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hapter28

  「牛津VS剑桥:泰晤士河年度划船赛」,这一两校定期水上比赛项目就在罗伊斯副校长临时加开的酒会上拟定了。

  开赛日期、两校负责人、参赛队员选拔方案、队服与船赛周边商品、最佳观赏位置的门票售卖、赞助商等等,这些具体事宜之后细化商议。

  现在初步拟定,在明年适宜水上运动的季节,选择春夏的某天由剑桥校队向牛津校队发出挑战帖后,正式开赛。

  另外,布兰度作为诚挚的倡议人,被酒会来宾们许诺了一整套免费VVVIP观赛门票,邀请其携家人一起观赛。

  对此,布兰度表示静候佳音。

  如今,她真的是简简单单船赛迷,才没有密谋甚大。

  不打算参与筹备,只安静等待船赛风风火火地办起来。越盛大越好,让人办了还想办。

  一旦尝到举办赛事的好处,就不会愿意轻易放手。

  当有任何阻碍船赛的事物出现,牛剑两校就有动力与意愿去清除阻碍。

  那个时候,布兰度可以顺势而为。

  两校船赛尚远,为期二十天的剑桥年市却结束了。

  10月7日,年市闭幕后的第二天,所有临时搭建的营地、摊位都被一一拆除。

  晚餐后,布兰度一行九人去街上散步消食。本次出游二十三天,这是第一次集体逛街。

  与年市期间的喧闹截然相反,当各国商贩与游客纷纷离去,小镇恢复了平日的宁静。

  路灯下,很少遇见行人。

  仅剩几家酒吧尚存几分热闹,镇民与师生没有其他的外出夜生活。

  清冷街巷,院墙晦暗。

  不同风格的学院建筑,在夜幕下都是同样的肃穆不可测。

  凯瑟琳与莉迪亚原本很舍不得离开,但看到剑桥镇的日常状态后,就觉得还是朗博恩的生活更舒服。

  回到旅店。

  莉迪亚立刻问:“明天我们几点出发?”

  布兰度:“午餐过后出发,预计能在晚餐时分到家。大家今夜再检查一遍行李,确保没有物品遗漏。”

  不算克劳奇三个护卫,剩下六人的购买货品涵盖衣服、食物、书籍、植物、杂物等品类。多数是自用,还有给班纳特夫妇与简、伊丽莎白带去的礼物。相对来时,回程多租借了一辆马车,专门用来存放买买买的成果。

  要带回家的不只是摸得着的实物,还有多姿多彩的趣事见闻。

  凯瑟琳与莉迪亚摩拳擦掌,准备了一肚子的剑桥奇谈分享给家人。

  布兰度很清楚故事会中不会少了「香料集市的疯鸡大战」。

  她随口一提,建议两个妹妹说八卦时不如隐去故事主人公的姓名与外貌,比如仅代称D先生与他的朋友。

  那比直呼其名更添一份趣味,可以留一些想象的空间。

  等以后听故事的人与故事主角相遇,当发现故事形象与真人形象的反差,会产生额外的惊喜。

  班纳特一家与达西、宾利必定会见面。

  两位男士不曾表示想去朗博恩度假。随着天气转凉,还有两个月就是圣诞节,当然到了回家的时候。

  不过,两人在年市结束向布兰度道别,表达了明年相聚在两校船赛的观众席。

  达西思考了几天,决定接受校友们的邀请,去观看明年两校划船比赛。

  今年举办的那场当做热身赛,明年起是正规赛,以后如无特殊情况会每年举办一次船赛。

  能做出这个决定,必然是勇气的。

  他认为古怪总不会一直缠绕剑桥镇。在一系列怪事根源被破解后,顺利和谐的氛围回来了。

  与前期的鸡飞狗跳相比,后期值得放烟花庆祝,年市各项活动都顺利举办直到闭幕。

  临时酒会就是最好的证明。

  达西接到请柬时,怀疑参加宴会可能遇见奇奇怪怪的人。

  事实证明酒会办得很成功,像是丝绸一般顺滑地结束了。

  没有冷场,来客们还在意犹未尽。

  一改以往办事效率不高的毛病,那一夜两校来客恨不得在宴会上就把船赛事宜的方方面面全部敲定。

  至于酒会期间出现的两校船技争论环节,不能视作突如其来的倒霉意外。

  牛津人与剑桥人遇上总得相掐一番,否则也不会有今年的热身划船比赛。

  宴会上没有遇见怪异分子。

  给宾利挖了个坑的小班纳特先生,也不过是热情支持举办联赛的船赛迷·布兰度而已。

  这一份平顺给了达西信心。

  之前是他思虑过重。

  原来怪运之神从未青睐于他,只是途经剑桥镇时一不小心多看了他三眼。

  那三眼的威力凶猛。

  导致他当街被挑衅、被公鸡追杀,又在被害人尸体旁被留下了他的姓名。

  假如这些记录进19世纪剑桥史,分类能从生活区跨越到刑侦区。

  就让黑历史彻底掩埋进记忆的坟场。多撒一捧土,踩严实一些,不让它们再冒头。

  不能因噎废食。

  不必因为在剑桥年市经历了闹剧,就认为牛剑船赛也会遇上奇特经历。

  两者有哪种共同点?无非是都有剑桥人。

  达西理性分析,经营家族产业,以往接触过不少剑桥人,他一直都过得挺好。

  因此,剑桥年市的突发情况只是生命里微不足道的小意外。

  如果一定要揪出本次倒霉的怪运源头,把根源锁定在了表兄费茨威廉身上。

  在出发来剑桥年市之前,表兄给出了奇奇怪怪的祝福。

  当时祝福他“不会一脚踩到马粪,不会被大白鹅追杀,不会遭遇被扔菜叶子的强力攻击。”

  现实遭遇没有与咒语内容一模一样,但从倒霉程度上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表兄实属发动了咒语技能。

  达西得出一个自认正确的结论。

  ——与宾利出游没有问题,问题是下次绝对不给表兄施咒的机会。

  在愉悦气氛中,相识在剑桥年市的人们互道再见,马车车队走上不同的回程路。

  有人走,有人回。

  一辆马车与出镇车队擦肩而过。

  乔治·谢里丹紧赶慢赶,提前八天回到剑桥镇。

  回到杰克学院宿舍,不等他喝口茶歇一歇,就见西格·福尔摩斯找来。

  西格将一袋钱交给谢里丹,“这你是托我代卖植株的收益,一共三十二英镑。”

  “非常感谢。”

  谢里丹从中取出两英镑又交给西格,“之前说好的佣金。”

  西格拿着两英镑,感到它异常沉重。

  在二十四天之前,绝对想不到代卖植物而已,竟然能让自己参与到年市惊魂中。

  谢里丹:“其实你不必着急来找我。明天做礼拜,再交接也不迟。”

  西格眼底闪过一丝同情,“学长,我找你有事。你不在的日子,剑桥发生了一些事,你听说了吗?”

  谢里丹指了指鼓鼓囊囊的行李包,“我刚刚放下行李,连茶水也没来得及去接。”

  “我来。”

  西格非常利索地去泡了一壶茶。然后,他保持安静,看着谢里丹喝了好几口解渴。

  谢里丹喝着喝着,觉得哪里怪怪的。

  是落在身上的眼神不对劲。西格看他的眼神,怎么像是目送一位将要上断头台的人?

  茶不香了。

  谢里丹放下茶杯,“有事请直接说。”

  西格深吸一口气,接下来要说的话,他心里都没有底。

  临要开口,又去窗户边看看,再开门去看了看。很好,没有人潜伏偷听。

  尽管如此,西格还是压低了声音,仅以两人间能听到的音量,尽可能地长话短说。

  “就在十七天前,剑桥发生了凶杀案,国王学院的助教沃德被杀。凶手是来自法国的装修工哈罗德与欧文,两人也已先后死去。”

  西格的话音落下,谢里丹瞪大了眼睛。

  西格:“对,就是你认识的哈罗德与欧文,之前在伦敦打工。你是不是与他们有过约定,要把一本书借给他们看?凶杀案的起因就是为了偷盗这本书,两人翻墙时被沃德撞着了,将他打死了。”

  谢里丹茫然地退后两步,一不留神跌坐在椅子上。

  他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怎么可能呢?不可能的。哈罗德、欧文,我们聊过天,两人都是很淳朴的劳工。何况,那只是一本给老妇人看的针线书。疯了吗?为了这种书杀人?”

  西格提示:“英格兰银行的别称叫什么?”

  “针线街上的老妇人。”

  谢里丹作答,慢一拍意识到其中的问题严重性。“你的意思是学院图书馆里有一本宝藏书?”

  西格:“至少偷书者是这样认定的。”

  然后,从年初的法国普通教师让·杜邦被杀讲起,说了剑桥年市上的一系列古怪事件。

  谢里丹听得一愣一愣。

  他仅仅离开剑桥镇二十四天,怎么感觉眨眼过去二十四年?今年年市很荒唐,连剧本都不敢这样写。

  西格:“现在,只有学长你是最后的知情者,你知道那本书究竟叫什么。”

  谢里丹忽然感觉阿尔卑斯山压顶,他的肩膀好沉。

  他不安地站起,没心思休息。

  “走,现在去学院图书馆。找一找《老妇人的针线手工活·补录》。那是一本印刷书籍,我是两年前入学时看到的。不记清出版社与出版时间了,就记得它的作者「约翰·多伊」,一位无名氏。”

  西格:“好朴素的书名。虽然我们学院收入的家政类书籍不少,但有了具体书名,相信在午餐前能找到它。”

  三个小时后,仿佛有一阵打脸声在图书馆响起。

  西格与谢里丹前前后后把家政分区找了一个遍,没有看到这本书的踪影。

  会不会被谁借走了?

  这就去问管理员,但是借出未归还的记录上没有这一条。

  “也许被放到其他分区了,或者书没被借出图书馆。”

  谢里丹说,“现在,它刚好在某位同学或老师手中,那位就坐在图书馆里阅读。”

  学院图书馆有大大小小好几间阅览室。午餐时间,仍有人继续读书。

  西格不排除这两种可能性,“一会我还有课。等明天一早,我抢在第一个进入图书馆。从头到尾,把所有分区找一遍。如果还没有找到,那么……”

  那么这本书就是消失了。

  西格问:“学长,你确定没记错书名?”

  谢里丹点头,“我确定。我就喜欢翻阅作者是无名氏的书,但没看过这本,我对针线活不感兴趣。

  而且这本书名中有‘补录’一词,说明它是系列书的其中之一。当时,我还找了找它的同系列,没有找到。”

  一阵沉默在空气里蔓延。

  在图书馆砖楼的门口,两人面面相觑,又是下意识环视四周。

  突然觉得杰克学院的气氛诡秘莫测起来。传闻的宝藏,消失的书籍,学院里有一种神秘暗流涌动。

  谢里丹企图缓和气氛,“会不会是想多了?藏书不见了,这种事不能说时有发生,但确实存在一定比例的损耗量。

  比如打扫时,书不慎掉入污水桶,这书就毁了。又或者借书人不小心搞丢了书,那也是现实发生过的意外损失。”

  西格:“一切等明天上午再说。假如它真的不见了,我们就去查一查它的入库时间。图书馆肯定有相关记录,那就能查到它的出版社与出版时间了。”

  有了更多的信息,图书馆没有藏书也不慌,可以去书市上购买。

  不过,西格隐隐有了一个不祥的预感。

  假如这套书真的藏有宝藏线索,怎么可能是正规出版社批量印刷后上市出售。

  印刷书,也可以是私人刊印。

  一版一印,书册数量非常稀少,当时只送给特定人群。

  谢里丹也有同样的预感。

  任凭他绞尽脑汁地回想,怎么也记不清是否见过这本书的售价,无法判断它是不是私印书籍。

  问题来了。

  如果这是一本私印书,不对外发售,它就不是走向书商购买的渠道被收入杰克学院。又是谁把它放进了图书馆?

  两人想到这里,更觉空气里添一丝凉意。

  西格:“起风了,我得去加一件衣服。明天图书馆再见。”

  “明天见。”

  谢里丹挥了挥手,没有立刻返回宿舍。

  既然出门,就去一趟『猫头鹰咖啡店』兼营的旅店,希望那位重要客人收信后留下来等他了。

  谢里丹赶路回剑桥,当然不是为了三十英镑的植株收益,而是为了一笔三万英镑的捐赠费。

  今年春天,冯·菲利伯特先生提出,想给杰克学院一笔捐款。

  他从柏林大学毕业,那里的教学理念与剑桥相差甚远。

  概括地说,1810年建立的柏林大学,不再延续欧洲传统古典大学的教育思想。

  主张学术自由,高度重视科学研究,学生们自由探索自然科学。

  今年,伦敦大学的创立正是受到这股办学思潮的影响。

  冯·菲利伯特毕业后,想要去感受英国古典大学的气氛。

  兼听则明,体验两种不同治学氛围,能更好徜徉在知识的海洋里。

  这就有了捐一笔钱,获得走访学者身份,请谢里丹做中间介绍人的打算。

  不妙!

  谢里丹走到旅店大门前,这才想起一件尴尬事。

  这笔捐款本来是三方获利的好事。学院得了资助,自己得了很会办事的好名声,冯·菲利伯特体验剑桥生活。

  情况在图书馆偷书案后有了一丝微妙变化。

  欧文与哈罗德死了,但图书馆藏着宝藏线索一事尚未明朗。

  谢里丹并不认为雷尼院长只是一位爱织毛衣吃甜食的傻老头。

  这种时候,听闻有人捐钱来剑桥进修,院长会不会敏感多疑呢?

  同时,也不认为冯·菲利伯特先生别有居心,但自己要怎么解释眼下时局尴尬呢?

  自己不能泄露宝藏书的相关内情,又想要交好这位有钱佬,真是到了考验语言艺术的时候。

  中间介绍人,果然不是好当的。

  谢里丹先向旅店前台确认冯·菲利伯特先生没退房,是一直租到了十月下旬。

  他却调头出了旅店。先让他在剑桥镇转一圈,把离开二十几天的空白给补齐。

  不能就听西格的讲述,也要听听镇民们的补充,全面了解今年年市都发生了什么。

  谢里丹想要充分酝酿好措辞,再去敲响冯·菲利伯特的房门。

  旅店二楼,窗台边。

  埃里克把谢里丹来了又走的身影瞧了正着。

  他轻轻蹙眉,在剑桥镇逗留了二十多天,难道是为了在角落里默默欣赏各种离奇热闹吗?不,他是在等中间介绍人回来。

  久等之人回来了,情况却有了微妙变化,可以确定起因与欧文、哈罗德作案相关。

  校方通告上一句概括了欧文与哈罗德的犯罪目的,试图潜入学院盗取财物。没有说明是什么财物,也不能对外详述擒获欧文的过程。

  埃里克不清楚具体内幕,但能做一番推测。

  欧文被通缉,他没有离开小镇,反而第二次试图潜入杰克学院。

  没有再爬墙,而选择走了不引人注意的地下通道,但被人预判了他的行为而被当场擒获。

  究竟有什么吸引欧文铤而走险?

  埃里克希望不是图书馆的藏书,但今天看到谢里丹过门不入,敢肯定99%是发生自己不愿看到的局面。

  深吸一口气,让心绪平静下来。

  他的目的,概括起来非常单纯。

  得到消息,杰克学院秘藏各种绝版神秘医书。

  他就想在不告诉任何人实情的情况下,去大学里翻一翻书,弄清楚如今究竟有没有方案治好自己的脸。

  为什么带资进修,这种大家习惯了的操作也会横生波折?

  所以说,剑桥镇上确实存在一股古怪运气,对不对?

  埃里克不得不怀疑,怪运其实不会消失,但它会转移。

  上一个倒霉的达西走了,这一回就轮到他行事不顺了。

  *

  *

  10月10日,朗博恩,秋高气爽。

  乡村生活一如既往,平平淡淡,不起波澜。

  昨天,布兰度一行人回家。

  说来奇妙。明明二十多天的旅程,吃好喝好睡好,没有赶路也没有高强度体力运动,但昨夜踏进家门后还是觉得一股倦意袭来。

  似乎只有到了家,完全轻松下来,不知不觉间累积的疲乏才全部释放出来。

  因此,昨夜全家吃了饭,没有迫不及待聊天,而是早早休息了。

  今天,凯瑟琳与莉迪亚一觉睡到了中饭时间才醒。睡得非常饱,终于完全恢复活力。

  午后,阳光正好。

  起居室内,全家齐聚。

  两个小姑娘开始了剑桥故事会。

  听众:班纳特夫妇、简、伊丽莎白。

  旁白解说:玛丽。

  二十多天的年市见闻,无法一下子说完,仅仅是看过的演出就能说好几集。

  何况,凯瑟琳与莉迪亚回家后要收一收心,继续上课。

  现阶段,布兰度没有彻底放开手不再把控两个妹妹的学习方向。还不到时候,再等一等,让她们完全形成自主学习与思考意识。

  拟定了时间表,把午餐后一个小时定为故事会时间,从10月10日正式执行。

  当下,起居室的中央,故事会开讲了。

  讲故事,有人说得干巴巴让听众昏昏欲睡,有人说得引人入胜叫听众梦里也在催更。

  凯瑟琳与莉迪亚当然是要做后者。

  对此很上心,在剑桥镇就拟出大纲,先说什么,后说什么,情节上要怎么安排。

  对此,布兰度表示了支持。讲故事讲得好,能够锻炼语言思维能力。

  也请四位听众不要敷衍了事,不要随随便便躲懒,重视两个小姑娘的故事会,当成两人上交的一份特别作业。

  角落里,布兰度、于连与艾莎围坐在圆桌边。

  三人没有参与故事会,而在商议接下去的新教纲与教学内容。

  上一个胡萝卜名为「剑桥年市」,已经被凯瑟琳与莉迪亚吃掉了,正在回味中。

  下一根新的胡萝卜是什么?

  布兰度:“我有一个想法。希望拟定某个课题能让姐妹们都参与进来合作完成,且做出让她们实现自我价值的成果。”

  于连:“您就别想了,直接说出内容。不要让我们猜了一圈再揭秘。”

  布兰度:“索雷尔先生,你曾经的含蓄呢?”

  于连微笑,眼神却明确表达反问「你说呢?」

  布兰度:“好吧,我公布答案。这个课题,它与您,索雷尔先生的技能有关。”

  于连:?

  我怎么不知道,我还有隐藏技能的?

  布兰度笑着说出一个词:“铅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