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关卡结局,苏辰看向面前的顾倾城,问道:“倾城,这项科技的传输需要多久?”

“需要1200个小时。”顾倾城回道。

这个回答,让苏辰有些吃惊。

虚拟意识空间的1200个小时,就是现实时间的12个小时。

这个时间,是当初获得2Nm芯片完整制造技术的2倍!

但仔细想一想,倒也合理。

这项技术的最核心部分是核动力发动机。

凡是与“核”密切沾边的技术,蕴含的知识无疑都是非常复杂、庞大的。

苏辰思考片刻,退出了虚拟意识空间。

下楼来到客厅,看了看时间,他就对国安局新分配给他的安保人员张林说道:“我接下来一段时间有事要做。直到我明天下楼之前,无论发生任何事情,都不要来打扰我,哪怕是上面的高层领导点名要见我都不行。明白吗?”

“明白!”

张林立刻肃然应是。

苏辰点点头,上楼回到卧室,再次进入虚拟意识空间。

空无他物的纯白房间里,苏辰把手轻轻放到cNSt-01科技系统的本体上。

电子音立刻响起:

【信息传输将于3秒后开始,请做好准备。】

苏辰轻轻闭上眼睛,默默等待。

3秒后,源源不断的暖流从手心进入体内,缓缓向大脑流去。

紧接着,他就失去了意识。

……

等苏辰再次睁开双眼,场景已经恢复成了熟悉的书房。

“信息传输已结束。恭喜您获得第二项超前科技。”顾倾城看着他,巧笑嫣然的道。

苏辰微微一笑,道:“帮我模拟出实验室场景,以及一台拆分开的h-75N战略轰炸机搭载的核动力发动机。”

“好的。”

顾倾城轻轻挥手,场景瞬间变换完成。

苏辰立刻上前开始查看,同时与大脑中的理论知识进行印证。

……

第二天一早。

苏辰下楼来到客厅,一眼就看到了坐在沙发上的林处长。

“林处长,您怎么一大早就来了?有事儿?”

林处长笑道:“没什么事。昨天接到通知,说你直到今天早上为止都不能受到任何打扰,就过来看看情况。”

苏辰知道肯定不单单是这样,于是道:“咱们去书房说吧。”

林处长点头,起身跟着他一起上楼。

刚把书房门关上,林处长就有些迫不及待的问道:“结果怎么样?我们给你的方法有用吗?”

苏辰笑道:“非常有用,已经完美通关,资料也全都到手了。说起来,真的要感谢你们,不然凭我自己是不可能做到的。”

“这说的什么话?”

林处长笑道:“为了国家,这些都是应该的。”

苏辰笑着点了点头,说道:“林处长,让人给我送来一箱大容量的移动硬盘吧,我把技术资料传进去。剩下的那些,以后也用得上。”

林处长没有废话,立刻打电话让人去办。

随后有些好奇的问道:“技术资料不是都在你的脑子里吗?怎么传?一个字一个字的用电脑打出来?”

“一会儿您就知道了。”

林处长见他还卖了个关子,不由笑着摇了摇头。

两人坐下来聊了没多久,国安局的人就送来了一大箱移动硬盘。

苏辰拿起一块移动硬盘,看了看容量,满意的点了点头。

然后对林处长道:“接下来,看我给你表演个魔术。”

说着,就闭上眼睛,把移动硬盘的一端不着痕迹的触碰到手腕的印记上。

片刻后,他睁开眼睛,放下手里的移动硬盘,再次拿起一块。

林处长在一旁好奇地看着,并没有太多惊讶。

对他来说,时空穿越这种一辈子都不敢相信的事都发生了,苏辰身上再发生些什么他理解不了的事,也属正常。

反复十几次后,苏辰睁开双眼,放下手里的移动硬盘,对林处长说道:“这些硬盘里面就是我这次得到的全部资料。”

林处长肃然点头,拿出手机发了一条信息。

大约半个多小时后,一名国安局的安保人员提着一个黑色的金属箱走进书房。

林处长把十几块移动硬盘小心的在金属箱里固定好,随后关上箱盖。

“滴”的一声,金属箱自动上锁加密。

然后,他起身对苏辰道:“这些东西我现在就送去国科局,有事随时打我电话,24小时开机。”

“好。”

苏辰把林处长送出别墅,看着他登上一辆特制的黑色越野车快速离开。

……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苏辰每天都会抽出十个小时进入虚拟意识空间,让顾倾城模拟出实验场景,亲自进行h-75N核动力战略轰炸机的整个研发过程。

一个半月后。

苏辰已经在虚拟意识空间里呆了个小时。

换算成现实时间的话,就是五年多的时间。

这天,他正在模拟实验室里查看核动力发动机的测试数据报告,顾倾城忽然出现在他身边。

“苏辰,现实中有人叫您。”

苏辰眉头微皱,有些不情愿的放下手里的报告,离开了虚拟意识空间。

睁开双眼,就见安保人员张林站在书房门口,很懂分寸的没有进来。

“怎么了?”苏辰问道。

张林回道:“苏总工,华科院给您打来电话,请您过去一趟。”

苏辰微微一愣,随后算了算时间,就大致猜到了是什么事。

于是起身道:“走吧。”

……

华科院那间熟悉的会议室。

苏辰刚走进门,十几位老牌院士就立刻起身。

“苏总工。”

苏辰摆了摆手,道:“大家不要这么客气,坐。”

他在会议桌最上首的位置坐下,问道:“其他所的研发任务已经全部完成了?”

陈国栋点头道:“昨晚收到了汇报,今早我们已经看过了他们发过来的测试数据,全部达标。光刻机研发任务的第一、第二阶段现在已经全部完成,只剩下最后的组装测试阶段。上面也已经收到报告,询问我们什么时候开始最后阶段,希望我们能给出一个相对准确的时间。”

苏辰思索片刻,说道:“给上面答复吧,就说我们即将开始最后阶段的测试。地点就按照之前准备的,在国科大的实验室进行。时间的话……

他稍稍思考了一下,说道:“现在是4月份,如果不出意外的话,6月份之前可以进行光刻机的首次试运行,最晚年底前进行第一次2Nm芯片试制。试制地点,就定在曙光科技。”

曙光科技,全名是“曙光科技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就是现在杭城郊区正在紧张建造当中的晶圆厂。

这个名字是苏辰起的,意为“冲破黑暗,迎来光明”。

会议结束,苏辰刚上车准备返回别墅,林处长就给他打来了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