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我只想做一个小县令啊>第425章 京城,病了

苏谨用强硬的态度,命令朱允熥待在开封府‘养病’。

而他则轻车简骑,带着马三、居伍凌,及数十锦衣卫、亲卫秘密进京。

孙威则带着五百多人,兵分两路,去完成苏谨交代给他的重要任务。

开封府距离应天并不远,五日之后,阔别皇城两年之后的苏谨,再一次站在城门口。

来不及唏嘘,更没时间感叹,化妆成太原府毛皮客商的苏谨,坐着马车准备进城。

“停车,你们是什么人,可有路引?”

马三谄笑着上前,悄悄递出几两碎银:

“官爷,额们四太原来这赫哩做买卖的,劳您给行块方便。”

(我们是太原来这里做买卖的,劳您行个方便)

差人收了银子,瞧了一眼高帘遮挡的马车,仍旧有些不放心:

“车里是什么人?让他下来检查。”

“车赫哩四额家奘贵的,在不四天气唔热,病了么,四在四有些不方便。”

(车里是我家掌柜,这不是天气炎热病了,实在有些不便)

差人瞪了马三一眼:“那也不行!兵马司有令,凡外地人入城,必须检查!”

说着也不管马三,就要上前掀帘子。

“咳咳!”

门帘忽然被掀开,沾了长长羊须,将脸色涂得蜡黄的苏谨露出头来:

“各位官爷,实在不好意思,在下路上偶感风寒,却怕传染了诸位差爷。”

差人捏住鼻子:“你先下来。”

几人将苏谨赶下马车,将里里外外检查了几遍,确认没有违禁品之后,才嫌弃的看着他:

“进京之后要守规矩,别乱跑乱逛,冲撞了贵人你可担待不起。”

“是,是,多谢官爷指点。”

“去吧,南城有家医馆不错,是江西一个道医开的,你先去瞧瞧你的病。”

苏谨大喜,抱拳躬身:“多谢差爷指点。”

“说完给了马三一个眼神,后者立刻又送上几两银子。”

看着苏谨马车离开的背影,差人将手里的银子一抛一抛着嬉笑:“都说山西人都是老抠,我瞧着这不也挺大方的嘛?”

坐回马车的苏谨,眉头一直紧皱着。

老朱对官员、小吏十分严苛,虽京城之外鞭长莫及,管理略显松懈。

但至少苏谨离京之前,门兵绝不敢如此光明正大的收受贿赂。

京城,到底怎么了?

就好像一夜之间,忽然生了一场大病一样。

“去,买份应天早报。”

“是,老爷。”

没过多久,马三从路过的报童手中要来一份早报:“啥?一钱银子?什么时候涨的价?”

报童看他穿的寒酸,不想理他:“你买不买,不买问那么多?”

“你这崽子,我...”

“行了,正事要紧!”

苏谨皱着眉打断,他经常打赏报童,尤其是在篮桥附近一带的。

可这个报童他压根不认得。

虽然离京两年,报社可能换了报童。

但报社有报社的规矩,就算是新来的报童,绝不会如此无礼,没有规矩。

看样子报社可能也出了问题。

强忍着怒火,苏谨接过早报。

这一看不要紧,越看越生气!

《应天早报》的内容,之前以务农常识、时政要闻、民间故事、连载的小说演义等为主要内容。

但这份应天早报,却不见便民的新闻,反而充斥着对朱允炆政绩的吹嘘。

即便不吹朱允炆,也是对六部大臣的吹捧。

至多再有一些‘鸿学大儒’的文章,用词佶屈聱牙,内容那就不是给百姓看的。

苏谨给了马三一个眼神,后者会意。

他给了报童几个铜板的赏钱后,果然报童态度好了许多。

苏谨沉着脸问他:“我来问你,这早报现在销量如何?”

报童一听就苦了脸:“自从涨价之后,现在哪还有人买啊?

除了朝廷、国子监和别的书院订购一些,剩下的全都成了废纸了。”

“涨价的事你们编纂就不管?”

“管什么呀?”

报童踢了一脚路边的石子:“总编纂早就换人了,现在早报归礼部管,原来的人早被赶走了。”

听到这里,苏谨心下了然。

没什么好问的,挥挥手赶走报童,继续看着手中的报纸。

虽然通篇都是庾词,但也能从中看出一些消息。

尤其是这一期的头版头条。

文章是京中有名的鸿学大儒张联生写的。

文章中的内容反复提及一个人,并为他造势——方孝儒。

最后更有许多大儒背书,希望朝廷召方孝儒再次出山,‘挽救’大明朝政。

“挽救?哼,他要是真的身居要职,大明只怕亡的更快!”

“老爷,咱们现在去哪?”

苏谨沉思。

苏府肯定不能回去,那里现在不知有多少眼线盯着。

同理,公主府也是一样。

但公主府他却有必须回去的理由。

这次回京,除了心忧老朱的病势,最重要的事,就是接朱灵萱离开。

但在这之前,他必须隐匿下来,搞清楚应天府现在的态势。

“先去青丝坊吧,装作咱们是去谈生意的。”

半个时辰后,当苏谨站在青丝坊大门口时,他知道这‘生意’是不必谈了。

金灿灿压根不在店里,而代替她坐在掌柜位置的,是一个陌生女人。

这女人百无聊赖的打着扇子,但眼睛却时不时在街上扫过,露出一丛精光。

“走,去有间客栈。”

有间客栈在青丝坊的北面,中间要路过亿达商场。

原本繁华无比的亿达商场,现在却显得萧索无比。

墙外的店招几乎都被换遍,大部分的招牌苏谨都十分陌生。

但他还能认出其中一部分,都是京城豪贵家中的产业。

之前这些人看中亿达的名声想要入驻,但老朱觉得不合适,早已否决。

现在看来,朱允炆倒是大方的很。

不过可惜他不懂商业。

一个商场,首先最重要的是‘流量’,而不是单纯的利润。

这些新入驻的产业,大部分都不适合百姓,或者远远超出合理的价格。

俗称宰人的商铺。

甚至还有明目张胆放高利贷的。

你啥时候在万达看见过放高利贷的公司?

更何况,以往亿达要是出现纠纷,管理方一定会认真审查,该怎么处理怎么处理。

但对于这些背后都是华贵的商铺,朱允炆怎么处理可想而知...

这不,亿达空空如也,还不如一边的菜市街。

虽然可惜,但这不是苏谨目前要顾虑的。

亿达没了,他可以再开一家。

毕竟只要地方合适,亿达,莱奥,能干的花样太多了。

可当苏谨准备在有间客栈投宿时,又一次失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