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历史军事>北汉风云录>第146章 甘州的矿产调查情况

陈飞所说的找矿队,就是第一批随着民事人员抵达甘州之后,在骑兵的护送下,四处转悠的那几个人,而这些人,都是在陈飞亲自培养之下,已经具备了初步找矿和探矿能力的专工人员。

“消息尚未完全传回,但预计也就是这两天了,天气越发寒冷,已经越来越不适合野外作业了。”

“嗯,甘州那边的气候,可能还要更寒冷些,你那里也无需催促。”

陈飞之所以有这样的底气,完全是因为他手中有后世的电子地图的缘故,这幅被白天不知道什么时候离线在平板当中的电子地图,详细标注到了村镇一级的主要建筑物了,因此,陈飞花了两天的时间,认真核实了这些地名,而后对照一些资料,在大致的区域标注出来了矿种,而那些被派出去的找矿人员,其实也就是拿着这份地图,具体确定能够开采的规模而已。

一些矿种,可能会被厚厚的地层所掩盖,目前的兴汉镇并不具备这样的开采能力,因此,找矿人员进行仔细核对是非常有必要的,那些地表有露头的矿点,将会在野外作业之后,随之进行详细的标注,形成一份新的矿产分布图。

而这份矿产分布图,将会决定甘州工坊的位置,一些类似铁矿之类的矿种,如果运输距离过远,就会导致太多的运力被浪费在路途中,这也是陈飞借鉴后世地图当中的地名找矿的关窍所在,一些矿种,因为冶炼加工不能距离采矿点太远的关系,都会采用就地开采冶炼加工的方式,来避免过长的运输距离,因此会形成比较有特色的地名。

比如地图上标注的“白灰沟”“炭窑沟”“铁山洼”之类的地名,很可能附近就有石灰石、煤炭和铁矿分布,而恰恰是这些矿石,在原矿状态的重量和加工成粗产品的质量,有着极大的缩减,而经过粗加工之后再次形成的原料,就能够成为甘州工坊群当中精细加工的原料了。

“甘州的工坊建设,一定要合理进行设计,尤其是对地利的选择上,一定要尊重当地的客观条件,千万不能拍脑门。”

对于这一点,陈飞可是怨念颇深,现在正值冬季,刺史府的工坊区,尤其是铁工坊和木工坊所在的区域,一方面距离刺史府要员居住的窑洞过近,另一方面,铁工坊的炼焦炉、石灰窑和土高炉,正处于窑洞的上风侧。

每天回家,陈飞就能感觉到充斥在窑洞当中的各种异味,而喜欢晚起的陈飞,基本上每一天都是被木工坊的巨大噪音所惊醒的,因此,陈飞已经提出了,到明年一定要把这两个工业区搬迁到更下游的地方去,他甚至抽空连地点都已经物色好了。

“陈司马,这点务请放心,我们的设计人员都是经过实地考察的,和周围的乡民也是做过调查的,绝对不会出现罔顾事实,只埋头设计的情况的。”

“好,初级加工工坊的建设,等后续图纸传回再说,但甘州城周边的工坊区建设图纸,最晚节后就要拿出来,甘州那边还在等着咱们的图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