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历史军事>称皇>第4章 朱门酒肉冻死骨

天一天凉起一天来了,汴京城似乎比其他地方还要更加冷一些,才入秋没几天,接着就阴雨绵绵,寒风刺骨,几乎赶上冬天了。

萧牧早早地就穿上了冬装,大清早乘着马车,从王府赶到皇宫,又急匆匆到文渊阁去,这已经成了每日必备的流程。

今日他坐在马车里,正在打盹儿,总觉得马车好像上了桥。

平常走的都是平坦的大路,今日怎么突然变道了?

他这样想着,拉开帘子往外一看,果然是又变了路,不禁问道:“怎么换路走了?”

车夫道:“回殿下的话,往常走的那条路,今日堵了,所以才改的道。”

萧牧皱着眉头:“堵路了?好端端的,堵什么路?”

“回殿下的话,好像是来了许多难民,都堆在城东那一片,赶也赶不走,专门劫达官贵人的车辆抢吃食呢,怕惊了爷的驾,奴才们这才挑了一个清净的路走。”

“难民?看守城门的是干什么吃的?这么大的事情,断然不是一天两天了,怎么没见他们上报?”

萧牧甚是不悦。

车夫不敢接话,只能装作没有听见。

萧牧:“倒转马头,还是走原来的路!”

车夫只得从命。

马车按着原来的路线行驶,萧牧一路看去,越来越多的饥民成群结伙蜷缩在一处比较宽敞的地方,每一处都有几个官兵看守着不让他们闹事,想来官府是出手了的。

自己的宝马七香车实在惹眼,每次经过这群难民,都会惹得他们目不转睛。

萧牧大致算了一下,至少不下千人。

鲁东今年大旱许久,莫非是那里的灾民么……

马车突然停下,高才在外面禀报道:“爷,外面有人挡道呢。”

“谁啊。”

“被人群盖住了,看不真切,好像是有人搭了粥棚施粥。”

萧牧听言,竟起身下车。

高才:“天寒地冻的,爷下来干什么……”

“别说话。”

萧牧裹了裹大氅,向粥棚看去,确实被那些等着领粥的灾民给挡住,什么也看不见,于是叫了几个随行的王府侍卫过来,让他们假扮官差,去看看那施粥着到底是什么人物。

几个侍卫领命,大摇大摆挤进人群,领头的嚷道。

“干什么呢!知不知道这里是走路的地方,谁让你们堆聚在此处的?还不快散了!”

施粥的两个中年人赶紧过来打招呼陪笑道:“几位大爷,都是积德行善的好事,您几位通融通融吧?”

“通融!你们积阴德,替我们作祸呐!你们把路给堵了,走不了人,将来上司怪罪下来,你替我们砍头还是怎么着?快些撤了,去别地方!”

一人从钱袋里摸出几块碎银子来,塞进一人手里,陪笑道:“就当积德行善了吧,请几位大爷喝茶了。”

那侍卫收了钱,这才换了口气。

“我怎么瞧着你们粥棚还挂着一个旗子,上面写了一个‘贾’,莫非是汴京那家贾财主,乐善好施?”

一人陪笑道:“大爷好眼力,只是不是什么财主,是我家贾老爷,如今也是官宦,知道汴京来了灾民,特意让小人们搭了粥棚,赈济灾民的。”

“哦……敢问你们贾老爷尊姓大名啊?官拜何职啊?”

“我家老爷名讳承君二字,现任翰林院庶吉士。”

“行,知道了,你们继续弄吧,可是有一件,过会子天大亮了,就不许挡着人走路了,听见没有?”

“听见了,听见了!”

侍卫转身离开,跑去给萧牧回话。

听到“贾承君”三个字,萧牧眼前一亮,满眼都是欣赏。

“乐善好施,难得可贵。可怜满汴京千余名官员,竟无一人胸怀如他者。”

高才:“爷要嘉奖他么?”

“不要因为某一个举动就给一个人定性,人太复杂了,谁知道他做的是什么,心里又在想什么。或许,他就是专门做给孤看的。”

“这么说来,他的善竟可能是伪装的?”

“君子论迹不论心,只要他做了,他就是善人。”

萧牧关上帘子,令车夫绕道离开。

……

文渊阁,昨夜是董仪和在值房,现在还没走,在文渊阁吃了几口早膳,正好萧牧推门进来,赶紧起身行礼。

萧牧瞥了一眼桌子上,不过一碗豆浆还有一叠咸菜,一个素包子,问道:“阁老操劳一晚上,就吃这点儿东西么?”

董仪和陪笑道:“老啦,再好的东西,也吃不下了。殿下可吃了么?”

“也是只吃了一小碗鸡丝冬笋汤,没什么胃口。”

“殿下饭量便是太少了,又如此劳累,长此以往下去,身子会吃不消的,还是多少进补些米粮才是。”

萧牧苦笑一声。

“整日都被那些汤药灌得满嘴泛苦,吃药便就吃饱了,哪里还吃得下饭去。你们世子昨儿还嫌弃孤身上一身草药味儿。”

董仪和陪笑了两声。

萧牧转而又叹道:“咱们在这里还因为没有胃口不想吃,殊不知还有多少人,连能吃一餐饱饭,都是奢求。”

董仪和立刻反应过来,赶紧道。

“殿下已经知道鲁东难民的事了?”

“孤正打算问你呢,原来你知道。”

“是,五日前,九门提督就已经给内阁上了折子,请示如何处置这些难民。同时兵部冯卓君也上了折子,说两次出征江北,城中军马空虚,请求内阁让户部拨银子招兵买马。为了这件事,李春贞又和冯卓君吵得热火朝天,老臣思来想去,就让九门提督把那些灾民放进城中来,挑选身强力壮者,招募为军,招兵买马的银子,至少也会省去一半。”

萧牧听言,便道:“又不是什么坏事,怎么还不告诉孤怎得?”

董仪和陪笑道:“只是招兵买马,又要不知道从哪里扣出一笔银子来才好,内阁也还没有议出个什么方略来,怕有劳殿下神思。”

萧牧听言,长叹一声。

“钱钱钱,穷人为钱犯愁,富人也为钱犯愁,钱可真是个好东西,作弄的人人为它奔波。短时间内,还真想不出能用什么法子来凑这笔银子……”

董仪和:“这些灾民的开销还都是小数目,关键是鲁东这次大面积灾荒,听说好多郡县的百姓都已经活不下去了,江北,直隶,河东三省,涌入了大量的灾民,这才是最要紧的事。但国库现在的余银,大部分都用来准备慰劳前线将士还有给宁亲王接风洗尘了。”

“慰问前线将士的银子,一两也不能少,否则朝廷失信于天下,大周还怎么用人?给宁亲王接风洗尘的银子也不能少,宁亲王这次建下的是天大的功劳,办的寒酸,会伤人心,更会消磨了大周士兵的锐气,将来与北燕迟早一战,更于军心不利。”

萧牧闭上眼睛,前所未有的压力让他瘫软在椅子上。

难呐……

他真恨不得现在蹦出一个什么大贪官来让自己给抄家,抄出几千万白银来,解了现在的燃眉之急。

而且,他有很强的预感,这件事如果他能解决好,将来的前程自然是一马平川,势不可挡。

可要是办差错了……

他不敢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