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历史军事>称皇>第19章 修典

史者,国之基石也。

这也是为什么容郡王萧灼修大典,庆熙帝就算在国库亏空严重的情况下也要支持他的原因。

但有一人与他的看法不尽相同。

这个人就是萧牧。

自从执掌大权以来,萧牧在政事上逐渐有了自己的看法,不再会全心全意按照庆熙帝的意愿办事。

比如修大典这件事。

萧牧一直认为,修纂大典,应该是王朝兴盛,锦上添花之事,如今国势衰微,四方战乱未平,国家将全部精力投在上面,依旧捉襟见肘,再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到修撰大典这种可有可无的事情上,除了增加国家的财政负担,他实在想不出还有什么好处。

每次萧灼来找他要钱,他都无比头疼。

既不想给他钱,又不能因为他得罪了皇帝,实在是进退两难。

窦廷熹请朝廷派兵剿匪后,萧牧索性抓住这个机会,告诉萧灼,如今国家财政困难,仅有的银两已经支给神秀去支援江北剿匪了,修大典的事情,能缓缓就缓缓吧。

萧灼也不含糊,转头就找庆熙帝告状去了。

庆熙帝很生气,将萧牧叫来训话。

......

萧牧站在玄清宫门前,轻轻叹了口气。

这个地方他一天数不清要来多少次,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被庆熙帝叫来训话。

别看庆熙帝表面不问朝纲,可他的鹰犬遍及天下,就是萧牧今天中午吃的什么膳食他也能知道。

他整了整衣冠,进入殿内。

依旧是那无比刺鼻的木炭焚烧的气味。

“儿臣给父皇请安。”

萧牧强忍着腹中的恶心,跪下磕头。

他悄悄抬眸,帷帐内隐约透出庆熙帝背对着他的身影,似乎在看什么书。

突然,帷帐内传来庆熙帝的声音,阴阳怪气。

“‘家贫则思良妻,国乱则思良相!’老祖宗的话,真是对啊!”

萧牧心里翻了个白眼。

什么良相才能经得起你这样的皇帝闹腾!

“不知有何事致使君父反心,儿臣愿为君父解忧。”

庆熙帝并不理他,却高声叫着王忠。

“王忠!‘前世之不忘,后事之师也!’这句话什么意思啊?”

王忠:“老奴昏聩,实在不解。”

“你自然不解!他们也不解!不解朕的良苦用心!”

王忠:“皇上圣意,岂是老奴等愚昧之人可以忖度的,想来皇亲王英明神武,必然可以知晓圣意。”

说着,他给萧牧递了个眼色。

萧牧赶紧道:“回父皇的话,这句话的意思是让人以史为鉴。”

庆熙帝冷冷一笑。

“亏你也知道以史为鉴!既然如此,你为何罢了老四的差事啊?”

萧牧全然没想到一向喜欢踢皮球看底下人自己斗的庆熙帝这次竟然会自己出面,心里一阵害怕,不觉额头上竟排了一头的大汗。

“回父皇的话,国库紧张,供应前线依旧捉襟见肘,儿臣不得已,让四弟的差事稍微缓一下,没有要停了的意思。修撰大典,是国家盛举,儿臣万死不敢阻拦。”

“既然没钱,便应该想办法才是,怎么打仗没钱知道想办法凑钱,这件事就不知道凑钱呢?你是刻意让人家觉得我大周是只知道打仗流血的武夫吗?文治比武治还要重要,你知道吗!”

庆熙帝的责问声越来越大,好像萧牧真的犯了什么不可饶恕的大罪一样。

萧牧眸色一狠,小心答道。

“回父皇的话,如今要凑钱修大典,倒还有一个办法,只是要父皇允准,儿臣才敢说。”

“什么啊?”

“二哥虽说薨逝,但生前贪赃枉法之事,并没有少干,如今就算追封懿德亲王,可也还是代罪之身,他的家产,至今没有抄没,若要凑齐修撰大典的钱,儿臣想可以将二哥留下的家产悉数归公,用来供应四弟修撰大典。”

庆熙帝被气得连连咳嗽了好几声。

华亲王的家产庆熙帝没有下令抄没,一是为了爱子心切,保全华亲王的体面;二是留下来供应华亲王王妃的用度,华亲王死了,可王妃照旧还是他们萧家的儿媳,庆熙帝既不想让别人觉得他太薄情,更是怕王妃会到处乱说什么,毕竟当年的很多龌龊事都是华亲王替他这位皇帝做的,也算是用这些家产堵住王妃的口。

现在为了修一个可有可无的大典,断了人家的活路,这种事要是干出来,他们萧家可真的要在史书上遗臭万年了。

“好啊,亏你想的出来!”

庆熙帝缓了缓。

“现在翅膀硬了是不是?敢跟朕顶嘴了是不是!”

“儿臣不敢,儿臣不过是就事论事。四弟不懂国家政务,任性妄为,可父皇您怎么也任性呢?儿臣从来没有让四弟停止修那个大典,只是现在国库紧张,实在难以拿出钱来,儿臣便说要让四弟先缓一缓,他怎么就说是儿臣不让他办了呢?实不相瞒,儿臣已经在想凑齐修撰大典的钱了,如今与北燕通市,国家又多了一笔收入,可以供给四弟修撰大典。”

听了此言,庆熙帝的语气竟温和了许多。

“你既然早就想到了办法,怎么不和你四弟说呢。”

萧牧气得几乎说不出话来。

这钱是他留着当棺材本的!万一不知道哪里又要用钱,拿出来好应急的!

......

离开玄清宫,萧牧脸色铁青,一些认识他的下人朝他请安,他也全然不理。

迎面撞见了萧灼。

萧牧一肚子火差点就要发泄出来,可理智又让他不得不收起阴沉的脸,但脸色终究还是不怎么好看。

萧灼看他这样子,知道是被庆熙帝臭骂了一顿,心里暗自窃喜。

“给三哥请安。”

萧牧点了点头。

“四弟啊,这阵子你先歇歇,差不多月底,就有钱给你了。”

“是。”

“好好修吧,别浪费了你这一肚子墨水。”

萧牧还是没忍住,白了他一眼,径自离开。

萧灼修这大典,不过是想让他那些文才有用武之地罢了,根本不懂一个国家的运作是何等艰难。

不然,他还能干什么呢。

而庆熙帝明知国库艰难,为何要求全力支持修这大典。

不过是得国不正,不想遗臭万年罢了。

萧灼修这大典,将庆熙帝当年夺嫡,残害手足这件不太光彩的历史尽数抹去,他庆熙帝就是名正言顺继承的大统。

萧牧想到这里,不禁冷笑一声。

是非公道自在人心,岂是人力所能更改的。

历史不仅在史官的笔下,更在人们心里。

就算庆熙帝将所有记载他残害手足的史籍全部焚烧,将所有史官全部诛杀,也改变不了他得国不正的事实。

历史,是抹不去的。

经过这件事,萧牧和萧灼,原本就不太深的兄弟情谊,这是算是真的撕破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