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历史军事>三国大逃杀>第340章 襄阳大会③外交与人心

在诸葛亮看来,刘备如此信任他,将一切都托付给了他,但他没能完成刘备留下的任务,辜负了主公临终的托付。

五次北伐,功败垂成,之后整个国家一蹶不振,并最后导致国除,几乎是一事无成。

在这等情况下,后世之人还如此的重视,称他为千古贤相,以诸葛亮的为人和心性,怎么能让他不觉得惭愧呢?

陈慎笑道:“军师,你或许觉得,没有完成主公最后的托付,没能做到三兴汉室,所以心有所愧。”

“但我们却不这样看,对后世而言,白帝城的托孤,就是君王和臣子之间,最极致的信任与浪漫。”

“惟贤惟德,能服于人!”

陈慎的话掷地有声,虽然没有多少气势,但场内众文武,在这个时候竟然都觉得。学的一身本事,若是遇到如此主君,当真是死而无憾。

庞统鲁肃等人,更是眼神明亮,作为臣子最怕什么?

一怕功高震主,二怕卸磨杀驴,三怕壮志难酬,四怕官场倾轧,最后则是担心身后是否能有个好名声。

有百分百信任的老皇帝,有百分百听话的小皇帝,光是这两点,就是大部分有能力的文臣梦寐以求的。

刘备叹了口气:“沐道,我还想知道,若是没有夷陵之败,没有荆州之失,咱们,有机会吗?”

陈慎对着关羽拱了拱手:“关将军,待会或有得罪,还请见谅。”

关羽少见的拱手回礼,点头开口:“荆州之失,作为此间的统帅,我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沐道但说无妨。”

关羽心里也很不好受,因为他这儿是一切的源头,北伐曹仁没错,水淹七军更是应当,但他太小看右边的邻居了,这是致命的错。

陈慎开口道:“诸位,关于荆州之败,大家私底下,应该都商讨过不少次了。大致来说,江东赢了一时输了一世,赢了战术输了战略,这是两个输家的战争,没有赢家,赢家只有曹魏。”

“自此之后,无论是东吴还是蜀汉,都丧失了继续更进一步的机会。”

“战略上的事儿,今日就不讨论了,我从人心和外交上,谈谈部分后世之人的见解。”

“咱们先说人心,人心就是势力的凝聚力,简单点说就是驭下。在这方面上,恕我直言,关将军的确实有待提高。”

“至少在出征以前,都和后边两位翻脸了,还撂下了狠话,那就不该把这两地,继续交给他们。”

“关将军觉得自己镇得住场子,他们不敢有二心,而人心恰恰是复杂的。糜芳投吴,能得到在蜀汉更好的待遇吗?显然是不可能的,那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后世的学者们,认为更多的是一种心理上的障碍,从而导致他的内心需求始终不平衡,进而对于整个势力的忠诚越来越低。”

“现在我们都知道,糜芳,眼高手低庸人一个,不是他妹妹和他哥哥,他就是纯纯的废物。”

说到这儿,陈慎对着糜竺开口道:“子仲先生,此处言直口快,若有怠慢之处还请见谅。”

糜竺苦笑着拱手回应:“陈都督说的都是事实,废物一词,感觉还是抬举他了,但说无妨。”

陈慎继续说道:“虽然他是个无能之辈,但并不妨碍他私底下认为,他自小熟读兵书,胸有韬略,完全有能力带兵打仗。”

“毕竟当初徐州那个地儿,能带兵的都是什么曹豹之类的人,也确实是和他糜芳,差不多一丘之貉。”

“说不定他私底下,在和别人吹嘘的时候,说什么五千打五千的情况下,能当面干翻霍去病,要知道这样的人,那可是大有人在。”

“主公将他放在安稳的荆州,关将军让他守着最坚固的江陵,我们都知道这是一种偏爱,这是无风险捞功勋的最好方式。”

“但这在他看来,是你们所有人,都是看不起他。后边这个新来张南能带兵,那个新来的冯习也能带兵,那我凭什么要守城?”

“差不多就是如此的心态,外加东吴这边不断的渗透,最终导致了不可挽回的结果。”

郑桥补充道:“沐道说的不错,东吴这边的吕蒙等人,对于公安江陵后方的守将,士仁糜芳两人的渗透和接触,次数绝对不可能少了的,这点大家心知肚明。”

“只能说关将军对他们两个,始终报以信任,最终是喂了狗。”

众人都是沉默,这是很明显的,吕蒙什么角色,能一次开口,刚刚接触就让人国舅爷背主?不可能的,就算是士仁,他也是刘备的元从,真正的幽州北方人。

这种人不会随意背主,但一旦起了这种心思,要么是别人给的太多,要么就是受了委屈,就和后世跳槽的理由一般,差不多的心态。

如此一来,主将在前方浴血奋战,后方却早早的被敌人渗透成了筛子,各种探子上门谈判和招降,当真是挺悲哀的。

虽然陈慎和郑桥都没明着说,但关羽还是听明白了,而且他这段时间何止想了数次,也早就想明白了,最大缺点弥补完毕。

二爷点了点头,拱手道:“受教了。”

陈慎继续说道:“说完了人心,然后来说说外交,也就是对邻居的态度。”

“在确定对邻居的态度前,咱们先要知道,这邻居是个什么样的人。”

“是个胸无大志安于现状的,比如刘表,刘璋就是最好的例子,对于此类安逸的盟友,平日里好好说话,节日里人情往来几次,他这边就不会有任何问题。等到有实力的时候,二话不说直接打翻了就是。”

“至于另一种,表面上看着是盟友,实际上一有好处,他就想着来分上一杯羹的,那就要小心再小心。很不幸,他孙权就是这一类的。”

“后世一直认为,从主公到军师,都对江东给了太大的纵容,你们心里把孙权当盟友,可他心里却不是这样想。”

“虽然确实是无奈的,也的确是时局所迫,但在湘水划界事件发生之后,你们就该有警惕心才是。”

“然而可惜的是,除了看着有用,其实并没起到作用的烽火台,其他防范东吴的措施,根本就完全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