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历史军事>性转水浒:我潘金莲真不想吃软饭>第284章 军中的矛盾,呼延灼的迷茫

“这…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呼延灼身着一袭黑色的裙甲,骑在一匹枣红色的战马上,目光呆呆的看着前方。

只见衣着破旧的百姓,一个个脸上写满了疲惫,女子抱着啼哭的孩子,艰难的走在崎岖的山路上,老人则拄着拐杖,步履蹒跚。

呼延灼看着面前逃难似的百姓,她疑惑的看向身边的副将,问道:“最近发生什么天灾了吗,好端端的百姓为何要远走他乡?”

“我们也不知道啊。”旁边的副将也摇了摇头。

她们这段时间都跟着呼延灼,一起去后方督办粮草去了,如今刚回来就发现沿途有大量的流民,一时也摸不清楚什么情况。

呼延灼纤细的柳眉皱了皱,翻身下马,朝着一位路过的老人走去,抱拳道:“老人家。”

看到身着官兵服饰的女子,朝着自己走来,老者顿时满脸恐惧,连忙踉跄的朝着远处跑去。

呼延灼神色一愣,有些搞不清楚什么情况,她继续拦住一位抱着孩童的妇人道:“哎,你们为何要远离家乡啊……”

可还不等她把话说完,那妇人便紧紧的抱着自己的孩子,瑟瑟发抖的蜷缩在地上,不敢抬头看她。

这让呼延灼感到很是困惑,为何这些人看到自己这么害怕,难道是自己征战沙场多年,整个人杀气过重吓到他们了吗?

“你是外地过来的军官吧?”

就在这时,一道清冷的少女声音传来。

呼延灼神色一愣,顺着声音的方向望去,在不远处的茶馆里,一位看起来十六七岁的少女,出现在她的视线中。

少女身着一袭宽大的衣袍,只穿了一半的袖子,半脱露出白皙的左臂,用一圈圈白色的绷带,缠着丰满的胸口,显然既清纯又妩媚。

此时少女正站在柜台前,手指不断拨动着算盘,一副茶馆老板娘的样子。

若是潘金莲在此的话,一定会忍不住笑出来,这不是浪女燕青小乙吗。

这副茶馆老板娘的样子还真像那么回事,应该说不愧是打探情报的人才吗。

呼延灼纤细的柳眉微微一挑,也没有多想,径直的走向茶馆。

她随手从腰间的钱袋里,取出一两碎银子丢过去问道:“店家,到底发生什么事了,当地风调雨顺也没有什么天灾,好端端的为何会有这么多逃难的流民啊?”

燕青故作惊喜的收下银子,旋即道:“虽无天灾,但有兵祸啊。”

“兵祸?”呼延灼神色一愣。

燕青颔首轻点道:“最近不知道从哪里冒出一个枢相,说当地的百姓勾结梁山贼寇,侵占她人家产,直接带领官兵将各大村子团团围住,将百姓强行驱逐了出去……”

“枢相,莫非是童大人,她为何要这么做?”呼延灼纤细的柳眉,顿时紧锁了起来。

“还能是什么,故意把百姓统统赶往梁山,让晁盖等人救济这些百姓,进而消耗山上的粮草。”

燕青摇了摇头,有些冷笑道:“官兵四处驱赶百姓,贼寇开仓放粮,救济流民,也不知道这两方到底谁是官兵,谁是贼寇,这世道啊……”

“……”

呼延灼闻言,整个人都愣住了。

她做梦也没有想到,对无辜百姓下手的人,不是梁山的贼寇,居然是自己多年来一直钦佩的大人。

呼延灼脸色阴沉,许久后沉声道:“不…不行,我要去劝告枢相大人,让她速速更改决策。”

燕青美眸里闪过一丝诧异,有些疑惑道:“你不是宋军的将领吗,为何要违背她的决定?”

“正因为我是大宋的将领,才不能对此事视而不见。”

呼延灼望着门外衣着破旧,满脸疲惫的流民,不自觉的捏紧了拳头,银牙紧咬道:“我可是大宋开国名将呼延赞之子。”

“当初祖宗就是庇护一方太平,这才追随太祖四处征战,被太祖封为铁鞭靠山王。”

“我从小听着祖宗的故事长大,自幼习武不知道吃了多少苦头,都是为了保家卫国。”

“我手中的双鞭是用来横扫周边异族,以及中原那些意图谋反贼人的,而不是用来欺负无辜百姓的。”

燕青有些意外的看了她一眼,旋即问道:“可…可是她会听你的吗,在那些上位者眼里,一将功成万骨枯,她们又怎会在意寻常百姓的死活。”

“不管能不能成功,我都要试一试,不然我心中难安啊。”

呼延灼在搞清楚具体情况后,不敢再多耽搁,直接取出十两银子丢在桌上,转身离去。

燕青将银子收好,美眸看着门外翻身上马,带领着身边一众将领扬长而去的呼延灼,嘴里忍不住一阵啧啧。

没想到在这四大奸臣之一的童贯手下,居然还有这等心怀正义,眼里容不得半点不公的忠良之将。

不但出身名门,在军中的威望似乎也不低。

看来需要把此事禀报给潘公子他们,看看能不能把这位女将,拉上梁山了。

毕竟这样一位才德兼备的名将,举着灯笼满天下找,也没有几个啊。

此时,济州城。

知府内。

童贯正端坐在桌案前,看着手中的地图,以及济州城多年来的气候记载。

她带兵多年,早已养成了每到一地,就提前搞清楚当地的具体情况,以免在战术制定上出现各种乌龙。

比如晚上准备火攻,结果由于风向弄反了,铺天盖地的大火,反而把自己的军营给烧了,到底官兵死伤无数。

这种低级错误,她是绝对不会犯的。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

呼延灼身着一袭黑色的裙甲,推门走了进来,焦急道:“大人,我听说官兵四处驱赶当地的百姓,莫非是您下达的命令?”

房间空气都仿佛凝固了。

童贯纤细的柳眉微微一挑,有些不悦的看了她一眼:“是我下达的命令。”

“您…您为何要下达这种命令,不就是一群梁山贼寇吗,我亲自带兵打下来便是,何需这种下作的手段……”

“下作?”

不等她把话说完,童贯便冷哼一声打断了:“自古道慈不掌兵,我身为一方统帅,考虑的只有剿灭梁山这一个目标,为此我愿不惜一切代价。”

“我们身为官兵却将百姓视作牛羊肆意驱赶,而梁山身为贼寇,却主动开仓放粮救济,这…这要是传出去,将来天下人怎么看待我们啊。”

呼延灼抿了抿红唇,连忙劝道。

童贯却没有丝毫的紧张,只是有些好笑道:“自古到成王败寇,等把梁山剿灭之后,事情真相到底如何,最后还不是文人士大夫,她们手里的笔杆子写什么算什么。”

“说你是义军你就是义军,说你是天天吃人不吐骨头的反贼,你就是反贼,哪有什么正义不正义的。”

“……”

呼延灼檀口张了张,想要反驳,可是一时不知道该从哪里讲起。

童贯挥了挥手道:“你若是心里过意不去,等将来梁山弹尽粮绝,被逼着下山的时候,你尽快把她们剿灭便是,耽误的时间越少,朝廷赈灾会来的越快。”

“只有彻底剿灭梁山贼寇,当地才会彻底太平下来,否则一时的于心不忍,只会放虎归山,将来爆发的战争规模,只会越来越大,到时候受到波及的百姓,可就不止这么点了。”

“可是……”

呼延灼还想劝诫。

童贯不耐烦的瞪了她一眼:“大宋律法,军中抗命不从者军法处置,看在呼家的颜面上,我暂且饶你一次,若是再敢胡言乱语,可就别怪我手下无情了。”

“我…我知道了。”

呼延灼看着自家大人那冰冷的目光,只得苦笑的抱拳行了一礼,缓缓的退了下去。

她走出门,看着自己腰间的兵器,顿时感到一阵的沉重。

本应该保家卫国的双鞭,如今却用来驱逐无辜百姓,真是愧对祖宗,愧对天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