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历史军事>双系统通万界古人炸裂>第281章 史上十大才子2

万界观看天幕的古人们,对于百姓而言这些所谓的才子佳人与他们无关,纯粹是图个乐子,可帝王将相则不同。

而那些饱读诗书的儒生们自然是知道十大才子榜的份量,这可是名扬万界的大事,羡慕嫉妒恨是必然的。

然而榜单第一个谁也不敢多说一句话,那人可是历代敬昂的楚辞创立者屈原。

天幕稍等片刻,又开始介绍第二位,天幕中可是讲得明明白白,依照历史王朝顺序来排,排名不分先后。

而且天幕之中也说得很清楚,十大才子榜在后世有多个版本,只是并没有解释为何如此,以往日的榜单的规律和特点来看其评判标准必与华夏历史文化传承有关。

天幕:“东汉末年三国时期曹魏:曹植!

提及曹植,不论是陈寿写的《三国志》,还是明朝小说家罗贯中写的《三国演义》人们皆能背出一首诗,曹植在与曹丕争夺世子之位被曹丕算计,从而让曹丕胜出,登基为帝,为了打击曹植也令其七步成诗,此诗人人皆知。

《七步诗》原文:

煮豆持作羹,

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

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这首诗由于年代原因,又有所改变,变为:

煮豆燃豆萁,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天幕正放着老版的巜三国演义》片段,正是曹丕与众臣打压曹植的场景:

“陛下!不可啊,曹植乃当世文坛巨匠,若杀他,只怕天下读书人必对陛下不利,会落个残害手足的骂名啊!”

曹丕:“好,人人皆说吾弟乃旷世之才,朕就以兄弟为题,诗中不得有兄弟两字,七步之内成诗,若能朕便放逐于他,若是不能,便是欺君,杀无赦!”

曹植无奈吟诵出历史名篇“七步诗”,七步成诗也再次成就了他的诗才之名。

而曹操位面上,曹魏阵营内,曹操脸色铁青,他不是气曹丕与曹植争位,而是天幕揭了老底,天幕对曹操是赞扬多于骂操,而且定义乃是大汉忠臣,奸雄!

如今天幕这么一来,曹丕是否能继承世子之位,那可就很难讲了。

这边曹操头疼不已,也幸亏林枫出手提前治疗好曹操脑疾之症,至少多活几年,不然今日天幕揭露世子之争,他曹操可能提前嘎屁了。

另一边天幕则继续介绍中:曹植字子建,沛国谯人,出生于东阳武。

是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生前曾为陈王,去世后谥号“思”,因此又称陈思王。

魏文帝曹丕之弟,中国三国时期文学家,诗人,音乐家。

曹植少年早慧,年十岁余便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亦能文援笔立成。

曹植十多岁的时候就能诵读《诗经》,《论语》及《先秦两汉辞赋》,诸子百家也曾广泛涉猎。

深受曹操宠爱几欲立为世子,终因任性而行饮酒无度失宠。

曹操死后曹植的生活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之后的十几年里多次被迫迁徙封地,初封平原侯后徙临淄侯。

曹丕,曹叡相继称帝后屡遭迫害,创作了广为人知的《七步诗》,表达当时的煎熬与愤懑。

后被贬为安乡侯又徙封陈王,最终因无法施展自己的才能郁郁死于壮年。

曹植在建安诗坛上取得比较高的成就,他在汉乐府古诗的基础上对五言诗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其现存诗七八十首是建安诗人中最多的。

前期的诗歌以《白马篇为代表洋溢着乐观浪漫的情绪。

对前途充满了信心,

后期因为生活的突变而导致诗风的转变,从以前轻松乐观浪漫向上的情调改变为是忧虑,悲愤抑郁和痛苦代表有《赠白马王彪》等。

除诗歌创作外,曹植的散文和辞赋写作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着有《与杨德祖书》《与吴季重书》《求自试表》等历代传统的名篇。

他思路敏捷,谈锋健锐,进见曹操时每被提问常常应声而对脱口成章。

曹植的文艺成就:

曹植的创作以220为界分前后两期。

他的诗歌既体现了《诗经》哀而不伤的庄雅又蕴含着《楚辞》窈窕深邃的奇谲;既继承了汉乐府反映现实的笔力又保留了《古诗十九首》温丽悲远的情调。

曹植的诗又有自己鲜明独特的风格完成了乐府民歌向文人诗的转变。

曹植的作品收录在《曹子建集》中,共计10篇收录了曹植的诗文辞赋其中收录较完整的诗歌有80余首。

一半以上为乐府诗体,其代表作有《七哀诗》《门有万里客》《白马篇》《赠白马王彪》等。

其中《洛神赋》写洛川女神的仙姿美态是文苑奇葩。据《书断》记载:曹植亦工书,《宣和书谱》上亦记载曹植少年聪慧,记忆力惊人,万言不忘。

其胸中磊落之气发于笔墨间,曹植以章草书写的《鹞雀赋》乃书法中一极品。

曹植着有《画赞序》是中国画论史上流传下来的第一篇专题论画的文章,它可以同汉代的《毛诗序》相提并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篇专谈诗歌的文章。

阐述诗歌的伦理教化作用,《画赞序》则主张绘画在教化方面应具有的功用,这当然是儒家思想。但曹植在这里明确了绘画艺术的社会价值和意义,肯定了绘画艺术的地位则是很重要的。

他与曹丕《典论论文》第一次讲文章要有作者的性情是一致的,两者在理论上可说都是开启以后那个文艺自觉时代的先声。

历史不是演义,历史上的曹丕也是文学家,其作品与曹植的作品同样是华夏文明中的瑰宝,如果讲文化传承,曹操,曹丕,曹植父子三人对历史文化的贡献是无可争辩的。

曹操是大汉丞相,诗人,军事家,政治家,而曹丕是政治家,文学家,曹植是诗人,画家,艺术家,个性不同,曹丕更适合从政,而曹植更适合当个大文豪。

所以讲历史真相是什么,曹植醉酒误事而失去争夺世子之位也是必然,明朝罗贯中所写的《三国演义》并非历史,只是艺术化的文学作品,真实的曹丕,曹植又是怎样的人无从知晓。

但是可以肯定是曹植是那个时代的第一才子,曹丕同样不输于曹植,兄弟两人的文学才能影响后世千百年。

关于曹丕的文学成就将在才子榜上另行解释,此榜只讲十大才子榜。”

天幕介绍曹植时给出后世的总评:

三国时期曹植文学成就对后世文化传承的影响

三国时期,曹植以其卓越的文学成就,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为曹魏时期的一位杰出文人,曹植的文学创作不仅丰富了当时的文化内涵,更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对文化传承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曹植的文学作品,以诗歌为主,风格独特,情感真挚。他的诗歌创作,继承了汉乐府和古诗的传统,同时又融入了个人独特的艺术风格,使得他的作品独具魅力。他善于运用象征、比喻等修辞手法,使诗歌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此外,曹植的散文创作也颇具特色,其文笔流畅,意境优美,显示出他深厚的文学功底。

曹植的文学成就对后世文化传承产生了显着影响。首先,他的作品丰富了古代文学的创作手法和风格,为后来的文人墨客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其次,曹植的文学思想和创作理念,对于后世文人的文学创作具有指导意义。他主张文学应关注现实,抒发真情,强调文学创作的独立性和个性化,这些观点为后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此外,曹植的作品在历史长河中流传至今,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阅读和研究曹植的作品,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三国时期的文化风貌和社会背景,感受古代文人的智慧和情感。同时,曹植的文学成就也激发了后世对古代文学的兴趣和热爱,推动了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综上所述,三国时期曹植的文学成就对后世文化传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作品丰富了古代文学的创作手法和风格,为后世文人提供了宝贵的借鉴;他的文学思想和创作理念为后世文学创作提供了重要的启示;他的作品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了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因此,曹植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其文学成就对于后世文化传承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

天幕介绍完曹植不论古代哪个朝代的读书人都无话可讲,只要拜读过曹植写的诗词歌赋,文章的人皆无异议,对评价也是肯定的。

对于现代社会网友对曹植的评论,双系统也直接屏蔽掉,古人是看不到的,万界天幕中也只是打出一行字:

后世总评:艺术家,画家,文坛巨匠,文学家,诗人。

天幕介绍完曹植,对于万界之中的三国时期的人而言不知道是高兴还是悲哀,乱世之中文学再好又能起多大作用?但谁也不敢赌,天幕会有什么奖励从而改变一切,很明显天幕偏向于曹魏。

这一切都于林枫有关,林枫是一个成功的商界人士,思维逻辑与普通打工人不同,看问题的角度更广,更深,偏向曹魏与那些三国迷偏向季汉刘备又没什么区别,只是林枫不喜欢刘备这样的人,更不会喜欢司马懿式的人,用现代人的话讲,老板被卖了,还替手下人数钱,所以林枫不喜欢这类人也属正常,偏向曹魏也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