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平二十四年

  陈画屏退位, 成为太上皇。

  她前些年积劳成疾,即便是好好养着,但是身子骨也弱了。

  妻妻二人看着念儿越来越大, 干脆一商量,决定将这江山给了念儿。

  同年, 都督元池也“告老还乡”, 成为大陈有史以来, 第一个善始善终的监察院都督。

  这是众人知道的。

  但是念儿拿着书信, 看着两位母亲不远千里给自己送来的书信。

  又拿起来里面夹的已经干了的琼花。

  一时间忍不住心生羡慕。

  她和她的皇后一年才能见一次面,但是母后母皇日子却是如胶似漆。

  简直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不过皇后有自己的事情要做,念儿即便是羡慕两位母亲, 也没有半分想要将皇后拉回京中的心思。

  她希望她的皇后可以在边关,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若是喜欢一个人, 应该天高任鸟飞, 而不是将其困于囚笼

  即便是金丝笼也不行

  陈念摇摇头

  然后认命般的拿起了奏折。

  元池一开始是打算和陈画屏去杭州的,林家姑娘在哪里兴办女学, 如今已经有了规模。

  一批批学子送往朝堂,兴女一事,林曲二人当真是呕心沥血的去做,半分也没有辜负。

  元池想去看看女子学堂, 想去看看究竟做成了什么样子。

  但是临行的前一天,元池突然改变了主意, 她说:“我想去扬州。”

  陈画屏问她:“为什么要去扬州?”

  元池说:“因为公主第一个政绩就是在扬州。”

  扬州三地,如今商船往来。

  各地的商船都来,扬州一时间隐隐成为江南之首的样子。

  因为来往的人多, 周遭的各地都受到了恩惠。

  今年光是水户的税收, 就是一笔可观的数目, 更别说其他的税收了。

  元池实在是好奇,那地方到底成了什么样子了?

  她对于扬州的印象,还是那年陪着公主去岐郡的时候,和赵平等人路过那里,百姓面黄肌瘦的样子。

  陈画屏听着她的话,也有些心动,于是两个人决定去扬州。

  她们走的那日。

  陈念说:“母皇母后,你们什么时候回来?”

  陈画屏说:“过年的时候。”

  陈念心如死灰的想道:“如今才是三月。”

  她又开始羡慕母皇母后了

  三月春暖花开

  陈画屏觉得当真是个好月份。

  两个人无所事事,不愿意去走官路,进而决定微服私访。

  说是微服私访,真的没有大量的奴仆婢女,连常乐也没有带,盈年更是没有带。

  只是带了两个监察院的便衣。

  常乐如今在监察院办事,忙的很。

  至于盈年。

  陈画屏退位的时候,问他有没有伺候第四代帝王的想法。

  盈年摇头,他年纪大了,太监身子不似正常人,这个时候盈年觉得自己该享福了。

  于是开始带徒弟。

  陈念如今身边的的总管太监,就是盈年的徒弟。

  元池和陈画屏两个人走了水路。

  刚到了扬州,元池就迫不及待的拉着陈画屏下了船。

  两个人都不晕船,因此到没有什么感觉。

  两个人下了船,就看见港头有卖东西的小贩。

  元池侧头对着陈画屏说:“阿屏记不记得当年我们刚到扬州的样子。”

  陈画屏没有再带帷帽,两个人即便都是四十多岁,但是因为天生丽质,所以看起来也就是三十岁的样子。

  又因为周身气度不凡,所以很容易被看成是哪里来的贵妇人。

  有人忍不住看她们。

  陈画屏点了点头,说道:“那个时候不只有我们,还有表姐她们。”

  她们去了城里

  城里相比于码头,更热闹些。

  元池带着陈画屏找了一家酒楼。

  两个人没有要雅间,陈画屏打量身边的客人,发现不只是男子,还有女子单独一桌的。

  扬州城的繁华,在酒楼里面,就能窥见一半。

  酒楼里说书的先生,开始讲今日的故事。

  有人拍了银子道:“今日不会还是那些老掉牙的吧?”

  说书的先生摇头,摸着自己的胡须说道:“今日来了些新的话本子,是有关当今女帝的。”

  元池在喝茶,闻言来了兴趣。

  想知道到底是什么样的故事。

  陈画屏也有些好奇,她问:“是康平帝吗?”

  她话音一落,讲书先生似是想起什么的一样,一拍脑袋说道:“是了,康平女帝已经退位了,该说是太上皇的事情了。”

  元池看着陈画屏只觉得新奇,她放了一锭银子,然后说道:“先生别卖关子了,大家已经等不及了。”

  先生看见了银子,连忙清了嗓子说道:“这就讲,这就讲。”

  随后他道:“今日讲的是康平女帝的心上人。”

  有人说:“是她那从来不露面的皇后。”

  先生道:“非也,是那监察院的都督元池。”

  元池闻言一口水呛到了。

  陈画屏一时间也顾不得听书了,连忙给元池拍后背。

  元池拿着帕子擦嘴。

  另一只手摆手,示意陈画屏没有事情。

  两个人听了好一会故事,完完全全听完了。

  故事大概就是康平女帝和监察院都督元池,不可告人二三事。

  两个人出了酒楼,元池才说道:“原来是我和夫人的故事。”

  陈画屏一点也不生气,自己被人写成了话本,她道:“百姓们生活确实是好了许多,我们上次来的时候,哪有人有闲情逸致去听话本?”

  从一事窥见另一事。

  元池瞬间自豪了起来,觉得不愧是她的公主。

  元池看着陈画屏,十分自然的说道:“那是夫人治理的好,若没有夫人,哪来的这繁华。”

  陈画屏的手被元池握着紧紧的。

  她又想到很多年前,自己对于元池的评价,元池她很会说话。

  监察院的便衣跟在两个人身后。

  两个人并不担心安危。

  今日两个人全部戴了玉簪。

  是曾经在这里买的,一模一样的两个簪子。

  故地重游,元池没有忘了这两只簪子。

  她又拉着陈画屏去了首饰铺子。

  这是个不起眼的铺子,但是装潢和别的店很不一样,元池刚才从外面瞥见的时候,就觉得这家店应该是不一般的。

  进去了之后,才发觉,这个店铺,比自己想象中的更小。

  这里没有那么多人,只有一个女掌柜,和一个姑娘。

  掌柜算着算盘,姑娘擦着首饰。

  元池和陈画屏进去之后,那姑娘眼睛一亮,连忙的迎了上去。

  “两位客人可是想买什么,我们这里刚来的一批银饰,好看极了。”

  金子金贵,很少有人买。

  元池和陈画屏虽然气质出众,但是穿戴并非华丽富贵。

  所以那姑娘推荐了银饰。

  她家的银饰,是扬州城出了名的奇巧,即便是铺子小,但是依旧是有名的。

  掌柜也注意到这面,放下了手中的算盘,道:“两位夫人可是喜欢什么?若是看好什么,买多了也能便宜一些。”

  那姑娘在一旁点头。

  两个人不着急,所以慢慢看着。

  女掌柜眼尖,看见两个人带了一模一样的簪子,试探的问道:“两位可是一对妻妻?”

  话音一落,那一边待客的姑娘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

  元池拉着陈画屏的手。

  姑娘眼睛也注意到了两个人紧握的手。

  陈画屏笑着道:“是的,我们已经成亲的了。”

  自从赵将军开了女子和女子成亲的先例,康平女帝又娶了皇后

  朝廷有了例法,女子和女子可以结为妻妻。

  民间也开始有女子和女子成亲的事情了。

  虽然如今女子和女子成亲的不多,但是也是有的。

  陈画屏说完,元池又说:“我们已经成亲许多年了。”

  她们一人一句,当真是十分默契。

  女掌柜笑着道:“原来是这样,自从女子和女子可以成亲之后,扬州确实是有女子和女子成亲的,只是少见,因此我才会多嘴问一句。”

  元池笑笑,去看陈画屏,她的眼睛里也只有着陈画屏。

  小姑娘说的没错,这批银饰确实是好看的。

  陈画屏选了些小件。

  又去问元池看上什么了。

  元池也选了两件。

  掌柜算了下,然后免去零碎。

  元池付银子,然后等着那姑娘将东西包好。

  两个人买完东西,走到门口,隐隐听见银饰铺子里面传出的声音。

  “我都说了女子和女子也能成亲的,你为什么不和我成亲?”

  “我没有说女子和女子不能成亲,只是我年长你八岁,我”

  “我不在意。”

  小姑娘有些生气,抢先说了自己想要说的话。

  两个人的对话一清二楚的传入了元池和陈画屏的耳朵里。

  两人相视一笑。

  又一同牵了手,走出了首饰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