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总裁豪门>年代鉴宝左读心右鉴宝掌天下珍玩>第135章 落魄满清后裔

羊肉胡同118号。

羊肉胡同紧邻京城最早一批建设的地铁2号线阜成门站,许多外地打工者,在羊肉胡同内租住大杂院。

这种大杂院跟陈香芷之前住那种大杂院差不多,都是一个小四合院,按照正房,东、西厢房,甚至还额外扩建出来2个厢房,租给外地打工人。

118号和那些大杂院不一样,这是一处非常标准的独门独户3进出四合院。

这种院子,并不符合能够得到皇帝赏赐的正黄旗子弟身份。

顾辞远带着疑惑,扣动漆黑色大门上的铜环把手。

当当当——

听到敲门声,院里立即响起一道洪亮的声音。

“来啦!”

不多时,那位坑爹男子,笑容满面的拉开大门,热情的邀请顾辞远进院。

顾辞远心里憋着火,脸上依旧是一副和和气气的笑脸,跟对方攀谈起来。

“大哥,咱们都第二次见面了,还不知道您怎么称呼呢!”

男子咧嘴一笑,脸上露出一抹得意的笑容。

“我祖上是正黄旗伊尔根觉罗氏,后来发生一些事情,族人统一改为‘赵’姓和‘李’姓,我现在叫赵西川。”

“哦,原来赵哥你祖上是大人物,怪不得能有宫廷御赐的扳指,看样子,今天我肯定不会白跑一趟了。”

顾辞远一边跟对方闲聊,一边巡视院内的边边角角,看看有没有前朝住户遗留的宝贝。

可惜他巡视一圈,除了正房房梁上面顶着几枚不值钱的大钱,就是赵西川已经提前准备好的宝贝。

这些大都是清代传下来的东西,有精品,也有普通民间用品,价值不一。

这跟顾辞远预测的情况有很大出入,他忍不住问道:“赵哥,这处四合院虽然地理位置不错,但和您家祖上的身份有些不搭配吧?”

闻言,赵西川略显尴尬的挠了挠后脑勺,有些不好意思的解释道:“祖上确实辉煌过,不过从我爷爷那一代就开始家道中落了,就传下来这么一间四合院,和一箱子乱七八糟的东西”

“说实话,我之前都没想到,我那穷爷爷传下来的东西,居然这么值钱。”

呃(°ー°〃)!

顾辞远扁扁嘴,好家伙,原来是这么回事。

我就说这小门小户的,在过去也就是个普通人家,怎么可能是帝王器重的正黄旗子弟,这下就说得通了。

说起来,也算赵西川走运,刚好遇到顾辞远和刘铁柱去东来顺吃饭,本着试一试的态度请顾辞远帮忙鉴定扳指,这才知道老爷子留下来的东西是宝贝。

或许,这就是命吧!

“顾老师来啦,您可比电视上年轻多了,快进屋坐!”

两人刚走进内院,一位身材微微发福,穿着一身大品牌衣服的中年女子上前迎接顾辞远。

对方的穿着打扮,给顾辞远一种翠花穿上一身迪奥最新款的矛盾感。

他强行压下嘴角的笑意,十分客气的跟对方打了个招呼。

“嫂子过年好!”

“大过年的,打扰你们了!”

女子连连摆手,“不打扰,不打扰,顾老师您可是别人请都请不到的贵客,快进屋坐,我给您沏茶。”

“您太客气了!”

就这样,3人走进正房客厅。

赵西川迫不及待的将早就打包好的宝贝拿到会客桌前,小心翼翼的将其摊开。

布包里的东西很杂,有一整套银簪子、首饰盒、玉镯子等女子佩戴之物。

还有几个品相不错的鼻烟壶和蝈蝈罐、蝈蝈葫芦,以及几本不值钱的清末、民国时期旧书。

这些东西,一看就是被人挑剩下的,最值钱的瓷器、古画等物早就被人挑走,剩下这些挑剩下的小玩意。

“顾老师,您帮忙看看,这都是老爷子传下来的玩意。”

“好!”

顾辞远装模作样的从口袋中掏出一副白手套,拿起包袱中一根银钗,上下打量一番。

【品名:清银饰套件 (共十件)

价值:1000元

产品材质:银器

制造工艺:批量生产

生产厂商:民间精品

生产日期:清代末年】

这件银钗和布包里面的其他银器属于套装,全部加起来是一套清代女子首饰,这是一整套清代民间银饰,做工还算不错,但其价值并不高。

顾辞远故意挑选这件物品第一个鉴定,就是要给对方一个下马威,方便他后面压价。

他轻轻的将手中的银钗放回原位,轻声道:“这件银钗品质不错,是清晚期的物件,和另外几件是一整套,这应该是您祖上当年用的首饰。”

闻言,赵西川面露喜色,他才不关心这是不是他老祖宗用的东西他只在乎这值不值钱。

“顾老师,这既然是清代的物件,应该很值钱吧?”

顾辞远摇摇头,解释道:“它确实是清代的东西,但它是民间所做,不是宫廷里面的东西,所以价值并不高。”

“外行人判断古玩值不值钱,有一个非常简单的办法,就是看看这件东西在古时值不值钱就行了。”

“如果它在古时值钱,它现在的价值就更高,如果它在古时就不值钱,现在最多也就有点传承价值。”

闻言,赵西川瞬间变脸,刚刚还一副欢天喜地的笑脸瞬间拉了下来。

【怎么会这样?】

【难道那个博古斋的人没骗我,这些东西真不值钱?】

【还是他们两个都骗我,想骗我的宝贝?】

【不行,我再试试他,拿一件博古斋鉴定过的东西,看看他怎么说。】

赵西川虽然表面上对顾辞远十分客气,但他一直认为顾辞远低价收购他手中的宝贝,对顾辞远并非百分之百信任。

他从众多物品中,拿出一个用葫芦做成的【蝈蝈葫芦】递给顾辞远。

“顾老师,您帮我掌掌眼,看看这件葫芦怎么样。”

哼——

顾辞远心中一阵冷笑,幸好我知道你小子脑子里想的什么,要不真被你糊弄过去了。

【品名:清三河刘棒子式小蝈蝈葫芦(一对)

价值:30万

产品材质:葫芦

制造工艺:大师之作

生产厂商:刘显庭

生产日期:清代末年】

刘三河是指冀省三河县,这里盛产刘三河蝈蝈葫芦、蝈蝈罐。

这件蝈蝈葫芦是清代三河县刘显庭大师制作,它截取小葫芦底部一截制作而成,因为其形状像玉米棒,所以叫‘棒子式小蝈蝈葫芦’。

蝈蝈葫芦在过去,属于满清贵族用来消遣的玩物,现在还玩这东西的人已经很少。

它属于杂项中的小品类,只有喜欢的人才会关注。

这件刘三河蝈蝈葫芦保存良好,刚好凑成一对,刘三河的名号圈里人认可度很高,遇到喜欢的买家,卖到50万都不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