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历史军事>三国大逃杀>第318章 诸葛亮的烦恼

一身商人打扮的徐晃亲卫,被带到帐内,他对着关羽拱手。

“见过关将军。”

关羽笑道:“我与你家将军,乃是多年的旧识了,无需多礼。公明让你前来,可有什么要说的?”

亲卫道:“将军请问,夏侯惇之事可为真?另外,将军家眷都在城内,还请关将军给个消息,你们若是攻城,怕是将军一家老小都不保。”

关羽想了想,手书一封,交给这亲卫。

“夏侯惇的事儿是真的,首级明天会送来,到时候我再交给他,你回去之后,让公明派人带着此书去找荀攸,可保他家眷安全。”

亲卫一脸震惊:“你们竟然已经买通了尚书令?”

徐庶笑道:“买通这话儿也太难听了些,他荀公达是聪明人,你将手书送入,他知道夏侯惇已死,自然清楚该怎么做。”

“荀彧在荆州扬州这些年,可没少给他写信,虽然我们不会偷看内容,但多少还是能从荀彧的态度上,猜到点什么。”

“放心按着关将军的吩咐去做便是,保管你家将军的一家老小,安然无恙。”

亲卫拱手退下后,带着关羽的信回到徐晃处,拆阅后徐晃长叹一声。

“他们能如此精准的截杀夏侯惇,必然是有非同一般未知观察力,说不定许昌城内,此时的情形他们也一清二楚,大势已去了。”

来到营外,对着北方拱手并磕了三个头。

“魏王,不是我不忠,乃是时局至此,阴差阳错之下,曹休等人又不信任,处处为难,实在非人力所能挽回。”

“待到河北失陷后,我会尽量保下几支曹家血脉,这是属下唯一能做的了。”

……

亲卫带着关羽的手书,在天黑前潜入许昌,并小心的摸到了荀家。

荀攸凑着油灯,来回反复的看完后,将信件付之一炬。

“曹仁已死,夏侯惇也死了,徐晃被逼反,张辽那边也只剩下孤军奋战。”

“剩下曹休等人是这副德行,魏王呐,你怕是也没想到时局会烂的如此之快吧?”

“眼下的情形,当真是兵败如山倒了,比起当年的袁本初,或许都不遑多让。”

“颍川荀氏这二十年来,也已经尽力了,天意如此,已经结束了。”

荀攸让家人第二天早上,乖乖的躲在地窖里,然后他也不去上班了。

派出两个仆从,去往徐晃家中,通知此事并告知他们尽量闭门不出后,便静等对面的动作。

关羽既然能自信的攻城,那就说明根本不怕床子弩,这种情况下,谁愿意去谁去吧,连夏侯惇都死了,还守啥呀?

现在的荀攸心里想的是,该摆烂摆烂,完了赶紧去建业找小叔子,不对,小叔叔。

翌日一早,关羽让盾车开路,顶着对面稀稀拉拉的床子弩,将十几架火炮,推到了许昌城外两百米的位置。

然后就没然后了,按部就班的塞入炮弹,点火发射。

随着巨大的轰鸣声,炮口喷射出耀眼的火光和浓烟,许昌的城墙在一炷香的时间内,迅速垮塌。

整个效率高的让人发指,城墙上的侍卫看到关羽盾车进入射程后,着急的让人赶紧去通知还在府内休息的曹休。

曹休得到消息,在家穿好铠甲刚到城墙附近,就听到城门远处一阵让人心悸的炮声。

他赶紧带着亲卫来到附近躲避,半晌功夫后,他就眼睁睁的看着,这座中原坚城,己方十几年时间实质上都城的城墙,就如此轻易的塌了下来。

亲卫赶紧拖着他,转头就跑。

“将军,赶紧收拢城内的各军,通知郭淮等人,自北门撤退吧,需要把此事,赶紧告知魏王才是。”

此时徐晃带着本部将士,远远的看着关羽又拿出了一种没见过的武器,在盏茶的功夫内,就轰破了许昌的城墙,他内心最后的坚持也消失不见。

周亮带人入城,曹休郭淮等人,带着没有半点战心的士卒,全部自北门仓惶而逃。

在火炮的面前,没有任何人能生出半点对抗的心思。

至于回到河北会受罚,曹休根本管不了那么多,至于夏侯惇来了会怎么样,他也管不了那么多,他现在满脑子想的就是,要把这个消息赶紧回去,告知魏王。

那东西一看就是铁的,铁的肯定不容易渡河,眼下只有全面封锁黄河,以待来日了。

许昌太守府。

除了有些许的百姓被波及外,几乎没有什么太大的伤亡。

关羽将个封的好好的盒子交给徐晃。

“是送去邺城,还是就地葬了?”

徐晃哭笑不得:“我和他也没什么太好的关系,还是就地葬了吧,他应该还挺喜欢许昌附近的,文远那边怎么说?”

关羽道:“荀攸不愿意继续待在这,他说要休息,我让徐庶调蒋琬前来,周亮守着,我和你一起去寿春。”

“文远那边,不聊一次他估计不会放心,咱们两个一起去便是。”

徐晃随着关羽入城,将本部曹军全部交接,回到屋内,看到一家老小都安然无恙,这才放下心来。

徐庶将大部分的事情写进公文,找了个骑士,让他重新走陈慎过来的那条山道,再回关中,迅速去告知刘备此事。

许昌攻破后,守在陕县的曹真便成了孤军,他只要脑子正常,不出意外会立刻撤走。

……

长安,诸葛亮府邸。

打下长安后,诸葛亮便让人去成都,把老婆孩子们,都接了过来。

让未来的大汉丞相都点头疼的事儿发生了,由于姜维经常上门求教,因此他的家人们,对于这个开山大弟子也是很是熟悉。

可这几天诸葛亮忽然发现一件事,他总觉得自己十五岁的女儿,看十六岁的姜维的眼神,有那么点不对劲,而且两人之间,总有点狡黠的小眼神和笑容。

因为黄悦和朱婉莹的关系,这个时空的黄月英,很早就知道了过早结婚对女孩子身体上的危害。

她在荆州的时候,就翻了可以查到的大部分记录,十五六岁产子,发生难产等问题的概率,简直触目惊心。

刘备入蜀后,曾经在小范围内想要推行延迟的政策,但阻力非常之大,最后不了了之。

推广出去暂时还做不到,但自家女儿肯定是不会让她十八岁前就成婚的,这是黄月英和诸葛亮两人早就商量好的。

随着姜维多次的上门,于是发生了诸葛亮头疼不已的剧情。

我收你当徒弟,你居然想做我女婿?

(这个可不可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