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穿越重生>重生六零:军少宠夫>第3章 知青下乡

  1969年7月,山桥村。

  半个月后,村里的人都知道,这一次会有不少知青下乡村,是以往的两倍不止。

  一大早上山桥村村长顾建强和村支书顾仁,叫汉子们抓紧套牛车去镇里接知青,这牛车一套就好几辆,而村长的媳妇也开始和老知青们收拾知青所。

  山桥村以前叫顾家村,大多都是姓顾的人家,说白了是一个大宗族的村所以叫顾家村,后来因为战乱的原因有人逃难逃来了,村里所以就多了十几户外姓的人家,之后又因为有山有桥才改成了山桥村。

  村里面的布局还算好,村民多多少少都会一点本事,毕竟如果不会点本事的话,在这偏僻的山下根本活不下去,所以总体来说村里的人自给自足还是可以的。

  好几辆大皮绿卡车,每一辆大皮绿卡车上都挤满了密密麻麻的人,知青都是从县上的火车站拉过来的。

  从大卡车下来的知青早就已经分配好到邻镇周边的村里的名单了,这是一共下乡了500名知青都来自不同的地方,知青挨个下了车。

  “总算到地了,我都快要吐了。”祝小雨有几分不耐烦和疲劳,毕竟路途太过于遥远,让她有些受不了。

  “恐怕还没有,还要坐牛车呢,没看到那边排满着整整齐齐的牛车吗?”与她同行且同城的女知青早早就看到了前面的牛车提醒她道。

  “还要坐车,还是牛车?这太远了吧。”祝小雨根本就不想再坐车了,她坐的快要吐了,但是没有办法。

  这也没办法,实在是这个地方偏处于南。

  “果然是偏僻的地方。”

  “好了,别说了,快点上车吧。”其他人也有同样的经历,不过还没有到地方,只能提醒她们。

  下面早已经摆着一辆又一辆的牛车,还有牛车旁站着的是各村的村长和村支书,为了更快的回到村里干农活,他们还特意弄了个牌子,放在自己村的牛车旁,车上的人多半都识字,然后再让汉子们在旁边喊,这样就能快一点。

  “保关村的,快点,各位同志抓紧上车。”

  “这是什么情况,都是一群下乡的知青,早就是分好了名额了,怎么还在磨磨蹭蹭的?”角复村村长看着那群上了牛车的知青,还在磨磨蹭蹭的不由的说道。

  “宋老哥你又不是不知道,一群不懂事又刚刚下乡的学生仔罢了。”

  “都是城里面来的,大多都是细皮嫩肉这都是什么事儿啊?这该怎么干活?”

  “是啊,我还想着怎么安置他们呢,毕竟个个不一定会干农活,在家里还可能是娇生惯养的,这样日后的日子,还不知道要闹出什么事来。”宋休还在想着如何安置新来的知青。

  “哎呀,如今啊,不上学了。”

  “顾老哥,你也来了?”

  “这不每个村都分配了三四十个知青,村里的知青所都不一定有地方住,恐怕要住在村里的村民的家。”顾建强挠了挠头看着旁边的知青。

  “谁知道住村子里面会发生什么?”

  “不只是住处,还有吃喝拉撒,都是个问题?”

  “我们也没想到这次下乡的人会这么多,刚收到消息的时候,我们都以为只是十几二十个,突然间来了这么多个,谁看了不迷糊?”负责人叹了一口气说。

  “是啊。”

  负责人紧接着又说:“这次知青下乡的人比较多,你们多费些心啊!”

  “各位老兄回头再聊,我们村路途比较远,我先带我们村的知青回村了。”

  “行,那我们也走了。”

  各村的村长都领着自己村里名下的知青赶回村,山桥村就离镇里有些远,所以知青们坐了整整4个小时的牛车,途中倒是有不少知青吐了,也有可能是坐车的时间太久了。

  “果然是荒郊野岭地处偏僻,连条正经的路都没有……”一个扎着双马尾辫子的女生吐槽着。

  村长和村支书让汉子们慢点驾牛车,免得那群知青受不了,毕竟路途也确实颠簸。

  路上都是牛车的影子。

  知青进村,村里的妇女主任也就是村长的媳妇已经带着妇女们把知青所打扫的干干净净。

  顾燃舟可不管什么知青下乡,有那闲工夫,他还不如想想之后该怎么过,他现在打算改造房子,但现在的情况不可能进行大改,推掉重新建更不可能的,只能稍微改造一下。

  可有些事你不找他,他就来找你了。顾燃舟还在打量地基地形,顾建强带着一个背着布帆包的男人,向顾燃舟家的方向走来。

  顾燃舟的家在村的最边缘比较靠山,周边也没几户人家,就算有,也是离得远远的。

  顾建强远远的就看见顾燃舟不知道在干什么?

  “小舟啊,在忙呢?”

  “建强哥,你有什么事吗?”顾燃舟听到声音转头看到来人是顾建强淡笑的问。

  在一旁的陆溱川听到顾燃舟的称呼,有些惊愕,毕竟一个看起来20来岁的青年叫一个四五十岁的大叔叫哥,是不是有点太那个什么了。

  心里想是这么想,但表面上他还是一句话没有说,不过一瞬间,他就要明白了。

  可当陆溱川真正看到顾燃舟的脸时,心扑通扑通的跳。

  顾燃舟虽然在恢复当中,但还没有完全恢复,也就恢复了三四成而已,再加上他的灵魂跟身体开始融合,身体的容貌自然也就慢慢的变成了他前世的样子,哪怕只有三四成也足够了,何况以后还会慢慢恢复的。

  “小舟,这不是村里来了下乡的知青吗?知青所已经住满了,剩下来的几个知青都没有地方住,我们商量着住在村子里有空房子的村民家。”顾建强倒有些不好意思的说。

  “没有通知加盖知青所吗?”顾燃舟脸上带着诧异的问。

  “通知了也加盖了,但你也知道咱们村也就那么大的地方,知青所的那块地已经够大了可都盖满了,还是不够住,这次下乡的人实在太多,不然的话,我们也不会这样子做。”顾建强无奈道。

  “就这一个,哥,我可先说好,我就收一个,再多的话我可不收。”对方都把人带到跟前也这样说了,顾燃舟也不好意思不答应,不然就是不识趣只能提出要求。

  “好嘞,就这一个,我家也有两个知青呢。”顾建强也知道对方收一个已经算是好的,就十分痛快的答应了。

  “那行啊,哥你等一下,我这打算重新盖一下房子,你给我批个条吧,我好去公社里买材料?”顾建强打算走时,顾燃舟叫住了对方说。

  “哦,你这是打算重新建还是改一下就行了。”顾建强也知道顾燃舟家里的情况问道。

  “不重新建,就按照这个基础改一改,再巩固一下,而且现在的政策你又不是不知道,当初大哥和大嫂在的时候,家里的钱都供我拿去读书了,现在大哥大嫂不在了,我也不读书了,总是要建一下房子的,毕竟这个房子已经破旧成这种样子了,我怕它会塌,这夏天还好,现在已经7月份了,要是到了冬天的话就不好了。”顾燃舟也没打算瞒着对方把情况说了出来。

  “的确家里还有个孩子,那行,等我忙完,你过会儿再去我家拿条子。”顾建强听后扫了一眼房子搭话道。

  “好。”

  “小陆啊,你就在这里住下,有什么事再来找我家找我啊?”顾建强在走之前不忘对一直是隐形人的陆溱川说。

  也不难为顾建强这么说,毕竟新来的知青跟村里的人,起点矛盾也不是什么事情,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这批知青以后可能就回不了城里了,知青们需要适应村里面的生活。

  “好,村长你先去忙。”陆溱川点头应了一声。

  陆溱川打量着顾燃舟,顾燃舟也打量着对方,两个人都对对方的第一感觉都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