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戈小说网>总裁豪门>资本皇帝>五百二十六章 跌幅惊人

周二,10月20日这天,米国不少大型上市公司开始回购自己的股票,为不断下跌的华尔街股市接盘托底。

上市公司这样做的动机,除了“救市”的目的之外,更重要是在于在公司资产价格偏低的时候及时买入,防止股份落入前来“抄底”的金融炒家手中。

纽约《国际先驱论坛报》报道说:纽约证交所目前要求经纪人不要继续使用电脑程序做交易,包括停止所谓的投资组合保险的新技术,以免电脑程序的自动卖盘会进一步引发市场的下跌。

一个交易日道琼斯股票指数下跌了508点,由2246.74点狂跌到1738.74点,跌幅达22.6%,市值损失5030亿美元。再加上一周下跌幅度,这一轮暴跌已经超越了历史上任何一次股灾,也就不难理解米国全力救市。

正是由于米国全力救市,周三华尔街股市大幅回升160点。

但是,太平洋另一边的香江股市已经停止交易。

于是有些人开始提出疑问:停市4天是否太长?是否有损香港成为金融中心的声誉?

而法律界人士李柱铭,更指联交所停市不合法。

李福兆开始面对舆论界的压力,但他依然坚持要在下星期一才恢复市场买卖,并认为若因美股回升而草率复市,那么米国再跌是否又再停市?

他还认为周二若非明智决定停市,股市已是“遍地尸骸”了。

至于港服方面,也同样作出支持联交所做法的言论,财政司翟克诚在该星期的立法局会议中就说过:港服认为股市停市4天的决定是十分适当的,也不会彻查今次事件是否涉及个人利益。

港服认为这项决定,完全符合社会人士以及投资者利益。

停止交易四天,无股无市的日子很快便过去了。

复市之前,各方面均已作好应变措施,除了专家都在说香港经济表现良好,股市不应再跌之外,银行公会也把最优惠利率调低一厘至七厘半,希望能够借此稳定市场。

休市四天里,无论是舆论还是港服,为26日恢复交易做了大量利好股市工作,周边环境也开始趋好。

为了避免“信心崩溃”,报刊向读者公布了香港政府的救市计划:将安排向期货交易所提供二十亿港币的贷款救助。其中的一半来自政府的直接拨款,香港期货交易所的股东以及股票经纪公司将负责支持另一半的资金支持。

很多金融分析师对于这个及时的救助政策,表示乐观。

股市爆发危机,为何救助贷款主要给予了期货市场呢?

其中的道理很简单,股市的崩盘造成了商品期货价格的全面下跌,尤其是股指期货的下跌让投资者们损失惨重。

“黑色星期一”当天,香港期货交易所的户头大量亏损,不少客户“走数”,无法追回的保证金数量很大。

按照当时的市值计算,需要“补仓”的资金高达数亿港币,而期货交易所本身资本额和累积储备金则显得杯水车薪。

期交所的资金储备,显然不足以应付大规模的金融风潮,而假如期货市场崩盘,那么期货经纪人就会大量出售股票套现,这会造成股市的进一步下跌和整个香港金融的崩溃。

能不能拯救股市,现在不好说,毕竟两年行情积累巨大获利盘宣泄,令人生畏。

股灾面前,相信每一个股民的心情都不好过。

谁都不清楚复市当天市场将会怎样,而自己又应该怎样去面对。

有意思的是,以易儒信、威尔逊、罗威他们为首的海外财团,自从19日聚在一起商议有关事宜,再也没有相见。

见与不见已经没有意义了,每一方都有自己的盘算。

不难猜测,当前最紧要的问题是逃出去,至少要比别人卖出去的股票要多,而不是其他。

从利益方面讲,海外财团各机构已经不再是盟友,而是竞争者。

市场承接力度有限,别人卖出去的股票多,自己这边的份额就会变小,这道理非常简单。

剩下的就看逃跑的速度了,谁都不想落在后面。

10月26日,在停市四天后,股票市场终于重开。

恒生股指期货低开三十点,算是很温柔了,尽管盘中依旧下跌,能看出观望气氛浓厚。

这一现象足以说明,周边环境趋好以及港服的各项措施起到了一定作用。

市场从来不缺激进者,恒生指数开盘下跌60点,很明显有抄底盘入场。

但是,这种抄底盘数量与庞大的获利盘相比,毕竟非常有限,恒生指数缓慢下跌仅仅维持了几分钟,便开始加速下跌。

抄底盘本身就是刀口舔血,幸运儿实在是少数人的专利,炒不好会把自己赔进去。

恒生指数加速下跌,变成了直线下跌,疯狂的卖盘吞噬掉那些可怜的抄底盘。

想想看那些参与抄底投资者是什么心情,我勒个去了,这不是往火坑里跳,主动找死嘛。

这世上飞蛾扑火的事情多着去了,不奇怪,外围环境趋稳,利好消息满天飞,有人以为机会来了。

只因为想的太美好,所以悲剧了。

海外财团、各类投资公司和基金积压了多日的卖盘都在这一天集中爆发。

开市后仅仅15分钟,恒生指数就下跌650多点。

不知道盘前有多少人心里还存着侥幸,眼前这一幕却是很多人并未预想到的。

交易所乱了,股市散户们见状,恐慌情绪瞬间爆发,竞相抛售。

不仅仅是散户,有些机构或许也有侥幸心理,按照某一节奏派发,但在不好的苗头出现之后,缓慢派发变成了疯狂抛售。

无数的抛盘蜂拥而出,演绎着一场末路狂奔,导致恒生指数狂泻不已。

到中午收市时,恒生指数已下跌845点。

下午开市之后,抛售之风又起,比之上午交易犹甚。

最恐怖莫过于多杀多,即便股市崩盘,太多人手里的股票依然属于获利盘,保住到手的利益最重要。

问题来了,大家都是这番心思,谁来接盘?

没有人考虑这些无聊的问题,那些手握巨量筹码的机构投资者知道一个道理,你不抛股票,有大把的人在抛股票,谁手慢谁倒霉,逃生的口子很小,不也是唯一希望嘛。

抛售股票或许有一线希望,如果不行动的话,剩下的只有等死。

也正是机构投资者夺路而逃,这才形成踩踏,整个下午恒生指数下跌失控了。

全天交易结束,恒生指数下跌超过2241点,股价跌幅高达33%,何其惊人。

没法说了,太平洋彼岸引发的股灾,为毛香江资本市场跌得更凶?

呵呵,没有道理可讲,存在就是合理。

尽管政府采取了救市措施,股市仍然是自由落体式下跌。

谁都不愿意看到这种结果,之前的各种应对措施,仿佛毫无作用。

接下来的几天,港府不得不宣布一系列的救市措施,以应对不断下跌的股市,银行也再次下调了利率到6.5厘,希望以此刺激股市。

港府的救市措施,显然受到米国应对股市危机的启发。

米国在允许上市公司回购股票后,道琼斯指数立刻企稳回升。

港府也想如法炮制,于是豁免了香港上市公司回购自己股票的限制。

不过,这些举措依然没有能制止股市的下跌势头。