现,就是他曹家的命数如此。再说现在既已降汉,自当作为汉将出力。”

张合的想法也差不多,他本来就是袁绍那边的跳槽降将,对于这个就更不在乎了。

太史慈知道他们想急着多捞点军功,毕竟打完曹操以后,还有没有得仗打,就不好说了。

不过前几日陈都督回来之后的扬州廷议,说是主公准备重开西域,这个消息还是让众多武将,心中大喜。

......

长江上游,硕大的官船内,刘备和诸葛亮面对而坐,一边还有坐立不安的吴林。

其他的穿越者们都去忙了,陈慎回建业了,林正随着赵云出去清扫豫州了,郑桥还在襄阳处理后续,朱婉莹和黄悦两人许久不见,带着仆从结伴旅游去了。

他刚想顺水回成都回家找老婆,结果被主公给叫了来随行。

吴林同学内心是崩溃的,你刘备和诸葛亮四处巡视,要拉着我作甚?

刘备看着窗外东去的江水,完全不在意舱内还有个电灯泡,感叹了一句。

“孔明,你认为一位明主,能保华夏子民多少年?”

诸葛亮同样对吴林视而不见,少见的摇了摇头:“亮不知,但相比起一位圣君,完备且能延续下去的制度,应该才是最能起到约束力的标准。”

刘备本来觉得,能再兴大汉,来日到了地下,也足够和高祖,孝武,光武三个祖宗汇报功绩了,但看了五胡乱华之后,他觉得,还不够。

有什么是能在有生之年,能再为汉民多做一点的东西吗?

天灾之类的无法避免,但外族入侵太可恶了,刘备感觉,他从没有如此痛恨过关外的鲜卑匈奴人。

在看完光幕的那天晚上,刘备辗转反侧,他下定了决心,若是真有不可为的那一天,汉统可以断绝,但华夏子民永远不能再受此等折磨。

刘备看着吴林:“你小子就没有什么想要说的?”

吴林挠挠头:“主公,军师,用我们后世人的话来说,一代人做好一代人的事就行了,要相信后辈们的能力。”

“主公和军师包括咱们这些人,能做的就是给季汉最好的打好基础,让他能拥有足够应对意外或者天灾的能力,其余的事情,后世是明君还是昏君,那就只能看天意了。”

(迟了,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