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历史军事>称皇>第31章 西北

熊归帆兵败,几十年攒下的家产全都抄没归公,足足够前线军队吃一年的……

看着抄没的数目,窦廷熹的肩膀终于松弛了下来。

江北的军粮不愁了,西北的粮食又开始犯愁了。

……

茫茫大漠,放眼望去,遍地干涸,没有一片好地,眼下正是小麦丰收的时候,可千里黄土原,竟然颗粒无收。

天际线上,渐渐走过两匹骑马的人的身影。

一人穿着县令的官服,一人看样子是一个乡正。

乡正姓陈,四十多岁,看着眼前这个才二十岁的县令,细皮嫩肉的,怎么看怎么不舒服。

牙都没长齐的小娃娃,戈壁一阵黄风只怕都遭不住,咋能当上的县令嘛!

年轻人看着满是裂纹的干土,愁眉不展。

“陈乡正,你这里旱多久了?”

陈国纲说着瘪嘴的官话,道。

“实不相瞒,打去年六月开始,到现在八月份,一滴雨木有下。可好在前些年都丰收,攒下了些粮食,今年怎么着也能撑住咧,可北边儿打仗,朝廷要征粮,征兵,人木有粮食吃,地也木有人种,老天爷又闹下这灾荒来……”

“所以才有了三个村抢水,闹出人命,惊动了县里啊。”

陈国纲一脸惶恐。

“我们沉水乡闹出这样的事,惊动知县老爷,作为乡正……我陈国纲应该担首责。”

宋长卿没说话,目光却越发惆怅。

其实他来这里,不仅仅是处理因为抢水使大坝被塌方,淹死死了那百余口人的事。

他来这里,还有一件更重要的事。

朝廷要征壮丁,征粮食,拱卫边防。

可看着满地的黄土,遍地荒芜,哪里是能活人的样子。

他不忍心再提起这件事了。

陈国纲:“听大人的口音是南方人吧?”

“我是四川成都来的。”

“呀,天府之土,好地方哩!在我们这穷山僻壤,难为您咧。您来我们三秦省多久咧?”

“我是去年的进士,正好咱们锦江县县令开缺,木有人来,吏部就把我派来咧。”

宋长卿操着夹杂着四川和三秦口音的官话,说道。

戈壁上的风沙将他白嫩的脸吹得通红,这样的穷乡僻壤,没人来,没人来,总得有人来。

所以他就来了。

好日子都是干出来的,做梦是梦不出来的,他不信他读了十几年的书,就不能把这块黄疙瘩给整治好了!

……

陈国纲带着宋长卿,去了三个村里伤亡者的家里,挨家挨户地慰问。

至于撺掇抢水的李大宝,赵狗儿,陈巧儿全都定罪问斩。

沙场之上,三个村子近万余人口,将沙场围得里三层外三层,水泄不通。

宋长卿站在高台之上,念着县里处决三人的公文。

李大宝三人被捆绑着,跪在台下。

“就地问斩!”

“杀吧!你们就杀吧!活着也是被你们官府给活活逼死,还不如死咧算咧!”

被捆着的李大宝突然嚷道,对宋长卿怒目而视。

他这一句话不要紧,可竟然立刻煽动起民愤。

“就是!都木有活路咧!官家还征兵,还抢粮!就那么些粮食,都被你们官家抢走咧!你们吃香的喝辣的,害得我们老百姓木有活路,凭啥子在这里教育我们!”

“让他杀吧!让他杀吧!反正木有活路咧!”

“天杀的,不是造反了个江南么,大不了咱也反!”

陈国纲急忙吼道:“狗蛋!你小娃娃在这里胡扯啥子哩嘛! 他娘哩?怎么看娃哩,给我弄回去!”

不想越劝越没用,近万位百姓,群情激愤,乌央乌央冲到高台上,两个年轻人已经跳了上去揪住宋长卿就要打他。

陈国纲和几个陈家人赶紧把他们拉开。

“干什么?干什么!真要造反还是啥?连我的话也不听咧是吧!”

陈国纲为人不错,敦厚老实,在乡里声名很好,见他动了怒,许多人都不敢动手了。

宋长卿头一次见这样的阵仗,方才眼前好像是山崩一样,洪水一般,铺天盖地向他涌来。

他退无可退,仿佛下一刻就会将他淹没。

他第一次知道他头上这顶乌纱帽是何等的微不足道。

省里给各县下来的征粮征兵的公文,他怕是难办了。

他定了定神,对乡亲们道:“乡亲们!我今日来这里,一兵一卒未带,就是为了诚恳地慰问乡亲们,抢水这件事,闹出人命,也怪不得大家!怪就怪老天不下雨,管事的人没有把这件事当事!也是我们县府衙,没有好好关心百姓!今日,宋某人在这里跟你们保证,一定帮你们渡过今年这个难关!县府衙已经向府里请示借粮了,我宋某人,就是舍了这乌纱帽,也要帮咱们百姓渡过这个旱灾的难关!”

无人应声。

男人,女人,老人,孩子,大眼睛,小眼睛,所有人的眼睛,都紧紧凝视着台上这个二十岁的年轻人。

眼睛里没有丝毫信任可言。

宋长卿有些无措地看向陈国纲。

陈国纲其实也有些不太相信,但他还是说道:“乡亲们,咱们宋知县,那可是从朝廷下来滴,考的是进士!那个王秀才,进士有多厉害,你可知道哩!咱们宋县令是真正读过大书的人,不是之前咱们那些个瓜怂县令!那些个瓜怂的官儿是买滴,咱们宋大人的官儿是实打实考出来滴,不一样,不一样!咱们相信官府,相信咱们宋大人能陪咱渡过这个旱年,行不?”

“陈乡正,你都这样说咧,我们还能说啥?我们也不求别的,能让我们吃饱饭,那就谢天谢地咧!”

宋长卿:“你们放心!我宋长卿来到这里,一定会让你们吃饱饭!这个旱年过不去,不用乡亲们,朝廷自然也得拿走我宋某人的人头!你们放心!”

他看着底下百姓的眼睛,仿佛能从他们的眼睛里,感受到无穷的力量。

安四方者,人也。

灌良田者,水也。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这句话他在书上看到了无数次,可知道今日,他才感受到这句话的无穷威力。

民,可敬,可畏,唯不可威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