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我只想做一个小县令啊>第420章 懊恼的小小朱

拼命抽自己脸的少年,正是朱允熞。

朱元璋旨意到达永宁的时候,他早带着永宁海军又一次出海‘演兵’去了。

其实光演兵的话也没什么。

泉州海军操练手册中明确规定,演兵时间为一到三个月,距离也有明确的规定。

但朱允熞是守规矩的人?

他借着演兵之名,带着海军都快跑到南洋一带了!

他本来是打算出海去剿个匪、宰个海盗,可没想到碰到一伙大盗群。

一场海上遭遇战后,从俘获的海盗口中审出,这伙海盗规模庞大,仅船只就有千余艘。

虽然海盗的言辞有些夸大,千余艘船也不可能都是战船。

但朱允熞那狗鼻子立即就敏锐的察觉,这伙海盗绝对不一般,尤其是姓陈的那个盗匪。

若是一般人,至少要禀明朝廷,再行决定是否出击。

但朱允熞心里清楚,现在姐夫可不在泉州,能帮他做主的人不在,只能问皇爷爷。

先不说等皇爷爷的旨意下来要多久,会不会耽误战机。

就以皇爷爷对海外的不重视,这件事八成得不了了之。

胆大包天的朱允熞,直接决定不问朝廷,回永宁简单补给之后,带着十余艘战船就向南出征。

他前脚刚刚离开没几天,老朱的旨意就到达了永宁...

此战说顺利倒也算顺利,舰队在万里石塘(今西沙一带)附近,就找到一伙海盗的贼窝。

经过数月的海战,朱允熞顺利将这伙盗匪歼灭。

但遗憾的是,这只是其中的一伙小海盗,那姓陈的可不在这里,而在更西的海域,甚至要越过暹罗海域。

仗着船坚炮利,朱允熞懒得回去补给,直接带着舰队向西出发。

只是在路过安南的时候,在当地大明的驻军港进行简单的必要补给。

安南驻军港并不知陛下召回朱允熞的事,给其舰队补给武器、淡水、食物之后,朱允熞继续西进。

然而在海上航行几个月后,陈姓海盗没见到,倒在暹罗外海遭遇了一群番子!

这群番子船上满载着昆仑奴,遇到朱允熞的船队,二话不说就直接开炮!

要不是朱允熞海上作战经验丰富,险些吃了大亏。

小小朱本就是个无风要起三尺浪的性子,居然敢主动打他?

当即朱允熞立刻开炮还击,双方就这么莫名其妙的打了一场遭遇战。

海外强盗嘛,大部分都是跳板作战,最多就是火箭、石炮,了不起配着火铳。

可这伙番子却很奇怪,他们不止有炮,甚至还有些类似大明的火炮,会炸的那种。

但这伙番子又不是什么正规军,是装配了火炮的商船。

做的‘生意’是掳掠人口,来往自己国家和暹罗贩卖。

本以为遇到的这支船队是商船,才起了趁火打劫的心思。

结果没想到遇到了硬茬子,对方的火力配置一点都不输给自己,甚至还要远远超出。

不过是想劫个商船,谁承想却招惹了个不该招惹的怪物,当即就想撤退。

可朱允熞越打越兴奋。

打了我想跑?

门都没有!

就像是孩子碰到了心心念念的玩具,岂能这么轻易放过?

朱允熞当即命令舰队追击,一直追出了上千海里,直到击毁对方数艘船只后,才暂时罢手。

倒不是他仁慈的想要放过对面,而是携带的炮弹不多了...

看着极西的海域,朱允熞有些可惜。

他莽归莽,但也知在武器缺失的情况下,舰队贸然深入未知海域,必然要承担极大的凶险。

何况他也奇怪,这些番子哪来的火炮?

朱允熞当即命令舰队返航,等赶回永宁后,他要写信问问姐夫,这群番子是什么来路。

可就在返程的时候,又遭遇了一伙番子...

弹药不多,朱允熞本想避战。

可这伙番子不知是来报仇的,还是压根不知道之前发生的事,对着朱允熞舰队又开了炮。

朱允熞那小暴脾气如何能忍?

当即下令开炮反击!

海战持续不久之后,对面船队就被击沉了一艘。

可他们随即也发现,这支舰队炮声稀疏,不是火炮不足,就是弹药不够。

尤其是看到大明舰队那巨大的战船,更是狂流口水。

当即拼着损失,也要俘获大明战船,立即如蜂群般围攻而上。

在几乎弹尽粮绝的情况下,朱允熞只能边打边跑,一路向东撤离。

就这么打打跑跑的过了一个多月,终于再次在安南登陆。

而那支船队似乎遇到了什么忌惮的事情,快到安南的时候就不敢再追。

安南的军备,是朝廷定时定量输送的,并不是无止境的。

本来朱允熞还准备在这补给弹药后回去报仇,但这次却没得到什么有效的补给。

而且,他也收到来自朝廷的旨意——命其返京。

是的,不是去西域助战,而是返京。

老朱得知他这个孙孙又瞎跑,也很生气,决定把他弄回来好好收拾收拾。

要是还不听话,直接去了他的兵权,以后就让他老实在京城待着。

无奈之下,朱允熞只好带着舰队回永宁,安排好防务之后,北上应天。

回到永宁的时候,他就得知老朱让他去西域打仗的事,

要不是自己瞎跑,现在恐怕已在西域带着大军冲杀了。

听到有人说那边还有什么铁甲车,朱允熞更是懊恼。

本还想着进京之后,好好哄哄皇爷爷,说不定爷爷一高兴,还能给他带兵的机会。

哪知道刚刚进了南京,就看到报捷的骑兵进了城...

那个悔呀...

皇宫内。

老朱的身子一日不如一日,这半年几乎日日都在咳嗽。

要不是有炆儿请来的高人给弄了些丹药,恐怕早已卧床不起。

不管炆儿能力如何,但这份孝心老朱还是认的。

想想这个从小赋予厚望的皇孙,老朱也不免遗憾。

若不是熥儿更适合这个位置,

若不是炆儿太过倚重于文官,

若不是苏谨的出现...

想必,现在带着大军西征的,应该就是炆儿了吧?

躺在榻上胡思乱想的老朱,忽闻捷报传来,顿时精神一振:“扶咱起来!”

“皇爷”,马忠良小心翼翼的扶起老朱:“太医说您这些日子应该多躺着歇息。”

“哼?太医?他们要真有本事,早把咱治好了!”

“扶咱出去,咱要亲自迎这捷报!”

“还有,把那丸药取来,咱再服上一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