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总裁豪门>给员工画饼就能暴富>第483章 不是哥们,你们联合宰我是不是

作者是一个舆论场上比较红的大V,经常会发表国外的政治和经济,想要打破国外滤镜。

这一篇文章之所以能火,是因为热搜的热度加上本身的观点相辅相成。

“。。。。。。年初的时候,黄蓝两家和汉必达形成了稳定的三角关系,三家共同扩大市场,汉必达提供优质的干净的服务,黄蓝两家占领余下的市场。

我原本以为未来的外卖行业就是汉必达输出行业道德标准,拉高外卖的上限。

而黄蓝两家给中低端市场带去更加便宜的服务,让低收入群体也能享受外卖的实惠。

论赛道来说也是黄蓝两家更像是竞争关系。

只不过没想到在短暂的停战后,黄蓝两家又开始了围攻光明顶。

各种的优惠券发个不停,带来的结果就是恶性竞争,卷死了好几家刚刚起步的外卖公司。

也让汉必达流失了不少的顾客和潜在的市场。

好在汉必达还有汉大帮做后盾,拿出了AI点餐这一大杀器,终止了这场砸钱的商战。

这的确是一件好事,不过我相信很多读者们也发现了这次商战的不寻常,几乎在汉大帮的每个赛道上都有同一伙跨国资本的投资。

是同一批人,巧合吗?我相信大家心里都有数,很明显这就是奔着汉大帮来的。

那么我们可以多余的联想一下,为什么这么针对汉大帮?

我认为有以下几部分原因,一来是影响了做空香江经济,而汉大帮让他们没吃到蛋糕,前脚刚从香江离开,后脚就跟到内地来搞竞争,这说的过去。

二来觊觎是汉大帮的优秀资产,众所周知汉大帮老板一直都没有上市,把大量的钱用在了员工的福利上,还有对祖国大地四处搞扶贫旅游、给大学生带去福利、给全国见义勇为颁发奖金等等。

我们完全可以了解汉大帮是一个什么样的企业,但是相比较造福大众,资本更关心的是有没有吃到肉喝到汤。

他们太想进步了,谁都知道汉大帮未来发展不可小觑,他们也是一样,所以为了逼迫汉大帮接受融资和上市,有计划进行打压。

尽管此次汉必达取得了胜利,但它不过是国产漫长发展历程中的沧海一粟罢了。

自从国家敞开大门迎接世界之后,数不胜数的本土企业都遭遇过类似命运。

它们或被外国资本吞并,或惨遭雪藏,又或是丧失主权,最终湮灭于历史长河之中。这便是发展所引发的阵痛,避无可避。或许有人会质疑,国产品牌真就如此举足轻重?在此,我可以郑重其事地告诉各位,其意义非同小可。

。。。。。。

说到现在我和大家讨论国产品牌的困局的目的,就是借着汉大帮来希望大家了解国产自主品牌的意义。

这些年会有很多人在抛售国产无用论。

比如说买华为手机才给国家交几百的税,某果能交上千的税。

但这能一样吗?

苹果的核心零部件都是海外公司的,在国内不过就是占了人工费便宜,来这里组装,却得到了巨大的销售市场。

而如今随着美国的战略转向,加上南亚更便宜的人工,可怜的组装厂也迟早会离开华夏,除非遇到天灾等不可抗力因素。

而华为等国产手机和众多国内企业合作,这些分散在国内的制造厂才是货真价实的。

某果的税高,是因为给带来的制造业并不多,这里的溢价很高。

华为等国产的税低一些,但合作的国内各类工厂还要给国家交税。

光是税和带来的就业已经不是一部手机的原本价值了,不仅关乎现在的我们,也关乎未来的我们。

各行各业都是如此,只有众多国产企业活着,我们才能保证工业实力,外资会带来资金,但资金的目的本身就是要盈利的。

没有本土工业实力来容纳资金,那么资金只会从股市楼市转一圈后盆满钵满的离开,成为被收割的国家。

。。。。。。

所以敌人越是反对的,我们就越要做。”

整篇下来基本就是从汉大帮讲到国产企业的困难,到未来如何走出困境。

困境只有一个办法解决,那就是不能只是酒香不怕巷子深,也需要国产品牌重视互联网的赛道,通过视频平台让自家的产品能够破圈,提升知名度。

还有就是改变国外的月亮就是圆的思想,加深国产企业之间的合作。

抓住现在广大网友知道国外食品和产品质量粗制滥造的窗口,进行大力宣传。

说的很通俗,缺少很多专业用语,但更适合传播。

话糙理不糙,某岛国和半岛国家工业就是这么发展的。

更何况国产品牌基本上和粗制滥造已经没什么关系了,曾经是因为底子薄,加上很多公司都是新兴或者刚转民的,技术上跟不上去。

现在经过市场洗刷质量早就远销海外。

甚至去某岛国抢的马桶、电饭锅都是华夏出口的。

除了华夏很多人不知道自家工业实力,而全世界似乎比国内某些人知道的更多。

所谓的国外进口,很多都是国内生产后,从外面转一圈回来,价格更高了,但也成了进口品牌了。

目前能够掐住华夏工业的高精尖产品,越来越少了,人总归是要自信一点的。

这篇文章造成的热度,和跟风的视频文章越来越多。

原来国内品牌这么强吗?这种改变人心态的文章,不亚于对着几百万几千万的老百姓来了一场开颅手术。

造成的国产热,不是十几个亿就能满足的。

尤其是加上dYb的电车在里程碑上的突破和价格便宜的热度一对接。

国内市场似乎开始要变天了,洋货的热度快速下降,而国货的品牌却是你方唱罢我登场,络绎不绝。

给想要打压汉大帮的境外投资方看傻了,不是哥们,你们这舆论变得也太快了,我刚投资风向就变了。

是不是割我韭菜呢?

不仅是黄蓝两家的投资巨亏,其他品牌也出现了问题,甚至有些品牌不惜违约打官司,也要弃掉投资,给自己戴上一个纯国货的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