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历史军事>三国:吾乃西凉统帅>第460章 孔融

董璜对自己的机构进行了调整,同时刚刚平定的幽冀二州也在严象、钟繇的努力下迅速恢复了稳定。

幽州本来是边地,长年累月与鲜卑、乌桓等族交战,是一个苦寒之地,每年都需要青州和冀州进行补贴,但刘虞上任幽州牧后便开放了边贸,开采矿产,缓和与鲜卑乌桓关系的同时,也促进了幽州的经济发展。加上后来关东诸侯乱战,只有幽州僻处一隅没有卷入战火,刘虞又以宽仁为政将幽州打造成了世外桃源,使得青徐冀一带足有近百万的人口北上幽州安家,让原本苦寒的幽州迅速繁荣起来。

这都是刘虞苦心经营的结果,也就能解释幽州百姓为什么都特别反感公孙瓒,田畴也一心为刘虞报仇了。

虽然后来刘虞身死,幽州也被卷入了战火之中,不可避免的遭遇了严重的破坏。但袁绍入主幽州的时间并不长,本人施政也倾向于宽仁,而且还有田畴负责具体的治理,因此刘虞治理幽州的善政还是被保留下来了的。之后田畴献幽州而降,也使幽州没有遭遇战火,严象治理的幽州不仅继承了刘虞留下的底子,还彻底解决了外患问题,可以说情况是好的不能再好了,除了最开始因为钱粮问题窘迫了一段时间外,后续的治理都无比的简单顺利。

而冀州就更不用说了,冀州本来就是天下最富庶的州,不仅人口稠密、经济发达,也是大汉非常重要的产粮地,虽然因为从黄巾之乱起的一系列的战争,导致冀州损失惨重,但当董璜将河北大族侵吞的土地、人口全部抢回来后,情况还是好转了不少的。

钟繇利用这些钱粮和人口,一面推行均田制度,一面开始兴修水利、开垦荒地,还开出了减免赋税徭役的优惠政策让冀州迅速稳定下来,开始逐渐恢复了生产。虽然还比不上北方的幽州,但情况也以肉眼可见的开始好转了。

钟繇有条不紊的治理冀州,甚至吸引了许多青州百姓北上冀州,这样的现象很快就引起了孔融的注意。因为自己不久前拒绝了董璜的征召,不用想都知道冀州治理好后,董璜会立刻来找自己的麻烦,面对这种情况孔融很是慌乱,立刻召集了自己的下属前来议事。

孔融虽然武略方面不行,但他毕竟是当世名士,麾下还是有几个不错的能人的,首当其冲的就是后来东吴历史上的第一位丞相孙邵,以及出任功曹的能臣王修。

当两人赶到后,孔融便直接开口问道,“如今奸贼董璜占据了六州之地,拥兵数十万,气焰嚣张、威凌天子,已经成为了大汉最大的祸患,我世受汉恩,不能与他这样的奸贼同流合污,因此我拒绝了他要我入朝的请求,望诸位接下来能随我一起抵御他!”

听到孔融的话后,众人的嘴角不由得微微抽搐。抵御董璜?你怕是没睡醒吧!董璜如今雄踞六州之地,麾下大军超过三十万,文臣武将数不胜数,就我们这么点人,怎么去抵挡人家啊?你想死别拉着我们啊!董璜本来召你入朝,你拒绝就算了,现在竟然还打算硬刚?这不是找死吗?

王修和孔融的关系最好,此刻第一个站了出来发言道,“恕属下直言,青州久经战火早就残破不堪,百姓更是十不存一,缺兵少粮、军不满万,更缺能与董璜抗衡的名将,恐怕是无力抵挡董璜的。董璜甚至不需要亲至,只要让屯驻在渤海的于禁带领大军南下,就能轻松剿灭我们了。”

“况且当今的天子和朝廷都在董璜的手中,这才是大义所在,董璜以朝廷名义征召府君入朝,府君拒绝本就已经失了大义。董璜不马上征讨我们就已经是万幸了,如何还能去抵御他呢?”

“属下虽然理解府君对大汉的忠诚,但如今不论从大义上来看还是从实际的形势出发,确实都对我们十分不利,望府君能三思而行啊!”

说完后,王修便静静的看着孔融,等待着对方的决断。

听完王修的话后,虽然知道他说的是实话,自己和董璜的实力差距确实很大,负隅顽抗都只能是死路一条,但孔融还是不由得皱起了眉。

孔融的内心是非常反感董璜的,准确的说从董卓开始就被他反感上了,除了董氏叔侄在不遗余力的架空朝廷,将天子变成傀儡这一点,确实让他厌恶之外,更多的就是士人对于边郡武人打骨子里的轻蔑和鄙夷了。

让董璜这个凉州的武夫骑在自己脖子上,孔融想想都感到恶心,自己可是党人的领袖之一啊!是名满天下的名士,怎么能向董璜这个西凉的羌种奸贼低头呢!对汉室的忠诚不允许他这么做!作为名士的自尊也不允许他这么做!

最关键的是,孔融其实是站袁绍的啊!两人都是党人领袖,都是身份高贵,都有着让士人治理天下的理想。而且袁绍还是天下楷模啊!所以天然的,孔融就看好袁绍,打算在乱世之中紧跟这个老大哥的步伐。

结果一个不留神,孔融发现自己看好的,打算支持的袁绍被董璜这个屠夫给灭族了!然后董璜又派人屁颠屁颠的跑过来征召自己入朝了,我他妈能向你低头才有鬼呢!!!

因此,孔融再度开口了,“田横以恩义为号召,尚能有五百士生死相随。如今大汉蒙难,我以复兴汉室和自己的名望为号召,难道还不能让更多的人追随我吗?”

“我想只要我们动员百姓,再联络天下的诸侯,未必不能抵抗董璜吧?”

“……”

王修闻言叹了口气,实在是不知道该怎么评价自己的这个上司了,汉室?如今还有谁把汉室放在眼中啊?剩下的不都是争权夺利的诸侯吗?且不说他们本就已经相互结仇,不会在没有遭遇灭顶之灾时因为孔融的号召就团结起来,就算他们真的团结起来了,真的打得过董璜吗?

董璜打仗虽然不多,但每一战都没有白打啊!几乎每次动兵都是直接灭掉敌对势力,就算没有也会将敌人打残。这家伙的战斗力本来就很恐怖了,偏偏还特别擅长治政安民、拉拢百姓,均田制一出,百姓帮谁根本不用想,动员百姓怕是输的更快啊!

要是真的有办法的话,王修自然也愿意向孔融献计,但如今这种情况,除了低头认怂真的没有别的选择了啊!保命嘛!不寒颤。

孙邵瞥了孔融一眼没有说话,和这种脑子不好使的家伙没什么好说的。嘴上说的再好听,实际上还不是为了保持自己的名士风骨吗?孔融该不会以为自己的名士身份,真的能保他吧?

沉默片刻后孙邵还是叹了口气,哎,罢了,毕竟这家伙帮自己扬过名,而且治理残破的青州也算尽心尽力了,还是帮他出出主意吧!听不听就不关我的事了。

“府君,其实我们不一定要和朝廷开战的!”

“嗯?”孔融闻言一愣,立即看向了孙邵,全然没有注意到孙邵的话语中不是提董璜的名字,而是以朝廷代指。

王修倒是注意到了,但他看了看一旁的孔融,便没有了开口提醒的意思,反正可以先听一听孙邵的办法再说。

“大将军让府君入朝,这说明确实是顾及府君的声望的,因此只要我们不进行过激的反应,主动派遣使者前去为府君无法入朝的事情说明缘由,青州毕竟还需要使君的治理,我想大将军也不会过多追究此事的。”

其实孙邵想的是,董璜暂时应该是看不上孔融这种小鱼小虾的,只要别作死,派人去晋阳道个歉,然后老老实实的治理青州,人家压根懒得搭理,等到天下统一了,孔融也就该认清形势了,到时候也就不会再做什么傻事了。

孔融思索了一番后,不知想到了什么,立刻点了点头,竟然也露出了笑容,“长绪说的不错,是我急躁了,我便听你的,即刻派人去朝廷说明缘由吧!相信董璜也不会那么不识时务的!”

听到这话,本来就觉得孔融答应的太痛快,有些不对劲的孙邵,顿时有了不祥的预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