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总裁豪门>回到1973做暖男>第424章 亲赴龙城

自那天方明与几名大队干部前往西坡实地考察,并最终选定了一块荒地用作食品厂的生产用房基地后,方明特意前往榆县的食品厂进行了一次深入的参观学习。

他希望通过这次参观,能够了解食品生产车间所需具备的各项技术条件。

回到家中后,方明又将自己空间中的科技书籍逐一翻阅查找了一遍。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在一本书中找到了关于午餐肉生产车间的详细说明。

根据书中的描述,方明了解到,用于生产肉食类热加工产品的车间面积不能小于 800 平方米;而车间的高度则至少要达到 4 米;此外,生产车间内部的机械设备以及货物堆放区域必须符合安全通道的相关规定。

不仅如此,书中还提到了通风、环保、照明以及消防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同时,对于地面和墙壁等细节部位,同样有着相应的规范标准。

仔细研读这些要求时,方明心中逐渐形成一个清晰的轮廓。

他意识到,食品车间与其他类型的生产车间,如无线电生产车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它对各方面的要求更为严格,绝非向阳寨的刘百能这样的土专家能够轻松设计出来的。

方明心里暗暗思忖:既然决心要做这件事情,那就必须得认认真真、规规矩矩地去做,所有的环节都要按照既定的标准执行,不能有半点疏漏。

毕竟食品安全关乎到千家万户的身体健康,绝对不能掉以轻心!”

深思熟虑后,方明决定亲自前往省城龙城,拜访一下理工大学的梁教授。

梁教授从向阳寨回去后便“官复原职,”继续担任土木工程系的主任。

虽然他并非专业的建筑设计师,但对于一个生产车间的设计方案来说,方明觉得他应该是信手拈来吧!

退一万步讲,如果梁教授专业受限,那么凭借他在业界的人脉和资源,请他帮忙介绍一位建筑系的专业设计人员,应该不成问题吧。

临行前夕,方明的脑海里突然冒出了一个奇特的念头——他想要带上吴老栓一同前往。

其实,带吴老栓同行,并不是指望他能给予自己多大的帮助,而是出于方明内心深处的一份善意罢了。

方明深知,在梁教授处于人生低谷、最为艰难困苦且孤立无援的时候,正是因为有了吴老栓不离不弃的陪伴,才让梁教授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与勇气。

而且,由于吴老栓每天赶着牛车拉人上镇上购物,对村子里的大情小事,可谓是了然于心。

梁家骧虽然很少走出牛棚,但对向阳寨的各种人,各种动向,各种议论,却都了如指掌。这都得益于吴老栓每天向他传递的信息。

因此,就在梁家骧告别向阳寨返回龙城,向阳寨盛情为他饯行时。方明更是特意邀请了吴老栓参加了这场欢送宴会。

他记得很清楚,当时两个人相拥而泣,像两个小孩子一样哭得难舍难分。

回忆起往昔种种,方明依然历历在目。

尤其是那一天,当得知梁家骧陷入昏迷状态后,吴老栓心急如焚、惊慌失措地赶到家中向岳父禀报这一紧急情况的场景,仿佛就发生在昨天一般。

如果没有他的及时通报,或许梁教授早已……

自从那次事件后,方明对吴老栓便怀有深深的敬意和好感。

若不是他的果敢行动,不要说梁家骧难逃一劫,就是向阳寨也将背上“饿死他人”的骂名,从此声誉扫地,再难翻身。

可以说,吴老栓不仅仅拯救了梁家骧的性命,更是挽救了向阳寨的清誉。

在方明看来,吴老栓那时所付出的一切努力,都是在为向阳寨做贡献。

这次前往省城,方明就是想让这两位老朋友重逢相聚,共话旧情。

同时他也希望这位一生从未踏出过山沟的老人家能够有机会走进大城市,领略一番省城风光,亲身感受外部世界的精彩纷呈。

毫无疑问,这既是对吴老栓善良品质的一种褒奖与回馈,同时也是对他善举的最好肯定。

方明也想了,自己出差的费用,大队可以给报销。吴老栓的吃住玩所有费用,全由自己承担,不用大队花一分钱。

当方明把这个想法告诉吴老栓时,短暂的惊喜过后,吴老栓却推说自己不想去。

方明问到原因时,他却说不出任何理由。只是说自己一个“五保户”没有资格。

“你们两个都过了花甲之年往七十上奔了,说句大不敬的话,你们还有多少次见面的机会,难道你就不想梁教授?”

提起梁教授,吴老栓鼻子一酸,浑浊的老泪差点掉了下来。

他何尝不想梁教授,每天做梦都梦见这位相伴了六七年的老朋友。

自从欢送宴会上两人挥泪告别,他便知道自己今生今世也许再难与老梁相见了。

现在有这么好的机会,他当然想去。但想到这肯定不是大队的主意,而是方明个人的主张,他不想麻烦他太多。

自从他担任了副大队长,对梁家骧就格外关照,自己也跟着沾了不少光。

梁家骧离开后,他也回归了本心。一辈子苦惯了,他不怕再吃粗粮野菜。没想到方明一如既往地往牛棚送东西,他阻止了好几次都没有用。

这么好的人,他不愿再给人家添太多的麻烦。去一趟省城,火车票,住旅社都会花不少钱的。

方明理解他的想法,但还是以各种各样的理由把他劝说成功了,答应随方明一块去,但说车票和住宿要自己花钱。

只要答应去,方明就高兴,至于说车票钱什么的,方明有的是法子还给他。

……

方明和吴老栓进省城,梁家骧绝对不会想到。

当门卫打电话告诉梁家骧向阳大队有个叫方明的带着一个人来找他时,他简直要乐疯了,但他猜不到另一个人是谁。

他猜也许是罗洪奎,也许是罗晓光,又或许是方明的爱人罗晓芸。

但不管是谁,他要赶紧把他们接进来,晚上让老伴做一顿可口的饭菜招待客人。

他急忙给老伴打了个电话,便匆匆来到门卫室。当见到客人时,梁家骧还是愣怔了一会。

与方明热烈握手后,看到吴老栓的模样,他不敢相信这就是自己认识的穿着邋遢,整天光着脑袋的吴老栓。

只见吴老栓穿着一身崭新的黑色呢子中山装,戴着一顶黑色的呢子解放帽,人的档次好像提高了几个台阶。

梁家骧笑了笑:“我说老吴,你这上衣口袋再插两只钢笔,我还以为你是那个学校的老学究呢!”

说得吴老栓不好意思起来,“这都是方明给买的,说是来见大哥,不能太寒酸,不能给向阳寨丢人,我也觉得不能影响市容。”

梁家骧哈哈一笑道:“我们老吴都会说俏皮话了!走,赶快到办公室!”

进到办公室,梁家骧吩咐工作人员给每人倒了一杯茶水,问到两人来龙城的意图。

方明便把向阳寨准备建一个食品加工厂,想让梁家骧给设计一个生产车间时,惊得梁家骧瞬间瞪大了双眼。

“方知青,我回来后虽然没去过向阳寨,但杜老回来过几次,给我说过你的情况。你现在可是声名远扬呀!”

顿了一下,梁家骧又道,“前段时间,省里的黄百韬副省长到向阳寨考察的新闻,我在晋西日报上也看到了,你可真了不起,竟办起了一个五百头晋西白猪的养殖场,还都百分百成活并且快出栏了。”

方明没有想到,离开向阳寨,梁教授还这么关心着向阳寨的发展,真令人感动。

“谢谢梁教授还时时关心着我们,来也没什么好带的,只是拿了点肉蛋米面,还望不要介意。”说着方明指了指地下的绿色大旅行包。

“我说方知青,你咋总是这么客气。在向阳寨你每天不是给我送肉送蛋,就是送什么罐头蛋糕,离开时,更是把吉普车后面塞得满满当当,没有一点空隙。

现在又给我带了这么多紧俏货,让我怎么感谢你啊!”

“你永远是我们向阳寨的荣誉社员,我们不会忘记你的。”

“方知青,我真佩服你的眼光和洞察力,午餐肉罐头好像只有魔都生产,也是供不应求。

咱们晋西,别说地区,连龙城这个省会城市也没有生产的,你应该是第一家,这又将是一个爆炸性的新闻。”

没等方明说话,梁家骧又道:“生产车间设计图的事你就放心好了,咱们要做就做最好,我找建筑系的人给你们设计,设计费一分不收。”

听了梁家骧的话,方明激动不已:“梁教授,那我就代表向阳寨全体村民谢谢你了!”

“客气什么,谁让向阳寨是我的第二故乡呐!”梁家骧也激动地表示。

“是你的第二故乡就不是我的第二故乡了?”

梁家骧的话音刚落地,门外就传来一个浑厚的女人的声音。

方明一扭头,“呀!是韩阿姨,你怎么过来了?”

方明称呼的韩阿姨就是梁家骧的老伴韩玉芬,本校无线电系的教授。

“我怎么过来了?杜老没告诉你吗,我是来找你报到的。马上退休了,和杜老一样,我要长期驻扎在向阳寨!”韩秀芬笑着回应方明。

“向阳寨热烈欢迎韩教授入驻!”方明站起来笑着向韩玉芬敬了个军礼。

方明明白,她进驻向阳寨,是要帮向阳寨设计生产电视机的,一定要尊重再尊重。

“方知青,你让杜老转达给我的话我都收到了,就是要我们生产的电视机必须是晶体管,彩色的,对不对?”

“没错,晶体管在机内占地小,电视机不会又笨又厚,沉的要命;彩色的话可以一步到位,抢占先机。”方明兴奋地说道。

“这我可就要给你泼冷水了,你也太超前了。不瞒你说,图纸我已经设计出来了,是晶体管的。但彩色电视就是设计出来我们也没法生产。”

听了韩玉芬的话,方明忙问为什么。

韩玉芬告诉说,目前我们国家还不能生产彩色显像管,必须靠进口。不要说我们没有外汇,就是有想搞到批件也很难。

“我的建议,先生产黑白晶体管电视,这在晋西也是没有生产厂家的,我们也能大赚特赚。”

看来自己有点异想天开,违背客观规律了?“那行,听韩姨的,到了向阳寨我们再好好商量!”

“老吴这一次的任务是什么?”梁家骧看着吴老栓问道。

方明抢着答道:“我让他来和你见见面,再带他到城里转一转,开开眼。”

韩玉芬接过方明的话:“食品车间设计的事,就交给老梁,这两天你们俩就交给我,不敢说让你们吃好,但保证能让你们玩好!”

梁家骧笑着附和着老伴,“吃好只有向阳寨的方知青才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