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面上,

有微风吹过,泛起阵阵涟漪。

古刹九天有些期待,

他如同谦谦君子,躬身一礼,向钱渊请教道:

“请问先生之策。”

这是在论道,钱渊不会欺骗自我,也不敢,

但有欺瞒,道心崩,身陨。

钱渊眼中爆发出惊天神采,他好似思考了无数年,

此刻再无犹疑,

“资源不足,就种田,我之道擅造化,只要发动炎黄人,就能种出个朗朗乾坤。”

“人心不古,那就复三代之治。行教化之道,几代更迭,天下人皆为圣贤。再齐之以法,逆乱者无立锥之地。”

古刹九天有些失望,显然这个答案还不足以打动他,

“先生,你到底还在这后天之界,不知天地广阔。”

“单说资源,以你大能修为,养活此地人族倒是足够,可当灵气退去,他们如何修炼?”

钱渊并没有和盘托出,只是道:

“我自会想办法。”

古刹九天看出他有所隐瞒,也不追问,继续问道,

“总有人倚老卖老,或是不知足,想要复辟,先生如何应对?”

这是个极其复杂的问题,在没有超凡的世界,或可通过几代洗礼,打造一个乌托邦世界。

但若是人人超凡,总有些人活得久,会将腐败思想遗传下去。

“哈哈——”

钱渊少见的豪迈大笑,

“资源在我,大势在我,我今为之,谁敢不从?”

古刹九天就算不完全认同钱渊,也被他的豪气折服,

“好一个唯我独尊,只怕到时候,天下皆敌,先生不怕世人唾弃?”

钱渊也料到了那种可能,细数炎黄历朝历代,变法图强者多是不得善终,

只可惜,这就是他的道。

他没有道济的智慧,看不破。

也没有王熙的豁达,放不下。

更没有钱龙的狠决,忘不了。

那么,他只能走出一条独属于自己的道。

只见钱渊缓缓起身,挺直了脊梁,

他轻描淡写地出声,却震得这片世界晃动起来,

“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

“我为青帝,万方有罪,罪在朕躬。”

“若有灾厄,我一肩担之!”

这就是钱渊的觉悟,亦是抑郁症患者的救赎。

作为一个共情能力极强的人,他难以坚定自己的立场,

在长久的折磨下,他挺了过来,选择无视外界干扰,

我行我素,乾坤独断。

古刹九天眼中神采飞扬,好似看到绝世珍宝,令他欣喜不已,

“先生有如此魄力,或可一展抱负。请先生好好保重,我们帝关相逢,再论高下。”

“时间到了,我这分身也是时候离开了,你可千万不要便宜了其它......”

古刹九天的身影缓缓消散,只是在彻底离开前舔了舔嘴角,才露出一些魔意。

他在钱渊身上留下了一道标记,意思很简单,这是我古刹九天的人,别越界。

钱渊不知道他的如意算盘,有些莫名其妙。

不过不管怎么说,魔劫度过,总是好事。

一切都是水到渠成,

道心有成,规则再也伤不到他,灵体也开始转化为规则之体。

钱渊想到过往种种,不禁放声长歌,

“我有明珠一颗,

久被尘劳关锁,

今朝尘尽光生,

照破山河万朵。”

最后,他终极一跃,成为执掌规则的大能。

“嗡~”

钱渊觉醒第五神通法天相地,一道虚影横贯天地。

紫气浩荡三万里,化作袍服披在巨人身上,为他庆贺,为他加冕。

不管身处蓝星何处,都能看到那神威莫测的身影。

修士莫不敬畏,激动,不管敌我,都施礼祝贺,这是对先行者的感激。

钱渊晋升,让他们知道,后方还有路。

凡人不明所以,反而只是好奇、猜测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天外苍穹仿佛被洞穿,有浩瀚神光落下,

照射在钱渊周身。

略一感知,钱渊才知道这是灵界的邀请,

修士晋升大能,后天环境不足以提供先天灵气,修士一般都会前往灵界修行。

蓝星前辈察觉有后辈突破,向他发起了邀请。

“轰~”

虚空回荡着阵阵涟漪,也有一个意识苏醒,为他庆贺,也在挽留他。

蓝星意志复苏了,

祂以往都是静默状态,无知无觉地运行着,

此次借助钱渊晋升,接引规则降临,也产生了自我。

这是一个奇迹生命。

“放心!”

钱渊安抚下这个新生的纯真意识,

随后打散接引神光。

“蓝星成就了我,总不能拍拍屁股走人吧。”

钱渊本质上是个重感情的人,他做不出发达了就斩断过往的事情。

以前他最看不上的,就是那些在炎黄发展起来,就跑到西方潇洒的背德之人。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钱渊从未忘记。

只见钱渊操控法天相地神通,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

那声音每个字都如同在耳边响起,在心中回荡。

“天地听我言,众生明我意。”

“今我青帝发誓愿,立道心。”

“我要令资源无穷,使人人皆可修行。

我要教化众生,使人人明心见性。

惟愿天下大同,人人如龙。”

“如若悖逆此言,天人共戮之。”

“斯大同者——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他就在天下人的面前,开讲大同之道。

这并非什么新鲜道理,古往今来都翻烂了,

只是,还没有人能够真正实现罢了。

“今一夫挟三口,居有庭院,治灵田十亩,五年可增为百亩,使餐餐有灵米,人人可修行......”

听钱渊说可以给每家每户分房、分田,炎黄人都乐疯了,

这是他们骨子里喜欢的东西。

“真的假的,青帝说话算数吗?”

“嘿,管他呢,反正大家伙都听到了,如果没有,我们就去灵泽堵门。”

“这么多地啊房子的,炎黄肯定不够,你们说,我们是不是要......”

老百姓朴素且狡黠,总是能从一些细节中揣摩出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