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都市情感>献给我>第66章 66

  ==

  时静深握着车厢里的横杆,进站时人不多,车厢里倒是人挤人。两个拖着行李箱的男生从身后擦着他下了车,又上来一波人,比先前更挤了。

  门关上,列车再一次起步,惯性让时静深往一旁倾斜,他收紧了握着横杆的手,不想碰到旁边的人。

  他在下一站下了车,地铁站的出口在商业中心里面,他抬步上了扶梯,到了地面。这个时候的商业中心很热闹,外面的广场聚集了不少人,时静深远远望了一眼,好像是有人在跳舞,音乐的鼓点很密集。

  步行到了家,时静深洗了个澡窝在沙发上,他很无聊,却又什么都不想干,电视放着一部他看过的电影,他听着人物的对话,看着茶几映出来的一团大灯灯光出神。

  电影是部外国老电影,彩色的,还有着那个时代独有的夸张的轰隆隆的雷电特效,电视的亮度跟着明显闪烁。时静深好像被吸引着将目光放回电视上,屏幕中又打了一次雷,背景的天空很暗,最远处是一片狭窄的红色火光,马车有被大火烧过的焦黑,轿厢的帘子掀开,女主角从里面探出半个身体,男主角下了马,站在女主角跟前,将一把枪放在她手里。

  这电影由书改编,一部传世的爱情著作——世人这么评价这本书。

  书的作者只写了这一部长篇小说,也因为这部长篇小说在文学世界占有一席之地。文学的主题有很多,爱情是这其中最不朽的一个。无数人用各种各样的形式来描写爱情,其中一部分人带着他们笔下的爱成为历史长河中冲不掉的沙石。

  有的爱轰轰烈烈;有的爱疯狂,带着令人毛骨悚然的扭曲;有的爱背德,禁忌,主角却不可理喻地沉沦其中;有的爱在长久的等待中希求回应;有的爱并不是爱。

  按照时静深的理解,这本书的里的男主角对女主角一见钟情,也知道她有心上人,在女主角的第二段婚姻结束时,他以财富和声望为筹码,换来了女主角的第三段婚姻,然而长久的等待换来的是无穷的失望,决定放手那天两人的最后一场对话,男主角说:“我爱你胜过爱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女人,我等待你的时间比等待任何一个人都长。”

  这一刻迟钝的女主角幡然醒悟,但是男主角已经决意离开。

  对于这本书的结局,讨论有很多,然而无论时静深怎么看,都觉得这段爱情是彻头彻尾的悲剧,两个人的结合不是因为相爱,分开却是因为爱的一方爱不起了,没有意识到爱的一方才看明白自己的心。这场用金钱和地位换来的婚姻里总有误会,真情流露的时候太少,又被错过,终究走向了失败的结局。

  时静深又想到许蔺,他等了夏今六年,最终等到他回来,等到了一个似乎是美好的结果。破裂的关系如今修复,却不知道曾经的裂痕能不能一并消失不见。上次他见到许蔺的时候,他说他还没有和夏今提BDSM的事——他们当初或许就是因为这个分的手。

  时静深突然有点想知道结果,他有许蔺的联系方式,但是聊天框已经沉寂许久,挂在大部分都是公众号消息的聊天页面的最后一个,上一条信息是一年多前发的,那时候许蔺和夏今正巧在G市,约他出去见一见。

  最后时静深当然没有去问许蔺,毕竟他和许蔺的关系还没有到人家不说他能去问的程度。

  时静深继而想到自己旁观过的每一段爱情和婚姻:他的生物学父母离婚告终;他的院长自他入园起就是一个人;他当成亲妹妹的时秀窈如今正处于一段婚姻,夫妻两人感情和睦,育有一子。

  爱情可以很甘美,同样也可能变得很苦涩。而他见过的爱情的苦不可计量地数倍于爱情的甜,所以对于爱情,他不能不比旁人更谨慎,更担忧。

  爱情,严格来说是喜欢,总是始于某些因素的,比如漂亮的皮囊,有趣的谈吐,或者是某些性格特质,之后两个人由此加深了解,发现对方与自己情投意合,于是感情升温,成为爱,进而成为婚姻大门的钥匙。

  某种程度上来说,爱情是人类得以延续的原因。进入了婚姻,就顺理成章地要生育和抚养,然后看着自己的后代长大,也进入这一个循环——恋爱,结婚,生养,无数的,越来越庞大的人类族群之中的绝大多数个人都是这个循环中微小的一份子。

  人说完美的爱情遵循黄金三角——亲密、激情、承诺。

  俗世的爱情,浪漫的外衣逐渐褪去之后,显露的大概是越来越平淡的婚姻生活,柴米油盐,家长里短。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个人不再年轻,性欲消减,激情褪去,爱情的黄金三角剩下承诺和亲密,这样的爱情还成为爱情吗?时静深认为是的,激情是爱情中最无法打动他的成分,他渴望爱情渴望的不是很多人追逐的爱中的刺激和新鲜感,换句话说——轰轰烈烈的爱情,这样的爱情固然热烈奔放,非常符合爱情这个词语所带有的某些刻板印象,但在时静深看来也非常的不稳定,而他下意识地想回避不稳定。他对爱情的具体期待——与海枯石烂山盟海誓这样的词汇大相径庭——是很平淡的。时静深最想要在爱情中得到的东西就是另一个人的长久的朝夕陪伴,随叫随到的陪伴——他心情好的时候的陪伴,心情低落的时候的陪伴,孤独的时候的陪伴,不觉得孤独的时候的陪伴。

  他追求爱情并不像萧随那样纯粹,萧随是为爱而爱,而他是为了寻求他人的陪伴而爱。他的爱情从一开始就带有一种温和的功利性,现在回想起来,他那时候答应萧随的追求,答应萧随同居的请求,似乎有了一个更明确的原因——不仅是喜欢,也是为了体验他不时向往的由另一个人陪在身边的生活。

  激情是最无法打动时静深的东西,承诺是他最不愿意面对的东西。永远的誓言当然触动了他,他何尝不希冀永远?但是伴随而来的却更多是他怀疑的本能。

  所以,在承诺的一角本就松散的情况下,如果他和萧随走过半生,连激情也崩解消失,亲密是否还能够成立?他们的爱情还能够持续下去吗?

  时静深给自己的答案是不能——一个他不想面对的局面,看着爱情无论以何种方式的消逝对他来说都有些难以承受。那天晚上是他抛下了萧随,他也不好受,相爱却要分开,如同萧随说的那样,很残忍,对两个人都是,可是他又实在没有这个勇气,赌萧随的誓言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