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穿越重生>摄政王他好像有那个大病>第243章 赴秦国(四)

  袁墨继续道:“公子若只是寻常人,怎么能在短短几个月内便能读书识字,作诗作画?公子若不是天之骄子,又怎么能在摄政王的压制下,还造成‘无名客栈’这样的地方?公子有胆识有谋略,于这天下乱世,是英雄一般的人物!即便公子不认,在袁墨心中,公子也绝非常人!”

  沈安言:……夸得他都有点不好意思了。

  他叹气说道:“读书识字,只能说我聪明,学东西快,那无名客栈也非我一人之手笔,也有萧景容的纵容和帮衬……你看,他一动手,这客栈立马就成了他的东西,我若真是厉害,便不会被他重重围困,连一点自由都没有。”

  袁墨坚持道:“他毕竟是摄政王,他若要压制,何人能胜任?但若公子在秦国行事,有端王殿下的庇护,还有杨姑娘做靠山,公子便是横着走也无人敢说一二!”

  沈安言立马抓住重点,“杨姑娘?”

  袁墨便道:“哦,杨姑娘便是玉凫姑娘的主子,是她与端王殿下做了交易,让端王无论如何都要把公子带回秦国。”

  “她是什么人?”

  “她是秦国第一武将杨麒的嫡女,闺名婉玉,是秦国第一美人儿,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诗词歌赋也不在话下,据说……谁若是娶了她,谁就是秦国未来的帝王,所以太子和翼王都喜欢向她献殷勤。”

  顿了顿,他又道:“不过杨姑娘谁都不喜欢,听了这个谣言后,第二天立马上山刮了头发做尼姑。”

  沈安言震惊:……!!!

  “真……真刮了?”

  “真刮了,还认了尼姑庵的住持当师父,”袁墨说,“只是后来尼姑庵的住持说她俗尘未了,无法入佛门,就收她当了个俗家弟子,但她一直坚持住在山上,十来年都未曾下山。”

  “十来年?那她现在几岁了?”

  袁墨笑着说:“杨姑娘如今芳龄十九,她是六岁的时候就上山剃度了。”

  当年谣言从民间传起,说是预言,倒不如说是杀人不见血的手段,毕竟当时的杨家如日中天,杨麒虽忠心耿耿,但功高盖主,当时的秦皇身体还行,想除去杨麒已不是一日两日。

  杨家女必为帝后的消息一传出来,最担忧的便是杨麒自已。

  杨婉玉那年才六岁,却异常聪明,毅然决然上山剃度当尼姑,发誓此生终身不嫁。

  后来,杨麒也主动交出兵权,称自已身体有旧疾,在无法上阵杀敌,秦皇这才慌了,毕竟那会儿秦国也没几个能用的将土。

  周武的师父便是杨麒曾经的部下,有诸葛先生的提拔,也有杨麒的悉心教导,他便在后来慢慢接了杨麒主将的位置,之后又把这个位置传给了周武……

  袁墨说:“杨将军谎称身体有旧疾后,接连打了几场败仗,后来又受了重伤,这才交出兵权,彼时……杨姑娘在尼姑庵待了七年,而杨家的几个儿子皆是平平之辈,杨家也算是没落了,皇帝也卸下杀心。”

  但杨家究竟是真的没落还是假意示弱,明眼人心里都清楚。

  杨家老夫人去世,杨婉玉本就只是俗家弟子,自然要下山为祖母守孝,见到她的人不多,但即便是年过七十的老翁都叹一句“绝世美人”,之后,谣言又再次传了起来。

  可如今,秦皇身体不行,他的几个儿子都蠢蠢欲动想要夺得皇位,比起弄死杨麒,他更害怕的是这几个儿子,自然也不再顾忌杨家女是否能成为帝后一事。

  沈安言倒是不在意杨家如何,他只是好奇,“那位杨姑娘认识我?”

  “这……”袁墨为难道,“属下也不清楚杨姑娘跟公子是什么关系,但听玉凫姑娘的意思,杨姑娘对公子确实与众不同。”

  “怎么个与众不同法?”

  “属下说不好。”

  “那你慢慢说。”

  “……”犹豫斟酌许久,袁墨才道,“好像是把公子当做很重要的人吧。”

  沈安言笑了笑,倒是没再为难他。

  聊了这许久,药效便开始发作,沈安言打了个哈欠,袁墨便趁机告退,让他好好休息。

  没一会儿,沈安言果然又昏昏沉沉地睡下了。

  马车行路比之前更稳了些,那位将军带来的大夫也挺厉害,每次为沈安言针灸,让沈安言好受了许多。

  可只要他清醒着,都要坐起来,望着某个方向发呆。

  就连反应很迟钝的袁朗都看出了他有心事,小声询问他大哥道:“大哥,公子怎么老是看着那个地方发呆?我去看了,也没人跟着我们啊……”

  袁墨道:“公子只是在看边境罢了,那里毕竟是睿国的方向。”

  袁朗挠挠脑袋,犹豫着说道:“我……我怎么觉得,公子好像在看什么人……”

  袁墨:“……你胡说八道什么,哪儿来的人!”

  然后又道:“在公子面前不许胡说。”

  “……哦。”

  而在边境附近,的确停留着一对人马,在此处驻扎已有许多时日。

  萧景容骑在马上,身上还穿着盔甲,遥望着早已看不见的马车。

  温太医也骑马跟在他身旁,也看着远方,随后看向身旁的人道:“按照行程,他们也该到离边境最近的秦国城池,就算歇上个三五日,紧赶慢赶,两月之内必到秦国王都,他不会有事的。”

  萧景容并未说话。

  温太医又道:“重风已按照计划行事,将你的那具替身尸体‘不慎暴露’在人前,消息想必已经传回都城,我们的时间不多了,让你最忧心牵挂的事情已经解决好,你也该收收心,完成我们的大事了。”

  见人还是不理他,他便试探道:“你小子别是后悔了吧?要把人送去秦国的可是你,如今人都被带走那么远了,都到秦国的地盘上了,这会儿去抢人可不行啊!我可不会陪着你去送死!”

  一直沉默的男人却忽然开口问道:“你确定秦国有人能治好他?”

  温太医道:“我可没说确定,只是那药膏本来就是秦国传出来的,如果制作这药膏的人都寻不到救人之法,那这天底下再没人能治好他了。”

  顿了下,又道:“再说了,那位端王殿下既然愿意费尽心思把人从睿国带走,难道会不清楚他命不久矣?如此还愿意把人救走,说明他肯定有救人的法子啊,便是没办法救人,保命总还是行的。”

  再怎么闲得慌,也不至于抢具尸体回去,就为了给人家盖座坟墓吧?

  男人没再说话,拉着缰绳骑着马转身回了营地。

  温太医则是看着远处,微微叹气。

  希望这人能争口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