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历史军事>称皇>第51章 密信

太子最近非常不爽。

他已经控制不了萧牧了。

就在刚才,二人因为克扣京官俸银的事而发生了争执。

十年了,萧牧第一次顶撞他,而且是绝不让步。

“三弟啊,近来为了向前线提供后勤,王公大臣们的用度都克扣了一半,民怨沸腾,你看是不是太过激了些?”

太子来到内阁,看着埋头批阅公文的萧牧,说道。

萧牧好像没有听见并未抬头,也没有回话,手里握着的笔杆子恨不能飞起来。

写完最后一个字后,他放下笔,将留过条的奏折整理好,捧到太子面前。

“这些臣弟已经留过票拟,只请殿下您批红就好了。”

太子眼神中流露些许不满。

“三弟,最近清瘦了不少啊,该好生调养调养了。”

语气冰冷,似是在嗔怪萧牧对自己的不敬。

萧牧一怔,自然察觉到了太子的不满。

他给太子倒了一碗茶,笑道:“实话实说,自打接替了二哥的差事,确实不如之前得闲儿了,生怕干错了事,最后还要哥哥您给我兜底儿。”

太子呵呵一笑。

“父皇提拔你,就是因为你有才干,你何必妄自菲薄呢?不过说起来,自打兄弟你克扣了那些王公大臣们的用度俸禄,底下多了不少闲话呢,怕是不太平静了……是不是太操切了些?”

萧牧眸色深沉,微微一笑。

“殿下是怎么看的呢?”

“我一人说话不算数,底下民怨沸腾已经有了,都对礼亲王你怨声载道呢。”

萧牧却很是坦然。

“他们要骂就骂吧,臣弟是一片体国之心,只要东南能打胜仗,臣弟不怕人骂。”

太子眸中透着寒意。

“三弟,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啊。你这般急切,迟早会惹火烧身的。”

萧牧一心要干出一番功绩来让父皇看看,根本听不进去。

“多谢大哥赐教,臣弟心中有数。”

太子脸色僵硬了一瞬,看着萧牧,轻轻冷哼了一声,转身离去。

……

离开文渊阁,随行的小太监忍不住抱怨萧牧目中无人。

太子冷冷一笑。

“他本就非池中之物,自视清高,早晚有他吃亏的时候。”

“那我们需要做什么吗?”

“静观其变,看他引火自焚便是了。”

……

不久之后,已经有奏折弹劾萧牧了。

并且作为上一届夺嫡中唯一躲过庆熙帝屠杀的德亲王,庆熙帝的弟弟,也写了奏折,委婉地劝庆熙帝应该让萧牧收回成命。

“王忠。”

庆熙帝戴着老花镜,躺在龙榻上,看着德亲王的奏折,眉头紧皱。

“奴才在。”

“你说朕用礼亲王,是不是错了?”

“礼亲王天资聪颖,更有华亲王没有的稳重,奴才觉得是好的。”

“朕不是说处理政务上。”

庆熙帝叹了口气。

“终究还是不如老人知心啊,要是华亲王在,就不会让德亲王找朕诉苦。”

王忠:“礼亲王到底还是年轻,皇上何不借这个机会卖德亲王一个人情,免去克扣他的用度和俸禄?”

庆熙帝摇头道:“他是皇室,更是朕的兄弟,免别人的可以,就他不能免,朕可不想背上袒护皇室的骂名。”

说着,他将奏折轻轻丢到王忠怀里。

“送到内阁去,让老三自己想办法。”

庆熙帝目光深邃,对萧牧已经颇为不满了。

......

深夜,太子东宫。

烛火摇曳,映照着太子阴狠的真面目。

他放下朱笔,从头到尾将信阅览一边,嘴角不禁上扬起来,露出阴森的笑容。

“立刻送到东南军营。”

此时外面突然狂风大作,吹开了窗户,书房内仅存的一丝亮光,也没有了。

黑暗中,依稀还能看见太子血丝密布的瞳孔,透着浓浓的杀气。

......

次日清晨,东方才吐出鱼肚白。

太子,萧牧,内阁三位阁臣:王合,冯卓君,姚望秋,还有九门提督武亲王,皆身着正装,跪在玄清宫门前,面色凝重。

氛围是无比沉重的,六个人的脸色都有些苍白,不光是因为昨夜逮住的那人私藏的信件吓得他们几乎是魂飞魄散。

更重要的是这封信面圣之后的后果,说是撼动大周江山也不为过。

所有人的心都是不平静的,稍有差池,六人则难逃一劫。

太子低着头,作为主谋,他比起众人,都要淡定一些。

萧牧也低着头,显然是见惯了这样的场面,他抬眸看了眼太子,接着又垂下眸去。

武亲王低着头,心里波涛汹涌,难以平静,似乎还没从昨夜发现那封信时的触目惊心中走出来。

王合低着头,沉浮宦海几十载,靠的就是一个“熬”字,前不久他刚“熬”走了自己的政敌叶重卿,现在他只希望自己不要惹祸上身。

作为董仪和的替补,庆熙帝新的眼线,冯卓君和姚望秋也低着头,他们不关心这封信会将朝堂撼动成什么样子,他们只在乎庆熙帝是否还信任他们。毕竟只要有庆熙帝的信任,谁来主政,都撼动不了他们的地位。

昨夜宵禁之后,东城门逮住了一个潜逃出城的中年男子。

搜身之后,发现并没有什么东西,只有一封信件。

来自华亲王府,送往东南平叛大营,镇远大将军,宁郡王萧懿手中。

信中让马上就要平叛成功的宁郡王,故意放水,推迟平叛时间。

只要宁郡王在,华亲王一党就能永远不倒。

宁郡王当年是因为华亲王的举荐,才有机会带兵出征,所以二人早就绑在了一条船上。

所以华亲王的要求,他不能不考虑。

如今这封信已经送到了庆熙帝手中,盛怒是必然的,华亲王难逃一劫也是必然的。

而这件事牵扯到的人,又似乎不止华亲王一人。

……

宫门缓缓打开,王忠面泛忧容地走了出来。

“诸位爷,诸位大人们,请进去吧。”

看王忠的脸色,便知道庆熙帝早已雷霆发怒。

太子握着王忠的手,暗暗地塞进去一张银票。

“到时候收不住了,公公可要出来说句话啊。”

王忠是从小陪着庆熙帝长大的,他们之间的感情,比这群皇子和庆熙帝之间还要深。

“太子爷放心。”

“咱们进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