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历史军事>双系统通万界古人炸裂>第305章 历史名人录(终)

天幕点评完明代王守仁之后,首先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朱璋坐不住了,而永乐大帝朱棣同样如此。

林枫通过双系统知道事由后笑了:“还真不愧是历史上有名的父子,想法如此相近。”

至于在帝王聊天群与朱元璋,朱棣这两位私聊,林枫可没答应而是先择群聊和天幕直播方式沟通。

这样做的目的也是想借此机会让万界帝王们有一个交流,互相借签的机会,目的自然是促进各朝发展,对于那些顽固不化又不想改变的朝代林枫给了一句自取灭亡与我何干的回答。

交流群内林枫说道:“讲了这么多,问题也提出来了,如何解决我也提出一些建议,做与不做,变与变全在你们自己,一切随缘吧。”

“哼!朕早就有言,秦重法度,用法家才有统一六国的成就,没有想到汉之后儒学如此不堪!”赢政说道。

“始皇帝陛下此言朕待商榷,外儒而内法方为正途。”汉武帝说道。

“瞧瞧,这儒学汉之后形尔上学,并非真儒学也。”隋文帝杨坚说道。他这是第一次在群中冒泡,可没有给宋朝皇帝们反驳的机会。

宋朝开国之君宋太祖赵匡义:“朕有些烦了,大宋重文轻武之策虽不是朕提的却害得大宋丢脸!”

“可咱就是不明白,华夏的东西传到倭寇岛国却又是另一番解读还把那个啥清给干趴下了。”

林枫:“关键在于汉之后的儒学变味了,又没搞懂真正的儒学奥义,自然不会明张载的关学和王阳明的心学真正的用意。

这两位后世有人言是将偏离的儒学拉回正途,可惜没有人真正明白。

好了,还是看天幕吧,这是最后一期名人录内容,但并不是说各朝就没有其他名人了,只是他们与主题不符合而已。”

林枫结束聊天群内的谈话,退出后示意武珊珊上传准备好的视频剪辑。

万界天幕中声音与字幕显现,万界古人聚精会神的看着天幕,这回又是怎么样的名人荣登此榜。

天幕:“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首诗的后半段后世人人皆知,也是人们经常吟诵到的千古名句。盘点南宋名人陆游!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人。

南宋时期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

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陆游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

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遭到主和派排斥。

乾道七年,陆游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范成大相知。

宋光宗继位后陆游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即因“嘲咏风月”被罢官归居故里。

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

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与世长辞,享年八十五岁,留下绝笔诗《示儿》。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陆游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陆游着有《剑南诗》稿传世。

陆游是越州山阴人,他出身名门望族,江南藏书世家。高祖陆轸是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进士,官至吏部郎中。

父亲陆宰通诗文,有节操,北宋末年曾任京西路转运副使。

宣和七年,陆宰奉诏入朝述职。偕夫人唐氏由水路进京,于淮河舟上喜得第三子取名陆游。

同年冬,金兵南下并于靖康二年攻破汴京,北宋灭亡。陆宰遂携家眷南迁山阴。

陆游出生于两宋之交,成长在偏安的南宋,民族的矛盾,国家的不幸,家庭的流离,给他幼小的心灵带来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历朝历代如果没有这些世俗的讥笑者,历史的车轮照常滚滚前行,但如果没有陆游这样甘受苦逼的牛逼人物传承支撑,我们引以为傲的文明或许早就灭绝了。

朝廷不给他机会上前线抗金,他就谏言让有能力的人领兵出征。结果他的官职直接被撸掉,罪名是妄议朝政,有不臣之心。

他最美好的职业经历是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到南郑去做幕僚,经历了一生中唯一一次军旅生涯。

但仅仅几个月后王炎被弄走后,陆游无奈回撤。铁马金戈化成了一首诗:

“衣上征尘杂酒痕,

远游无处不消魂。

此身合是诗人未,

细雨骑驴过剑门。”

他的理想是做将军,做战士,生活非把他逼成了一个诗人。

陆游与辛弃疾:暮年壮志谈国事

在历史的长河中,陆游与辛弃疾这两位南宋的文坛巨匠,以其卓越的文学才华和坚定的抗金决心,为后人留下了无数宝贵的精神财富。其中,陆游八十岁那年,辛弃疾登门拜访,二人畅谈国事、共议北伐的佳话,更是传颂千古。

当日,阳光明媚,陆游正在书房中挥毫泼墨,忽闻仆人通报,辛弃疾到访。陆游闻言大喜,连忙迎出门外。只见辛弃疾一身戎装,英气逼人,两人相见,寒暄之后,便携手进入书房,开始了他们的深谈。

陆游首先带领辛弃疾参观了自己的书房,书房内虽陈设简约,但书籍却堆积如山。陆游指着满室的书籍,感慨道:“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我虽年迈,但心中仍怀壮志,愿为北伐尽一份绵薄之力。”辛弃疾听后肃然起敬,对陆游的坚守和执着深感钦佩。

随后,两人坐定,开始畅谈国事。陆游痛心疾首地讲述了金人入侵以来,南宋山河所遭受的耻辱和痛苦。他悲愤地说:“我等身为汉人,岂能让异族肆意践踏我华夏大地?北伐之事,刻不容缓!”辛弃疾闻言,热血沸腾,他激动地站起身来,掷地有声地说道:“先生所言极是!我虽身为文官,但也曾披挂上阵,誓要驱逐鞑虏,恢复中华!”

二人越谈越投机,从政治策略到军事部署,从民族大义到个人抱负,无所不谈。陆游还向辛弃疾展示了自己近年来创作的诗词,其中不乏对北伐的殷切期盼和坚定决心。辛弃疾读后,对陆游的才华更是赞叹不已。

不觉间,日已西沉。辛弃疾起身告辞,陆游依依不舍地送他至门外。在离别之际,陆游从书架上取下一卷自己的诗集,赠与辛弃疾,并赋诗一首以表心志:

金戈铁马气如虹,誓破楼兰奏凯歌。

八十老翁犹健在,愿随诸将共征戈。

辛弃疾接过诗集,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知道,这不仅仅是陆游对他个人的馈赠,更是对他抗金事业的支持和勉励。他紧紧地握住陆游的手,深情地说道:“先生放心,我辛弃疾定不负所望,将毕生精力投入到抗金事业中,直至收复失地、驱逐外侮!”

这次会面,在陆游与辛弃疾的一生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两人虽年岁已高,但矢志不渝、心系国家的精神却永远传颂于世。他们的故事,激励着无数后人,为了民族的尊严和国家的繁荣而不懈奋斗。

南宋陆游主要成就、诗词作品及史书评价

陆游是南宋时期的杰出诗人、文学家,他的一生充满了坎坷与波折,但其文学创作却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的诗词作品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被誉为南宋诗坛的瑰宝。将从陆游的主要成就、诗词作品及史书评价三个方面进行探讨,以展现这位伟大诗人的风采。

一、主要成就

陆游在文学、军事、政治等多个领域都取得了显着的成就。

在文学方面,陆游是南宋诗坛的杰出代表,他的诗歌创作数量丰富,题材广泛,既有表达爱国情怀、关注社会民生的现实主义作品,也有抒发个人情感、展现生活趣味的作品。他的诗风既沉雄浑厚又清新明快,既豪放不羁又婉约细腻,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此外,陆游在散文、词作等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为南宋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军事方面,陆游曾亲自参与抗金战争,担任过官职,对军事战略和战术有着深刻的理解。他的军事着作《南唐书》对南宋时期的军事历史进行了详尽的记载和分析,为后人研究南宋军事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在政治方面,陆游关注国家大事,积极参与政治活动,为国家的繁荣富强献计献策。他主张加强中央集权,提高国家实力,以抵御外敌入侵。虽然他的政治主张并未得到完全实现,但他的爱国情怀和担当精神却得到了后人的赞誉。

二、诗词作品

陆游的诗词作品充满了浓郁的民族情怀和个人情感。其中,爱国诗篇尤其让人感受到他的高尚品格和坚定信念。如《示儿》一诗,表达了他对国家未来的深切忧虑和对子孙的殷切期望:“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首诗凝聚了陆游一生的爱国情怀,展现了他对国家统一的坚定信念。

除了爱国诗篇,陆游还创作了许多反映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的作品。他关注百姓生活,用诗歌表达了对社会不公和民生苦难的同情。如《游山西村》一诗,通过描绘乡村的宁静与和谐,反映了人民对安定生活的向往:“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种现实主义的关怀让陆游的诗歌更具有深远的意义和价值。

在创作手法上,陆游注重语言的运用和意象的塑造,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诗歌语言简练明快,意象生动鲜明,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同时,他也善于运用典故和比喻等修辞手法,使诗歌更加富有韵味和内涵。

三、史书评价

对于陆游这位杰出的文学家和爱国者,史书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认可。

《宋史》中对陆游的评价是:“陆游,字务观,越州山阴人。少能诗文,尤长于乐府。年十二,即为小吏登第,高宗时,虽不得大用,然每以气节自负,未尝屈事权贵。屡斥不就,复为敕令所删定官,除龙兴江西北岸佥厅。孝宗即位,迁枢密院编修官兼编类圣政所检讨官。史浩、黄祖舜荐其能,召见擢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寻擢起居舍人,兼权中书舍人。桧恶其力说张浚用兵,大沮其说,竟罢弃疾。光宗继位,进宝章阁待制。宁宗庆元二年卒,年八十五。”

这段评价不仅概述了陆游的生平事迹,还突出了他的文学才华和爱国情怀。他年少时便能诗文,尤擅长乐府,展现了他的文学天赋。在仕途上,他虽然多次受到排斥和打压,但始终坚守气节,不屈不挠。他的爱国情怀更是体现在他的诗歌创作中,他多次力说张浚用兵,以图恢复中原,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之情。

此外,后人对陆游的评价也是极高。他的诗歌不仅被广泛传播和收藏,而且在文学史上也占据着重要地位。他被尊称为“南宋四大家”之一,与杨万里、范成大、尤袤齐名。他的诗词作品在文学史上独树一帜,成为南宋时期文学创作的重要代表之一。

总的来说,陆游是一位多才多艺、才华横溢的文学家和爱国者。他的诗词作品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他在南宋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力不容忽视,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之一。

通过对陆游的主要成就、诗词作品及史书评价的探讨,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位伟大诗人的风采和贡献。他的爱国情怀、文学才华和担当精神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传承。

陆游与唐婉的故事,《钗头凤》在后世传为佳话,也是悲剧,被改编成戏剧,戏曲,影视剧等。

陆游,宋朝最伟大的爱国诗词文豪。可惜一生报国无门。

陆游是整个宋代最伟大的爱国诗人,从数量来说陆游现存9300多首诗,在历史上排名前列。

从质量上来说陆游的律诗成就在中国诗史上仅次于杜甫;从开创性来说陆游打破了江西诗派的长期笼罩,被誉为“中兴四大诗人”;他的横空出世使得南宋诗坛活跃起来。

陆游的词在南宋也非常有地位,是南宋豪放词派的第二号人物。

《 关山月》南宋\/陆游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朱门沉沉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陆游一生中曾经多次被罢免,但是陆游总是以乐观,豁达的态度面对这一切。陆游善于从各种生活情景中发现诗材,凡“一草,一木,一鱼,一鸟”无不裁剪入诗。陆游还写下了不少的梅花诗词,陆游借梅花来比喻自己的品德。

《 梅花绝句》

闻道梅花坼晓风,

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

一树梅花一放翁。

陆游八十五岁时离逝,临终留下绝笔《示儿》,成为千古绝唱。

重温《示儿》这首诗,是后世教材课本中必背之作。

《示 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直到这一刻他的心中从未放弃,他的一生坎坷却不曾放弃。

他的儿孙们更用生命兑现了这声呐喊:

六十九年后的崖山海战上,不屈抗争的南宋军民壮烈沉没在崖山海域。其中投海殉国的烈士中就有陆游的玄孙陆天骐。

华夏有此爱国主义诗人是何其幸矣,只能讲两宋上至帝王下至士大阶层除少数人之外其他的都是蝇营狗苟之辈,两宋合计三百多年江山能存续也是奇葩了。

两宋君非君,臣非臣,从宋太宗始这一脉除宋哲宗敢打并打赢没有纳岁币外,其他的不论是明君还是亡国昏君,也不管太祖一脉皆是鼠辈耳!”

天幕讲完还不忘挖苦宋朝皇帝一番,万界各朝皇帝们全被天幕这最后一句话惊掉了下巴,而宋朝皇帝们集体破防,有的直接吐血,有的大骂,而宋太祖赵匡胤则是对赵光义又是一顿狠揍,大怒的宋太祖直接下旨:谁敢言士大夫共治者,杀无赦!

发生在宋朝各位的事林枫与武珊珊接到双系统提示后,一脸不屑,他们目的就是通过天幕来改变一些事情,至于效果如何那也是听天命,顺其自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