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历史军事>称皇>第64章 弊政

陶善文跟着程宝生走进房内。

房间不大,放上一张桌子,一张床后能活动的范围已经很小了。

一进门,扑面而来的潮湿气息让陶善文下意识捂住了鼻子,他环顾着四周,虽然清贫如此,但桌上的书仍旧整整齐齐地放着。

“程先生有大志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回也不改其乐。’今日见先生,方知此言之意。”

程宝生讪讪笑道:“在下卑贱之躯,焉能与圣人相较之也?寒舍清贫,只能委屈大人喝白水了。”

陶善文也不嫌弃,接过水来。

“不知程先生今年贵庚?”

“岂敢言贵,空长三十岁,一事无成也。”

“有志不在年高,大器晚成者比比皆是,先生何必妄自菲薄?听说先生祖上也曾为官?”

“实不相瞒,在下祖父便曾任过江北巡抚......一朝天子一朝臣,当年六王夺嫡,卑职祖父支持的是安亲王,后来当今皇上登基,就将祖父贬斥了,后世子孙不肖,一代不如一代,到了程某人这里,更是无颜面对祖宗也。”

陶善文不禁一惊,暗思竟还有这样一段故事。

想来当年大内的事,程宝生也有所耳闻了......

其实陶善文一直有一个不能说的想法,之所以不能说,是因为这件事后果太严重了。

将来如果真能扶持萧牧上位,这件事要是办好了,自然是封侯拜相,前途无量。

可要是办砸了,自己不用等着萧牧继承大统,现在就能死无葬身之地。

萧牧自幼中巫蛊之毒,几乎命丧黄泉,庆熙帝召集天下名医给他医治,天下皆知。

他在汴京时,见到萧牧的第一感觉就是,此人病入膏肓,命不久矣。

他深知这是萧牧体内巫蛊之毒作祟,而当年害萧牧的凶手究竟是谁,到现在也不知道。

倘若能够替萧牧找到这个凶手,将来自然飞黄腾达,前途无限。

但这件事风险太大了,所以二十年来,没有一个人敢去做。

陶善文想了想,念头最终还是打消了。

“想不到程先生祖上还有这样一段故事。虽然一时家道中落,但程先生既有大志,早晚能够光耀门庭,所谓有志者,事竟成也。”

陶善文这样说着,心里却明白陶善文想要科举入仕,这辈子只怕也难。

毕竟祖上就与庆熙帝是政敌,主考官们何必给自己找这个麻烦。

程宝生苦涩一笑:“大人休要取笑草民了,草民一生庸碌,已然是定局,何敢言光耀门庭也。”

陶善文喝了一口水,眸色忽地一沉。

“古今凡成大事者,未尝不靠机遇,如今机遇就在先生面前,先生为何拘泥于科举之中?”

程宝生一怔,道:“还请大人为草民指点迷津。”

陶善文呵呵笑道:“难道今夜本官亲自登门造访,先生还不能明白本官的心迹么?”

程宝生眸中拂过一瞬间的寒意,细致入微,一向善于察言观色的陶善文甚至都没有察觉。

“草民实在不解,愿闻大人之志。”

陶善文叹道:“如今江北作为平叛前线的大本营,却担任着诸多的差事,事多身乏,实在是应接不暇。本官自到江北以来,夙夜忧叹,虽无大才,却愿尽微薄之力,救万民于水火之中,如今藩库缺粮,前线催粮紧迫,先生既有大才,何不指点陶某一二,也好救万民,救河山也。”

程宝生很是惶恐的样子,噌的一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在下山野村夫,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焉敢妄谈国家大事。”

“先生若真能有功于社稷,何苦将来不能飞黄腾达?”

程宝生似乎是心动了,表情逐渐舒缓,慢慢地坐了下来。

陶善文心里那块石头落下了一般。

“如此,程某就妄言了。”

“先生但讲无妨,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也。”

程宝生并非一昧只知读书的书呆子,他读书,是为了能够学以致用,用于社稷,并非只知寻章摘句。

“据在下看来,江北之所以捉襟见肘,关键是入不敷出。建国百年来,江北的收入依仗,还是农民,今年农民的收成好,收入就多,不止江北,大周一十三省,都是这样,太平之年尚看不出什么弊端来,可一旦有了什么天灾,人祸,没人种地,官府就收不上赋税,就没有钱,国家大事就会耽误。自古以来,断送江山的朝代,追溯根源,未尝不是因为收不上赋税,国库亏空。这只是因为天灾。

更严重的一点,是人祸。皇上登基以来,前二十年打击那些老牌的贵族,贬斥的贬斥,抄家的抄家,那些世家贵族,都被打压的差不多了。可皇上用什么打压的?用的是他的那些心腹大臣们,那些心腹大臣,论功行赏,渐渐的,又成了新的贵族,不论谁打压谁,都会有士绅贵族,他们大搞土地兼并,非法的土地隐瞒朝廷,十分的土地,只招一分的税赋,所以朝廷才日渐亏空,到了现在,连打仗的钱都拿不出来。

土地兼并愈演愈盛,富人越来越富,穷人越来越穷,穷人受不了,就会造反,朝廷要平定叛乱,就只能依靠那些富人。碰到外敌侵略,也是这样,还得依靠那些富人,最后无论怎么说,都是那些士绅大族得利,势力越来越大。倘若皇帝还能压制,士绅大族就会被皇上压制,但紧接着就会有新的士绅大族站上来。如果皇帝不能压制,造反,逼宫,改朝换代,新的士绅大族又会上台,土地,财富永远都在那些士绅大族手中,循环往复,永远没有尽头。

因为财富,土地在士绅大族手中,所以权力也在世家大族手中,贫民百姓不过是他们刀殂上的鱼肉,饱受压迫,压迫久了,就会造反,江南省就是一个现成的例子。更不要说贪污腐败,欺上瞒下,朝廷赋税,层层盘剥,日久年深,朝廷自然收不上钱来了。

如今已经反了一个江南省,江北如果再不整顿,就会是下一个江南!归根到底,就是抑制土地兼并,抑制那些士绅大族的特权!而江北士绅的主心骨,就是蔡慈!大人现在想生财,用什么办法都行不通,除非先把蔡慈扳倒!”

陶善文听的很认真,眉头也皱的越来越深。

他无法全然认可程宝生的话。

或者说承认。

因为他是官,程宝生是民。

或者说,他是地主,程宝生是农民。

他们之间注定有不可磨灭的隔阂。

陶善文不得不承认,程宝生的书没白读,他思考了很多。

但他唯一没有思考的是,没有这些士绅的支持,大周就会亡国。

怪就怪他们生错了时代,生在了这么一个士绅地主说话才算数的时候。、

但他说的有一句话点醒了陶善文。

只要有蔡慈在,他想干什么事都是徒劳。

他郑重地起身,朝程宝生作了一揖。

程宝生吓了一跳,赶紧起身,一脸惶恐。

“大人这是干什么,折杀草民了。”

“先生一言,醍醐灌顶,万望先生为了江北几十万百姓,出山助陶某一臂之力!”

程宝生一阵失神。

他没想到,他梦寐以求施展抱负的日子,来的如此突然。

让他没时间去准备.

他的心是无限激动的。

脑中却是一片空白的。

但他很清楚的知道一点,让他施展抱负的那天,终于到了。

他眼中泛着激动的泪光,扑通一声跪下。

“承蒙大人不弃,程某愿效犬马之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