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总裁豪门>回到1973做暖男>第431章 又起波澜

向阳寨无线电厂重奖员工的消息仿佛一道闪电,迅速传遍了周围的每一个村庄。

人们惊讶地得知,一等奖竟然是一台价值高达五十多元的收音机!

对于那些普通村落的社员来说,这笔奖金相当于他们大半年的分红啊!

而有些条件稍差的村子,社员们恐怕整整一年都难以赚到这么多钱呢!

不仅如此,据说在表彰大会之后,还举办了一场丰盛无比的大会餐,满满一桌子都是美味可口的肉食菜肴。这一切怎能不让人羡慕嫉妒恨?

早在上半年,当听闻向阳寨的知青们分到更多粮食、享受更好待遇并且住进崭新的砖瓦房时,许多大队的知青就已经骚动不安过一回。

他们态度坚决地提出,必须要享受到和向阳寨知青一样的待遇才行,如果达不到这个要求,他们绝对不会善罢甘休!

于是乎,这些人竟然联合起来,气势汹汹地跑到公社去讨要说法。

可是,这无疑只是一种奢望、一种幻想罢了。

毕竟,社员们自己的分红也少得可怜,每个人最多也就一两毛钱而已。

想让他们给知青提供像向阳寨那样高达六毛二分钱的分红,那岂不是异想天开吗?

由于各大队的知青之间有着一定联系。所以这次向阳寨的表彰大会刚一结束,不少大队的知青便第一时间得到了消息,又一次点燃了他们内心深处的“怒”火。

还有一个原因让他们火上浇油。

眼看着就要过年了,各大队的分红方案也差不多都定下来了。

比如说清风寨吧,相较于去年稍微好了一点点,每个工可以拿到三毛七分钱,在整个红旗公社里已经算相当不错的水平了。

可再看看沙峪口村呢,一个工居然只有微不足道的一毛九分钱!

就这么一丁点少得可怜的钱,当得知向阳寨今年的分红有望达到惊人的一块两毛钱的时候,这两个村子的知青哪里还沉得住气啊?

他们再也无法忍受这样的不公平对待,纷纷跑到大队部去闹事,表示抗议。

清风寨和沙峪口两个村子的村支书费尽口舌、苦口婆心地劝解,但丝毫不起作用。

这些知青们不仅每天不出工,甚至还大摇大摆地坐在大队部门前闹事。

这可真让人头疼!简直就是豆腐掉进灰堆里——吹不得,打不得。

面对如此棘手的情况,两位村支书实在束手无策,只好前往公社找罗洪奎诉苦求助。

其实,早在上半年知青们闹事的时候,罗洪奎就已经召集过各个大队的支书和大队长们开过一次会。

在会议上,他明确提出要大家学习向阳寨的成功经验,通过发展副业来促进农业生产,提高村民们的分红收入,这样才能稳定民心。

然而,虽然会议开得轰轰烈烈,但会后却没几个大队真正付诸实践,依旧沿袭着过去的那套老旧方法。

如果不去尝试变革,就永远不会有任何改变;如果不积极行动起来,那么工作也将停滞不前,始终保持原样。

“你们别只是诉苦,我让你们学习向阳寨的经验,你们谁学了,都办了什么副业了?”罗洪奎也没给两位大队支书面子。

“罗书记,事情总得一步一步来推进的嘛。您今年为我们提供的夏粮种子太棒了,现在小麦长得可好了,明年肯定会有一个好收成!”

“等夏粮丰收了,有了钱,我们也会办副业,促发展,可知青们总是闹事,搞得大队干部一点心情也没有。”

清风寨大队支书韩玉山叫苦道。

沙峪口的支书赵云杰也连连喊苦:“我们的小麦长势也不错,现在正是冬灌的时候,可他们但不出工,却整天坐在大队部门口打牌,影响很坏。

我们也不期望他们能干多少活,但这样的行为确实影响社员们的出工情绪。”

听到两人都说小麦长势不错,罗洪奎那饱经沧桑、布满皱纹的脸上终于难得地露出了一丝欣慰而满足的笑容。

毕竟,眼下各大队郁郁葱葱、生机勃勃的麦田可是他精心策划和统一部署的成果啊!当然,他非常明白,这其中少不了女婿方明的一份功劳!

自从方明今年在向阳寨运用空间的秋粮种子,并喜获大丰收之后,罗洪奎心中便燃起了希望之火。

他深知这些优质种子对于整个公社农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于是要求方明想尽一切办法,也为公社的其他大队购买一些夏季作物播种所需的优良种子。

方明自然明白岳父大人的良苦用心,对他的想法表示全力支持。

毕竟,只有实现粮食大丰收,才能真正体现出岳父作为公社领导的卓越政绩嘛!

为此,方明把空间中的夏粮种子一一奉献了出来。

罗洪奎也曾亲自深入到各个大队实地考察,亲眼目睹那一望无际、绿油油的麦田时,内心不禁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喜悦与激动。

相较于以往,今年的小麦长势确实更加喜人,仿佛预示着一个丰收年景即将到来。

他暗自惊叹于女婿的非凡本领,但每当询问起这些神奇种子的来历时,女婿总是显得不自在,只是解释说是从外地发过来的。

由于粮食属于国家严格管控的战略物资,严禁私自买卖或流转,罗洪奎也就没有再过多追问下去。

只要能保证产量提高,其他细节问题似乎已经变得不再那么重要了。

这会,看到两个支书只是把希望寄托在夏粮上,便没好气道:“小麦长势是不错,但要想发展,仅靠粮食能换来几个钱。”

“知青们闹事,也不能全怪他们,向阳寨的知青们为什么不闹?你们就没好好琢磨琢磨?”

两个村支书都知道向阳寨的成绩是罗洪奎的知青女婿搞出来的,纷纷诉说自己是农民出身,没有知青那么好的脑瓜。

“你们还知道知青的脑瓜好使,可你们哪个真正把知青的聪明才智发挥出来了?”

顿了顿,罗洪奎又道:“知识青年中也是藏龙卧虎,你们要是真正把他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大队的面貌早就发生变化了。”

“罗书记,我们以后会按照你的吩咐好好发挥他们的作用。

但眼下你得想办法让他们出工别闹事,就是不出工待在宿舍也行,别聚集在大队部,太难看了。”赵云杰哭丧着脸道。

“这好办!”罗洪奎喝了口水说道。

听说好办,两个大队支书喜出望外:“罗书记有什么好办法,真帮我们解决了,我们请您喝酒。”

罗洪奎笑了笑,“喝酒,你们能整出下酒菜吗?你赵云杰一个工才一毛九分钱,一个月一人还挣不到六块钱,拿什么请我喝酒。”

赵云杰尴尬地笑了笑:“罗书记这都掌握,明年分红我一定赶上清风寨。”

“冲你们的态度,给你们解个围吧!”

两个支书瞪圆双眼看着罗洪奎,就像一个老实的小学生看着老师。

“他们不是都想往向阳寨的分红,也都想去向阳寨吗?

这样,你们回去告诉知青们,向阳寨办了个食品厂,要招聘一部分知青,但数量有限,需要通过考试择优录取。

在考试成绩相同的情况下,还要看现实表现,经常不出工、爱闹事的录取机率肯定要小于老老实实的知青。”

“这是真的?”两个支书都不敢相信。如果真能把知青推出去,他们才不在乎知青们挣多挣少。

“当然是真的!今天报名,三天以后在向阳寨小学考试。”罗洪奎表情严肃地说道。

罗洪奎没有说假话,也不是应付两个大队支书。这是他昨天晚上和女婿商量的对策。

向阳寨的食品厂顺利竣工之后不久,石钢厂那边也将相关设备运送到位,看到眼前的一切逐渐步入正轨,方明心情激动不已,迫不及待地想要立刻开始试生产。

实际上,早在上一次知青聚众闹事的时候,方明就已经答应过岳父罗洪奎会帮助他妥善处理好所有与知青有关的事宜。

而此次计划优先招募一部分知青进入食品厂工作,正是整体解决方案中的重要一环。

“爹,其实如果我们愿意,将两个”

听到女婿这么说,罗洪奎顿时来了兴趣,连忙追问道:“哦?那依你之见,应当如何行事呢?”

他很想听听女婿对于这个问题究竟有怎样独特的见解和思路。

方明详细地向岳父阐述道:“您看啊,咱们这家食品厂说到底还是属于向阳寨自己筹办起来的产业。

所以在人员招聘方面,可以考虑多招收一些本村那些只有初中学历甚至更低学历的孩子们。

毕竟像某些技术要求相对较低的熟练工种,并不一定非要高学历人才不可嘛。这样一来,相信村里的乡亲们对队委会的工作满意度肯定会大幅提升的。”

接着,方明又补充说道:“当然啦,像一些确实需要具备一定专业技能的技术性岗位,还是得招聘那些拥有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年轻知青才比较合适。”

今年我们出栏的猪总数有四百多头,其中地区拿走了一百头,县里留下了两百头作为储备物资,而石钢厂则直接运走了五十头。

经过这些分配之后,目前只剩下大概百十来头猪了。因此,对于午餐肉罐头的制作来说,现阶段并不需要太多的员工参与其中。基于这个考虑,我们可以先少量招聘一些人员。

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就是,知青们了解到未来的招聘仍然将以考试成绩为准绳后,必然不敢松懈对知识的学习。

如此一来,那些这次未能被录用的知青也就不会变得懒散不羁、整日游手好闲甚至惹事生非了。

相反地,他们会更专注于自身的学业提升。当知青们都开始重视学习的时候,我们后续的招聘以及相关培训工作也将会愈发顺利且轻松许多。

听完女婿的这番话,罗洪奎凝视着方明许久,心中感慨道:“他这脑子到底是怎么长的啊?竟然能想出这么多精妙的门道来!”

不过他心里也清楚得很,这一切都是女婿煞费苦心、特意为他量身定制的计划安排。

回想起和女婿的交流,看着眼前两名发愣的支书,罗洪奎道:“听明白没有?”

两名支书回过神来,忙答应说听明白了!

“听明白了还不赶快回去抓紧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