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历史军事>我本秀才:开局入赘江南门阀>第116章 王师仓惶北顾日

就在天下人被澜江水军造反搞的震惊莫名,半信半疑,皇帝和朝臣还在扯皮之时,澜江水军攻下了澜江南岸的池州,携兵四十万(实际二十万)沿着澜江直冲江临而来。

这下在江临的皇帝和朝臣吓傻了,原以为他就是说说而已,实际就是找个空虚的地方为非作歹,称王称霸,这才是造反的正常套路。谁知道他真就直接奔着砍皇帝来了。

原来还在矫情扯皮的群臣这下彻底不顾体面了,陛下你走不走,不走我可就走了。虽然你有五万兵,但你敢拼么?

谁都知道江州的五万禁军兵强马壮,但也谁都知道皇帝不敢拼,这可是他最后的家当,先别说输赢,拼完了自己连保镖都没有了。

至于其他兵马倒是挺多,边军和现在征调的各路剿匪官军近百万,但没啥用啊,你又不能飞过来。

而且朝堂上也真不敢把边军调回来,不说现在边军都快固化成个人私军了,真要调过来,那就门户大开了,白戎、奚戎能跟在身后直接把中原屠戮一空,这谁也接受不了。

现在虽然是在四处造反,但怎么都是家里的事情。尤其是在世家势大的情况下,这些造反势力都是可以聊的,但蛮夷可不一样,这是底线。

更让皇帝和大臣恐慌的是,也不知道这个水贼瘪犊子大都督是从哪儿蹦出来的,造反的能耐大的很。

你造反就造反吧,造反的人多了,你算老几?

可这人手段花里胡哨的,根本应付不过来,你悄默默的打就完了,每打一个地方不是一堆檄文就是一堆讲话。最可恨的是这个瘪犊子他还让人把这些整理印出来派人到处去宣讲。

大梁朝廷上下就不要脸么,这个江南还是个人么?

这不,攻下池州,这个瘪犊子又来了一出大戏,他发布文告号召天下有志之士和各路反王精诚团结,携手并进,打造推翻大梁的统一战线。

皇帝看麻了,朝臣也看傻了,这个瘪犊子到底是哪里会的这么多手段啊,他这么一鼓捣,眼看大梁要完啊!

他才造反几天啊,可依照这声势,他俨然成了全国造反领袖,别人努力了那么久,你直接上来就端杯子敬酒,这像话么?

沈睿和沈皓也看的直抽抽,感慨的同时一个劲的庆幸,幸亏留在沈家了。如果原来只是觉得陆瑾有能耐,能搞事。

现在这一系列的造反手段简直是闻所未闻,特别是鼓动人的手段更是逆天,这谁能受得了?连沈皓都被鼓动的气血翻涌。这谁能是对手?

天下?无非是民心而已!

所以现在的沈皓看来,自家这个女婿,除非你完全杜绝他成长的所有机会,否则他就算真是当初去当了一个小水匪,现在必然也能震惊天下。

哎呀,哎呀,沈家出龙了啊,与满地朝臣急赤白脸的吵吵个不停不同,沈家哥俩吃瓜吃的挺开心。

沈家不少家族子弟都回来了,沈家老三沈泽也回来了,但沈家老三现在不够级别,所以一脑袋包,水匪打过来这可咋整啊?

老三沈泽愁的直搓脸,看着两个无所谓的兄长更是直叹气,这沈家果然一代不如一代了,家都快没了,还跟没事人一样。自己才三十多岁,就承受了太多。

裴云瑞的老子裴昌世也回来了,几个人里面他最是忧愁,自己儿子不见了。

裴云瑞当初给沈慧说的是回江东去了,但回来的裴昌世知道啊,回江东个鬼。那儿子去哪儿了呢?

夫妻两人现在还不敢告诉老太太和沈家,就怕老太太跟着忧心,沈家现在也是满头包了,还是别添乱了。先私下打听打听再说,要没也早没了,这都几个月了?

夫妻两人自然想不到,他们家大儿这次可出息了,不光是成长为了一个男人,更重要的是成了战场名将,这一战攻打池州的主力就是裴云瑞的第六军。

裴云瑞一边忙着打仗,个人生活也没落下,还给沈慧找了个儿媳妇。优秀的大儿子不用父母操心,把所有的事情都自己解决了。接下来就看当父母的是不是上道。

与家里的这几位主要的主心骨相比,沈家其他人则是跟朝臣一样陷入了惶恐,其他人还能回京都啊,他们沈家人怎么办?

当然只能死守啊,他们没有退路,但这并不表示不担心,不害怕,那毕竟是杀人不眨眼的水匪啊!

而且这些人到底是什么仇,什么怨啊,那么多的地方不去打,现在直奔江临,这是不把沈家当回事啊!

紧迫的形势推动了朝廷高效的运转,皇帝带着一帮子朝臣不顾沈家人的怨念仓皇北顾,连脸都不要了。

脸没有命重要,再不走要是被水匪抓住,那才是真没脸了。

“陛下,是我沈家无能,才让陛下受此劫难,臣一定带沈家战至一兵一卒,为陛下守住这江州……”沈皓满脸悲痛的送别。

“卿的忠心朕自是知晓,叛贼来势汹汹,江北道能否保全全赖沈家了。国事危艰,卿还是应该以家国为重,这江北道朕就交给卿了……”唐续拉着沈浩的手情深意重。

唐续也是闹心,这次来干了个什么啊,美人美人没得到,还搞得一地鸡毛。看着这雄壮的江临城怎么都不顺眼。

沈浩一口老血,你是让我打自己女婿么?想到这荒唐的一幕,沈浩的嘴角就直抽抽。

江北道水贼造反,总督杨希泰被罢官,要不是众臣力保,都能下了狱。现在却把大家眼里的烫手山芋江北道总督扔给了早已经致仕的沈浩,沈浩哭笑不得。

倒不是唐续真就昏庸到了这个地步,而是大梁自有国情。地方本就依赖于世家统治,要不然沈家怎么是江州的土皇帝?

和平时期大家玩的是平衡,各道总督一般都是交叉任命,所以杨希泰才在江北道当总督。虽然免不了私下蝇营狗苟,但好歹是个面子能维持住。

但现在什么形势了?国家没钱没粮没兵!前次下发的募兵令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就是要让世家豪族出力。

怎么才能让人出力?不说裂土封王,守自己家你总得卖力吧?这江北道我扔给你沈家,你沈家看着办吧。

问题是有陆瑾这么一个棋盘外的人,完全不按规矩,也不讲套路,就是乱来。所以让皇帝的这套思路看起来成了笑话。

这边君臣依依惜别,那边的南宫影月和沈言溪也在告别,只是两个女人似乎比男人们还要严肃,虽是没有说一句话,但要说的话全在眼神里。

此一去,也不知还有没有机会再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