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历史军事>双系统通万界古人炸裂>第299章 历史名人录10

正如万界古人们想的那样,下一位同样是众所周知的历史名人孙宾。

天幕:“历史名人众多,先回答一个许多人关心的问题,先有孙武还是先有鬼谷子,孙膑与鬼谷子又是什么关系,与孙武是什么关系?

这三位都是历史名人,鬼谷子在孙武之后,鬼谷子则是纵横家。

孙膑字伯灵,华夏族,孙武后裔,齐国阿,鄄一带人。中国战国时期军事家。

唐德宗时位列武成王庙64将之一,宋徽宗时位列宋武庙72将之一。

孙膑早年曾与庞涓同学兵法,庞涓出任魏将后妒孙膑之才而将其骗至魏,施以刖刑,后得齐国使者帮助潜逃入齐,为田忌门客,助田忌赛马获胜被荐于齐威王。

周显王十六年,齐威王欲任孙膑为将,孙膑以刑余之人而辞谢。

周显王二十七年,因魏将庞涓率军攻韩,韩向齐求救,孙膑又以军师身份偕将军田朌,田忌,田婴等率军救韩。

孙膑既在战争实践中创造了影响深远的围魏救赵,又给后世留下了反映时代特点和战争规律的杰出军事理论。

《孙膑·艺文志》着录孙膑兵法89篇,图4卷,已佚。从中可见其兵法思想主张:

内得其民之心,外知敌之情,主张战胜而强立,事备而后动。

在战略战术上贵势即创造条件以求主动和优势突破前人,速战速决的理论。

提出了持久作战的思想;适应通都大邑的兴起强调攻城,认为只有覆军杀将方为全胜,开创歼灭战的理论。

对野战中车垒运用,阵法研究,将领条件等均有阐述。

孙膑与庞涓师出同门,都是鬼谷子的弟子。两个人一样年少时聪明机敏,勤奋好学。

两人是在拜师的路上相遇的,一问原来同去拜会鬼谷子,于是,结为兄弟一起上了山跟着师傅学习兵法。

但是在鬼谷子眼里更偏爱孙膑,因为论人品孙膑比庞涓好太多了。

几年的深山学习枯燥又乏味,正巧庞涓听闻魏国正在招贤纳士,庞涓觉得自己已经学业有成了可以下山历练,就去了魏国开始了他高官厚禄的生涯。

孙膑和庞涓总是有点仇恨在身上的,先是鬼谷子的偏爱,除了毕生所学的兵法倾囊传授给两个人,后给孙膑加餐把一卷兵法残卷偷偷给了他,庞涓知道后激起了他的强烈不满,随即才下山去了魏国。

到了魏国的庞涓还是不死心,认为孙膑对他的威胁非常大,于是把孙膑诱骗到了魏国。

然后派人监视他,孙膑到了魏国,庞涓嫉妒孙膑的才能比他好就陷害他通敌叛国,于是就对孙膑动了刑法,砍去了孙膑的双足挖去了了他的两个膝盖并且在他的脸上刺字,想使孙膑就此埋没于世间不为人所知。

孙膑为了不再遭受迫害就开始装疯卖傻,睡猪圈,吃猪食还大口大口地吃粪便。这下庞涓放下心来,认为孙膑是真的疯了。

知道真相的人只有一个那就是周游到魏国的墨子墨翟。

他把孙膑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齐国大将田忌,请求田忌救孙膑一命,田忌上报给了齐威王。

齐威王立即下令给田忌无论用什么方式都要把孙膑救出来,希望他为齐国效力。

齐国使者觉得孙膑不同凡响,于是偷偷地用车将他载回齐国。

桂陵之战

公元前354年,赵国进攻魏国的盟国卫国,夺取了漆及富丘两地,此举招致了魏国的干涉,魏国派兵包围赵国首都邯郸。

次年,赵国派使者向齐,楚两国求救。齐威王召集大臣们商议,邹忌反对救援,而段干朋则建议齐威王分兵,一路向南攻打襄陵来疲劳魏军,然后趁魏军攻破邯郸后救援赵国,这样既救援了赵国又同时削弱了魏赵两国。

齐威王采纳段干朋的建议兵分两路,一路齐军围攻魏国的襄陵,一路由田忌,孙膑率领救援赵国。

此时魏军主力已攻破赵国首都邯郸,庞涓率军八万到达茬丘,随后进攻卫国。

齐国方面田忌,孙膑率军八万到达齐魏两国边境地区,田忌想要直接与魏军主力交战但被孙膑阻止。

孙膑认为魏国长期攻打赵国,主力消耗于外,老弱疲惫于内,国内防务空虚,应当采用声东击西,围魏救赵的战术,直捣魏国首都大梁迫使魏国撤军。

魏国一撤军赵国自然得救,孙膑于是建议田忌南下佯攻魏国的平陵。因为平陵城池虽小但管辖的地区很大,人口众多,兵力很强,是东阳地区的战略要地,很难被攻克;而且平陵南面是宋国,北面是卫国,进军途中要经过市丘,容易被切断粮道。

佯攻此地能很好的迷惑魏军,造成庞涓产生齐军主将指挥无能的错觉。田忌采纳孙膑的计谋,拔营向平陵进军。

接近平陵时孙膑向田忌建议由临淄,高唐两城的都大夫率军直接向平陵发动攻击,吸引魏军主力。

果然攻打平陵的两路齐军大败,孙膑让田忌一面派出轻装战车直捣魏国首都大梁的城郊激怒庞涓,迫使其率军回援。

一面让田忌派出少数部队佯装与庞涓的部队交战,故作示弱使其轻敌,田忌按孙膑的要求一一照办。

庞涓果然丢掉辎重,以轻装急行军昼夜兼程回救大梁,孙膑带领主力部队在桂陵设伏一举擒获庞涓。

马陵之战

公元前342年,魏将穰疵在南梁和霍击退韩将孔夜的军队,韩昭侯派使者向齐国求救。

孙膑再次采用围魏救赵的战术率军袭击魏国首都大梁,庞涓得知消息后急忙从韩国撤军返回魏国,但齐军此时已向西进军。

孙膑考虑到魏军自恃其勇,一定会轻视齐军。况且齐军也有怯战的名声,应采用诱敌深入的战术,引诱魏军进入埋伏圈后加以歼灭。

孙膑命令进入魏国境内的齐军第一天埋设十万个做饭的灶,第二天减为五万个,第三天减为三万个。

庞涓行军三天查看齐军留下的灶后非常高兴,说:“我本来就知道齐军怯懦,进入魏国境内才三天齐国士兵就已经逃跑了一大半。”于是丢下步兵只带领精锐骑兵日夜兼程追击齐军。

孙膑估算庞涓天黑能行进至马陵,马陵道路狭窄,两旁又多是峻隘险阻,孙膑于是命士兵砍去道旁大树的树皮,露出白木在树上写上庞涓死于此树之下,然后命令一万名弓弩手埋伏在马陵道两旁,天黑能在此处看到有火光就万箭齐发。

庞涓果然当晚赶到砍去树皮的大树下,见到白木上写着字于是点火查看。

字还没读完,齐军伏兵万箭齐发,魏军大乱。庞涓自知败局已定,于是拔剑自刎,临死前说道:“遂成竖子之名!”

齐军乘胜追击,歼灭魏军数十万人,俘虏魏国主将太子申。经此一战魏国元气大伤,失去霸主地位。

孙膑的军事理论思想是第一个提出反对“穷兵黩武”的人。

孙膑主张重视慎重地对待战争,他强调战争是国家政治生活中解决问题的一种重要手段,只有以强有力的武力作为保障才能够使国家安定,富强。

但是他反对穷兵黩武,指出作战胜利能够挽救濒临灭亡的国家,但战败也同样会失去土地,危害社稷。一味好战必然会灭亡,自取其辱。所以必须慎重地对待战争,不可不用也不可滥用。

孙膑主张积极地做好战争的准备工作来获得胜利,这样才能做到以战争抑制战争,他指出政治和经济条件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基础,强兵必先富国。

只有具备强有力的政治和经济作为后盾,才能做到事备而后动。

他又指出民心,军心是取得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所以战争必须顺应民心,军心。要做到“得众”、“取众”。

战略思想方面必攻不守,必攻不守在敌众我寡,敌强我弱的情况下积极主动地进攻敌人防守的薄弱环节。

不仅能够有效地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而且能够转换攻守形势。

战术方面孙膑提出“因势”“造势”的思想,充分利用敌我双方的条件造成有利于我的态势。

后世地位:唐朝建中三年,礼仪使颜真卿向唐德宗建议追封古代名将六十四人并为他们设庙享奠。

当中就包括齐将孙膑,同时代被列入庙享名单的只有田单,赵奢,李牧,王翦而已。

及至宋代宣和五年,宋室依照唐代惯例为古代名将设庙,七十二位名将中亦包括孙膑,在北宋年间成书的《十七史百将传中》孙膑亦位列其中,孙武,乐毅也在其中。

《孙膑兵法》中的思想有其局限性和历史环境的客观性,以及华夏文明中礼仪道德,至于穷兵黩武在古代由于生产力落后,物质匮乏无法支持长久战争,故此孙膑反对,但决不适合于工业化,海洋争霸的时代,工业化,殖民化的情况下谈不上什么穷兵黩武,尤其是大航海时代的开启,殖民主义掠夺杀戮,种族灭绝,文化入侵等,去反对什么穷兵黩武就是自寻死路。

孙膑是战国时期齐国着名的军事家孙膑赛马围魏救赵闻名全国特别是他和同学庞涓之间的恩怨纠葛

更因为孙庞斗智演义的流传而为老百姓所津津乐道

有五个行业尊孙膑为祖神,第一是制靴业制鞋业神

传说孙膑被庞涓暗害后为保护被削去髌骨的伤腿,用兽皮制成有史以来第一双过膝皮靴,后世的靴匠于是把孙膑尊为制靴业神。

第二是皮革业神传说,孙膑被庞涓挖膝之后只好跪步行走,这样要用皮张裹缠膝部,他就将皮子去毛并使其柔软,用起来舒服,缝制也方便,从此便出现了皮革业。而孙膑也成了这个行业的始祖。

旧时每年农历九月十三日,南京的皮匠们都要聚会为孙膑祖师爷举行祭祀活动;今云南丽江古城附近束河古镇的三圣宫楼阁仍还供奉着皮匠祖师孙膑的塑像。

第三是烧炭业神

传说很早以前有一年冬天鬼谷子命令两个徒弟孙膑庞涓去找膑决心一定要找到无烟柴而庞涓却为人十分狡诈借故不去找,孙膑发现可燃之物,烧之得炭,故后世称之烧炭之神。

第四豆腐业神,传说鬼谷子为考验孙膑,庞涓假装生了病;孙膑为让老师吃点有营养的东西就磨了豆浆,正巧他晾的盐被露水化成盐水流进了豆浆,豆浆就成了豆腐。

鬼谷子吃完豆腐后夸奖了孙膑,要求孙膑再做点,庞涓十分嫉妒孙膑,偷偷的往盐水里加了点石膏水,没想到也成了豆腐。从此以后人们就把孙膑和庞涓供奉为豆腐业的祖师爷和保护神。

第五是泥塑业神

无锡惠山泥塑从业者从很早就供奉孙膑为本行业祖神,传说孙膑曾流落吴地以做泥人为生,后来孙膑出任齐国军师以泥人,泥马布阵,破了庞涓的五雷阵,再后来,惠山人把孙膑捏泥人的技艺继承了下来,从此惠山泥人声名远扬。

无锡惠山泥人成为后世游客必买的旅游纪念品,对文化习俗的传承与保留起到了促进作用,避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失传提供了保障。

《东周列国志》,《孙庞斗志演义》的出现,让后世更好的了解春秋战国历史,对历史人物有可好的全面了解。

《《孙庞斗志演义》不同于《三国演义》,许多内容与史记相似,唯一不同的便是庞涓的死法,演义中是被乱箭射死的,正史是自杀。最重要的是作者并没有加入个人主观关念,遵循的是史实,虽是演义其价值更高。

不得不讲孙膑的军事思想与孙武的军事理论对后世华夏乃至世界各主要军事强国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甚至《孙子兵法》,《孙膑兵法》传入西方军事学校,成为必修课。

孙膑的历史贡献与对后世影响:军事智慧引领时代,后世敬仰铸就传奇

孙膑,战国时期的杰出军事家、战略家,以其卓越的智谋和非凡的军事才能,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军事遗产和深远的影响。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无论是历史贡献还是对后世的影响,都堪称不朽的典范。本文将围绕孙膑的历史贡献、对后世的影响以及对当代各国军事理论的启示进行论述,以期揭示这位伟大军事家的智慧与价值。

孙膑的历史贡献主要体现在其军事理论和实践成就上。在军事理论方面,他汲取了众多前人的智慧,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和战略思考,形成了一套系统完整的军事思想体系。他强调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的战略原则,主张以智取胜,充分运用心理战术、伪装术、奇袭术等战术手段,以求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胜利。这些军事理论对于当时及后世的战争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军事实践方面,孙膑更是展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最为人们所熟知的便是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通过巧妙的战术布局和灵活的战略调整,他成功地击败了敌人,为战国时期的历史进程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些战役不仅充分展示了孙膑的聪明才智和军事才能,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实战经验和历史借鉴。

孙膑对后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首先,他的军事理论和方法为后世的军事家们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和借鉴。无论是在战争策略、战术运用还是军队管理等方面,孙膑的思想和方法都成为了后世军事家们学习和研究的对象。他的战争智慧在某种程度上也塑造了后世的战争面貌,使得战争不再是单纯的暴力对抗,而是更加注重策略和智慧的较量。

其次,孙膑的影响还体现在历史文化和精神传承上。他的故事和成就被传颂千古,成为了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通过缅怀孙膑的传奇人生和卓越贡献,来表达对智慧和勇气的崇敬与追求。同时,孙膑的人格魅力和高尚品质也为后世树立了榜样,激励着人们在各个领域追求卓越与成就。

最后,孙膑的军事思想对当代各国军事理论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的主题,但战争的阴影依然存在。孙膑的军事思想为我们提供了一种以智取胜、和平崛起的新思路。在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军事挑战时,各国军事理论家和实践家们可以借鉴孙膑的思想和方法,探索出更加符合时代要求的军事战略和战术。

为了纪念孙膑的杰出贡献和深远影响,后世还为他建立了许多纪念场所和文化遗迹。这些纪念设施不仅成为了人们缅怀先贤、传承文化的重要场所,也成为了展示中华民族智慧和勇气的重要窗口。通过这些纪念场所的建设和管理,人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孙膑的生平和事迹,感受到他的智慧和魅力。

总之,孙膑作为战国时期杰出的军事家、战略家,以其卓越的智慧和非凡的军事才能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军事遗产和深远的影响。”

天幕讲述完孙膑的传奇人生和典故,也让万界之人更好的了解孙膑的为人,可以更好的去发现人才,为本朝所用。

天幕关闭,不知道下期又是谁可以登上名人榜,但古人的智慧很高,他们从盘点的规律和特点中也能猜到一些。

而武珊珊与林枫则是又一番感慨了,林枫的感触则更多一些,这是由年龄和社会阅历与看的东西较多有很大关系。

这也是武珊珊要探究林枫的原因,也使得俩人在直播万界的时候更加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