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历史军事>三国:吾乃西凉统帅>第468章 备战

质子的事情,郭嘉还是答应了。因为早在他来荆州前,曹操这边就已经大致猜到了刘表会提出什么条件,以此来钳制自己了。

无非是人质呗!有什么比扣住对方的儿子更难钳制对方呢?曹操的长子曹昂战死、曹丕、曹彰成了董璜的养子,现在最大的曹铄也不过五六岁的年纪,要知道曹操今年都四十二了,如今曹铄对他的重要性不可谓不大啊!

曹操虽然也很舍不得让自己最年长的,可能是自己继承人的曹铄去做人质,但一想到如今的处境,以及自己那未尽的大志,便不由得迟疑了起来,经过短暂的犹豫后,他还是毅然决然的做出了这个决定。为了自己的大业,必要的时候牺牲一个儿子算什么!

当然了,自己也不能让刘表太过得意忘形,质子可以送,但既然双方是盟友而不是上下级,荆州方面也必须送一个刘表的子嗣过来做质子才行!

当郭嘉提出这个要求后,刘表和蔡瑁等人却陷入了犹豫之中,曹操这个要求也是合情合理的,他又不是荆州的附庸,双方是地位平等的盟友,没道理只是他单方面的送质子啊!

刘表有两个儿子,分别是嫡长子刘琦以及次子刘琮。刘表原本是喜欢嫡长子刘琦的,但荆州世家却亲近年纪小更好控制的刘琮,之前蔡氏、蔡瑁等人没少在刘表面前说刘琦的坏话,刘表也就慢慢的改变了想法,更加偏爱起小儿子来了。但你要说他讨厌刘琦,那倒也不至于,因为刘琦确实和他长得很像而且是嫡长子,不管怎么样都不可能希望他出事。

尤其是在刘表得到了荆州世家的支持,渐渐的加强了对荆州的控制后,刘表也开始重新琢磨要不要立刘琦为继承人了。毕竟刘琦毕竟要年长一些,而且和荆州世家的联系也较少……

而如今曹操索要质子,也许就是个解决争端的好机会?只是一想到要把自己的次子送去曹操那里,刘表就有点于心不忍,一时之间有些难以决断。

蔡瑁也觉得这是个解决立嗣争端的好机会,不过他是想的是将刘琦送到曹操那边去,就凭自己和曹操的关系,也可以保证让刘琦再也回不来了!到时候刘表不就只能立刘琮了吗?刘琮年轻更加好控制一些,之后荆州不就又变成自己这些世家说了算吗?

“奉孝放心,此事我会尽快做出决断的,到时你离开荆州时盟书一定奉上,绝不会误了你我两家的大事,你风尘仆仆的赶到荆州来想必非常疲乏,就先在襄阳城中住几日,如何?”

刘表见陪侍在一旁的蔡瑁等人神色各异,顿时便明白了挑选质子之事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定下的,于是便开口打发郭嘉离开了,毕竟涉及到荆州的内部问题,还是别在其他人面前表露为好。

郭嘉闻言也没有坚持,道过谢后便离开了刘表的州牧府。但机警的他,已经从众人刚才的表现中猜到了大概,开始在心中思索起之后该如何利用这一点了。

送走了郭嘉后,议事厅中再次陷入了沉默。蒯越、蒯通互相对视了一眼后,正犹豫着要不要继续商议质子的事情,毕竟这事可不仅关系到和曹操的结盟问题,还隐隐涉及到荆州未来的接班人是谁啊!只是这事太容易犯忌讳了,一般来说是不能太早表态的。现在要不要站出来表态呢?

但还不等他们做出决定,刘表便注意到了他们的表情,立刻抢先开口了,“派谁为质子的事情,暂时倒也不急,毕竟曹操的质子也还没送过来,时间上肯定是来得及的。”

接着他话锋一转,便开始说道,“相比之下,备战的事情要更加迫切一些,大家就先聊聊接下来该如何备战吧!”

呃,这是打算暂时搁置质子的问题?众人闻言不由得有些头疼了,备战的事情自然紧要,但质子的事情真的不用急吗?

就在众人犹豫时,蔡瑁却第一个站了出来赞成道,“使君说的不错,现在是曹操有求于我们,我们不必上赶着去送质子,先晾他一晾也不是问题,量曹操也不敢说什么的,与之相比还是备战的问题更加急迫一些。”

说着,蔡瑁便悄悄的对着蒯越、蒯通使了个眼色,两人顿时会意,刘表既然没有主动提及此事,恐怕还在犹豫之中吧?此时开口不是什么明智之举,还是先别表态了,反正这种大事刘表要是不能做出决断,一定会私下进行咨询自己这些人的,到时候再想办法说服他就行了。

蒯越站出来顺着两人的话继续开口了,“蔡将军所言不错,我们和曹操的盟约已经是板上钉钉了,不过就差正式订立盟书和互送质子罢了,倒也不必急于一时。现在更重要的是该如何对付董璜呢?”

“我荆州北部的南阳、西北的上庸房陵、西边的益州都在董璜的控制之中,其实我们荆州是被董璜半包围的!之前我们没有和董璜翻脸的时候倒还好,可是一旦翻脸的话,我们就是三面临敌了!”

闻言,包括刘表在内的所有人都皱起了眉头,虽然这些事情他们早就知道了,但真正面对这个局面的时候,还是不由得感到一阵蛋疼。

蒯越见众人开始重视起来,满意的点了点头继续为众人分析道,“益州至荆州山路险阻难行,水道本就凶险加上汛期将近,也不是那么好走的,而且益州比较闭塞,经过我的推算,恐怕在我荆州发难一个月后才能得到消息出兵荆州,我军有充足的时间进行防御准备。”

“上庸等地距离襄阳很近,但此地与汉中西部阻隔、本身地狭人稀,李蒙也只有五千人马,对我们的威胁其实也很小,派一支偏师攻取房陵便能抵挡李蒙了,再联络申氏兄弟鼓动他们反叛的话,上庸也就不是什么麻烦了。”

“至于南阳郡……”

在接连分析了益州和上庸的情况后,蒯越也不由得陷入了犹豫,“南阳郡虽然归属于荆州,但自从诸侯讨董开始便脱离了荆州的控制,如今已经有八年时光了,而且董璜也非常重视对南阳的经营……哪怕如今张辽率领大部东进南阳空虚,我们想拿下南阳的话,恐怕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好在董璜确实对我们没什么防备,只要我们不在襄阳一带调动大量的钱粮兵马,引起敌军的的注意的话,从江夏一带进行突袭,还是有可能成功的。就算不能拿下整个南阳郡,也必须拿下樊城和随县,这样才能全据汉江之险,控制随枣走廊,将董璜挡在北方。”

蒯越觉得拿下樊城和随县便是此战的底线,虽然确实比不上拿下整个南阳,但这两个地方也是战略要地,不能在整个南阳布置防线,在这里设置防御据点也可以。

刘表听完后没有说什么,只是看向蒯良问道,“钱粮兵马方面现在筹措多少了?此战的将校可曾安排好?”

蒯良闻言也站了出来,对着刘表行了一礼后认真道,“在江夏已经囤积了四万步卒和一万水师待命,钱粮足有两百万石战船也有近百艘,由黄祖、刘磐等人率领,属下之前测算过了,沿着汉水逆流而上的话,最迟不过两日时间便能赶到南阳,从陆路要慢一些,但也不过三五日时间。”

刘表闻言点了点头,江夏足足有五万人马,就算要留下两万人驻防江夏防备东吴,剩下的三万人马去突袭也足够了。不顾及伤亡的话,最多一个月的时间便能拿下南阳,这段时间也足够从荆州其他地方调兵了,堵塞益州的敌军后再借助水道北上南阳,时间上也是来得及的。

黄祖虽然输给了周瑜他们,但那是因为他轻敌大意了,可这一次要面对的西凉军全是旱鸭子,黄祖指挥水师作战,怎么想都不可能出问题嘛!只是步卒的将领确实弱了点,恐怕需要再调一些人过去啊!

不过总体来看,这一仗还是能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